天天看點

秦武王是一個有為之君,可惜有力好戲,絕膑而死,在位僅四年

公元前310年,秦武王蕩即位。此時,秦國形勢很好,韓、魏、齊、楚、趙幾個大國都賓從于秦。秦武王雖然重武好戰,但并不拙于心計,他即位後就首先緻力于鞏固後方和整頓内政。秦武王元年,他親自接見越國使者,與越國達成夾擊楚國的密約,以此制楚。越國在勾踐滅吳後成為東南大國,國力強盛,此時是僅次于楚國的第二大國。楚、越水土相接,人文相近,彼此以為害,一直都在謀劃消滅對方。同年,他與魏王在臨晉相會,以鞏固秦魏聯盟。秦武王元年,蜀相陳莊作亂,殺死蜀侯通國。秦武王派甘茂平定蜀國叛亂,誅殺陳莊,并派兵攻打義渠、丹、黎等少數民族,以確定秦國後方的安定。

秦武王是一個有為之君,可惜有力好戲,絕膑而死,在位僅四年

在惠文王統治時期,張儀為相。張儀四處遊說,鼓吹連橫,破壞合縱。惠文王對張儀的遊說十分欣賞,封他為武信君。但武王是個看重實力、不喜智詐的主兒,對張儀的做法很不滿意。秦國許多大臣也十分讨厭張儀,向武王進言:張儀不講信用,賣國以求榮,秦用這樣的人,是會被天下恥笑的。此時,各國聽說武王不信任張儀,都不願意再同秦國連橫,齊國甚至要捉住張儀,置之死地而後快。張儀見此情況,主動向武王要求去秦至魏,于是武王便将張儀送到魏國。張儀在魏國任相一年後死于魏。

秦武王是個很有抱負的人,他恥于與六國為伍,見六國都設有相國一職,便把秦國的相國一職,改稱為丞相。秦武王二年(前309年),秦武王在秦國設定丞相官位,設左右丞相各一人,任命甘茂為丞相兼領上将軍,樗裡疾為右丞相。命甘茂等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築堤修橋。

随着秦國的日益強大,武王野心也随之膨脹,他不僅要當各諸侯國的盟主,而且十分向往周天子的寶座,盡管這個“天子”早已是有名無實的傀儡。武王曾經說:若讓我的車騎到三川“窺周室,死不恨矣”。而要窺周室,必須經過中原大地——南韓的土地,因為在黃河及伊水、洛水之間,韓有三川郡,周王畿也在郡内。是以,在公元前308年,武王派左丞相甘茂率兵攻宜陽(河南宜陽縣)。宜陽是中原重鎮,甘茂出兵前,要武王保證相信他,武王與甘茂立下誓言:絕不聽别人讒言,甘茂才出兵宜陽。秦軍在宜陽五個月,攻之不下。樗裡疾等人果然在武王面前說甘茂的壞話,武王欲罷兵,甘茂提醒武王事前的保證,武王才下決心增兵,使甘茂大舉進攻。結果,于次年攻下宜陽,斬首六萬級,同時攻取了河對岸的武遂并築城。

攻取宜陽後,武王派樗裡疾以車百乘去觐見周天子。周天子見秦國日強,不敢不曲意逢迎。秦國勢力深入到中原,并在周王室前耀武揚威,使得武王十分得意。

秦武王是一個有為之君,可惜有力好戲,絕膑而死,在位僅四年

秦起西垂,多戎患,故民風樸實堅悍,尚氣概,先勇力。讀《小戎》《驷鐵》《無衣》諸詩,其風聲氣俗由來已經。商君資之更法,以強兵力農,卒立秦大一統之基。悼武王有力,以身率,尚武之風益盛。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者矣。秦桓公時有力人杜回,悼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贲皆至大官。

任鄙多力。聞武王好力,叩關自鬻。穰侯與之善。昭王十三年,穰為相,舉以為漢中守。與樗裡疾齊名,一以智,一以力也。秦人為之諺曰:“力則任鄙,智則樗裡。”

烏獲,古力人,而秦烏獲慕以為名。能舉千鈞之重。嘗從武王至洛陽,舉周鼎,兩目血出。行年八十而求扶持。

孟贲,衛人。能生拔牛角。水行不避蛟龍,陸行不避兕虎。發怒吐氣,聲湯動天。曾過河而先其伍。船人怒,以楫糾其頭。中河,贲瞋目而視船人,發植,目裂,鬓指,舟中之人盡揚播入河。人謂贲曰:“生乎?勇乎?”曰:“勇。”“貴乎?勇乎?”曰:“勇。”“富乎?勇乎?” 曰:“勇。”然聞軍令則懼。孟贲為官尊顯。

武王自己也有一身蠻力,因為向往着象征周天子權位的周鼎,是以常常以舉鼎為戲。秦武王四年(前307年),武王與孟贲比賽舉“龍文赤鼎”,結果大鼎脫手,砸斷胫骨,至當年八月竟是以死去,年僅23歲。因武王之死,孟贲被族誅。贲雖死于法,而始皇帝時猶象而祀之。

秦武王是一個有為之君,可惜有力好戲,絕膑而死,在位僅四年

雄心勃勃的武王,因好勇逞能死于舉重比賽,在王位僅四年。司馬遷說:“武王有力好戲”。賈誼評價道:“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