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養浩故居附近,雲錦湖修的不錯,曆史名勝雲錦池、雲錦泉正修整

張養浩故裡雲錦湖

20211030

雲錦湖畔錦繡景,

風波亭上波光影。

濃妝淡抹七彩季,

秋高氣爽一鏡平。

九臯鳴鶴震朝野,

千秋養浩傳詩情。

自古曆下多名士,

而今靈秀滿泉城。

*張養浩(1270年—1329年),漢族,字希孟,号雲莊,又稱齊東野人,濟南曆下人(今濟南天橋區),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一生經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數朝。少有才學,被薦為東平學正。曆仕禮部、禦史台掾屬、太子文學、監察禦史、官翰林侍讀、右司都事、禮部侍郎、禮部尚書、中書省參知政事等。剛正不阿,頗有政績,後不滿官場腐敗,辭官歸隐,朝廷七聘不出。天曆二年(1329年),關中大旱,遂應召出任陝西行台中丞。是年,積勞成疾,病世于任上。元文宗至順二年(1331年),追贈張養浩摅誠宣惠功臣、榮祿大夫、陝西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柱國,追封濱國公、禮部侍郎、禮部尚書、中書省參知政事,谥文忠。尊稱為張文忠公。

張養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個人品行、政事文章皆為當代及後世稱揚,是元代名臣之一。與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稱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關懷古》等。

張養浩自号雲莊,後人将其祖居地稱為“雲莊”,現有雲莊社群。張養浩常于附近的标山、鳳凰山、五柳泉、雲錦池(張養浩墓公園西側)、雲錦泉、雲錦湖(原稱北湖),以及周邊華不注、大明湖、趵突泉、龍洞等處,邀詩朋好友相聚,留下諸多佳話。

《詩經•小雅•鶴鳴》,“鳴鶴于九臯,聲聞于天。鳴鶴于九臯,聲聞于野。”意為鶴鳴于湖澤的深處(九臯),它的聲音很遠就能聽到,比喻賢士身隐而名著。臯為水邊的岸地,九臯比喻衆多湖澤的深處,古人以鶴為天上的瑞鳥神鳥,可長生不死,騎着鶴可與天上神仙相會。張養浩就在雲莊家中養了兩隻鶴,被視為仙人。“鶴,仙禽也,由凡翼非其比,恒不為世人所愛,而愛之者往往皆山林中人。”(張養浩)在張養浩的心目中,鶴已成為隐者和處士的代名詞,雲莊内,在“遂閑堂”(雲莊正廳,前面為綽然亭(又名翠陰亭))完工後,又在周圍曾建了拙逸、樂全、九臯、半仙四亭,四亭的命名,是他賢士歸隐自況心理的物化反映。

“千秋養浩”,既有“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公孫醜)之意,謂千秋萬代此地有浩然之氣,又實指張養浩一心為民、鞠躬盡瘁的浩然正氣,千古永存,其詩文,優美酣暢,蕩氣回腸,蘭芷佳蕙,正氣高揚,也定能傳頌千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