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1年前,一架運鈔機載10萬銀元墜毀湘西,撿錢的百姓個個後悔不已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 /宮阙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公元1329年,元代著名散曲家張養浩已然歸隐山林,他這一生宦海沉浮已然對官場失去興趣,決心餘生不再入仕。可這一年,元文宗卻再次親拟诏書,希望張養浩負責陝西地方的赈災事宜。

71年前,一架運鈔機載10萬銀元墜毀湘西,撿錢的百姓個個後悔不已

張養浩一聽是赈災,立即應允,他一生為國為民不為皇帝,之前十餘次征召他都拒絕了,但是救濟百姓刻不容緩。于是他便前往西秦之地赈災安民,當他看到受苦受難的百姓之時,便做出了這首流傳千古的《潼關懷古》,一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不知感動了多少人。

而這裡的“興亡”意指的就是動蕩,說到動蕩時期,我想所有人都不會忘記我們屈辱的近代史,從清末受辱,到軍閥作亂,日軍入侵,國内内戰,百姓在這段曆史裡是吃盡了苦頭,直到1949年建國才看見了真正的曙光。

但在此之前,卻是一段漫長的黑夜。

71年前,一架運鈔機載10萬銀元墜毀湘西,撿錢的百姓個個後悔不已

自1948年開始,國民黨軍隊在全國戰場就節節敗退,1949年又在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三大戰之後完全失去了長江以北的控制權,蔣介石政府已經有如風中殘燭随時會被吹滅了。

自“劃江而治”談判失敗之後,我軍就開始發起了最終決戰——渡江戰役,東西連線上千裡,我軍強渡長江,擊潰敵軍。國軍潰不成軍,繼續向西南、東南逃亡,所有人都開始收拾東西跑路,包括蔣介石也不例外。

但老蔣也有傲氣,不甘心如此輕易放棄。湘黔之地為中國腹地,乃是進入雲南、四川,屏障江西、廣西之地的重要戰略地方,而在這裡除了國軍之外,還有一個不容小觑的勢力,那就是湘地匪患。

71年前,一架運鈔機載10萬銀元墜毀湘西,撿錢的百姓個個後悔不已

湖南人号稱“江南東北人”,不重經商重革命,不論男女都講究一個“霸蠻”,曆史上的很多起義都起源于這個地方。是以,這裡誕生了無數的革命志士,同時也誕生了許多匪禍,以至于“湘西剿匪記”時至今日依然為人謹記。

于是,老蔣便決定招安湘西匪幫。1949年5月,他派了一架飛機,内載10萬銀元,直接飛往湘西之地。但是飛機上的人卻分成了兩派,一派忠于老蔣,想要将銀元送到湘西,另一派想要私吞這筆錢财,從此逃往海外享福一生。

兩派人馬争執不下開了槍,結果子彈卻打穿了飛機油箱,飛機頃刻大火彌漫濃煙四起,随着一聲爆響,機上人員全部斃命,而飛機則墜落在了湖南鳳凰縣一處山地。

71年前,一架運鈔機載10萬銀元墜毀湘西,撿錢的百姓個個後悔不已

當地百姓一方面受國民政府壓榨,一方面又受湘西匪禍滋擾,從來沒有過過一天安生日子,活得都十分艱辛。他們看到墜落的飛機時,最擔心的就是壓壞自己的莊稼,不然又要餓肚子。

好在飛機最後墜入了山地之中,村民們趕緊上千檢視,發現已無活人,隻是有無數亮閃閃的銀片,當中有點見識的點出了這是銀元,受苦一生的人們立即開始對這些銀元進行瘋搶,鄰村的人們也注意到了天空上墜落的火球,得知消息之後也趕來哄搶。

當他們拿着這些白花花的銀元,終于覺得能夠過上舒心些的日子時,卻不知背後的災禍正在悄然來臨。

71年前,一架運鈔機載10萬銀元墜毀湘西,撿錢的百姓個個後悔不已

飛機墜毀的消息很快傳到了老蔣的耳中,老蔣大怒,立即緻電湘西駐軍追回銀元。于是,沒多久後,荷槍實彈的軍隊就包圍了這些小村莊,将百姓們集結起來以武力脅迫他們交出銀元。

手無寸鐵的百姓哪敢違抗,便将自己見到的銀元交了上去,但是因為飛機墜毀前很大一部分銀元都散落在了荒山野嶺之中,在墜落點裡村民撿到的銀元并不是全部,是以負責追讨的指揮官餘子坤就一個接一個地對百姓進行拷打,籍沒他們的家産來抵損失的銀元。

71年前,一架運鈔機載10萬銀元墜毀湘西,撿錢的百姓個個後悔不已

餘子坤在把當地村民大部分人的家都抄了之後,也不過收回了7萬銀元,但對他來說,這個數目已經可以交差了,于是他便帶着銀元回了縣城,當老蔣電話打來之時,他卻不斷搪塞着說還在找還在找,事實上他是明白國民黨已經敗了,想要自己獨吞這些銀元而已。

失去家财的湘西百姓可就沒這麼好命了,他們失去了房子失去了田地,從此隻能成為難民流落他鄉,一部分深愛故土的還是留了下來,卻又遭到了湘西土匪的侵擾,畢竟這銀元本來是老蔣給他們的,現在卻落到了餘子坤的手裡,讓他們好不生氣。

71年前,一架運鈔機載10萬銀元墜毀湘西,撿錢的百姓個個後悔不已

但是餘子坤重兵在手,裝備精良,他們也不能與之正面交戰,就隻能拿普通百姓撒氣了。是以,湘西百姓的生活就更加水深火熱了。好在全國解放之後,經過兩年艱苦卓絕的剿匪戰鬥,湘西匪幫才被全數剿滅,從此人們也徹底解放,能夠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