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可憐的元老級大臣劉向,以他的光祿大夫的恩澤沒能護好自己的子孫

作者:草莽追夢人

劉歆依附王莽惹禍上身(總第一百三十一)

《資治通鑒》裡最具鑒戒意義的這些事兒

讀史而知:劉歆是王莽密友,後因政見不同欲謀殺王莽不成,落得一個志未酬身先死的下場。揪心的是,在他還沒自殺之前,家人已為之先被滅絕,真的很悲哀!

可憐的元老級大臣劉向,以他的光祿大夫的恩澤沒能護好自己的子孫

劉歆才華橫溢,卻因為依附王莽惹禍上身

回放一下當年的場景:

漢平帝即位。王莽操縱朝政,于是重新起用昔日親密好友劉歆。王莽擅政自比周公,處處引證儒家經典,按先聖先賢提倡的君子之道行事,人稱“安漢公”;他追封周公和孔子的後代,追谥孔子曰“褒成宣尼公”。然而,在這些活動的背後,包藏着王莽篡漢的禍心,博學多才的劉歆是以而在不經意間成了王莽政治陰謀的追随者。據《漢書.儒林傳》載:“平帝時,又立《左氏春秋》、《毛詩》、《逸禮》、《古文尚書》,是以網羅遺失,兼而存之,是在其中矣。”然而,此時倡導古文經學,已經喪失了學術意義,是以,劉歆發現這不過是王莽政治陰謀活動的一個部分時,已深深陷入政治旋渦難以自拔。于是謀劃誅殺王莽,終因事洩而被王莽滅族,劉歆于是含恨自殺。

可憐的元老級大臣劉向,以他的光祿大夫的恩澤沒能護好自己的子孫

可憐的元老級大臣劉向,以他的光祿大夫的恩澤沒能護好自己的子孫

可憐的漢室元老大臣劉向,身為劉歆的父親,以他的光祿大夫的恩澤,并沒能保護好自己的子孫,相反,連同他那麼一些跟從他學習經學的無辜門人,全都一起灰飛煙滅了。

大司空甄豐和貴為新朝太師的王舜,地位不在劉歆之下,也都是靠推戴王莽以圖王莽篡政後能夠分得一杯羹之人,結果,他們做事鬼使神差釀成大錯,也就是說是鬼神奪去他們的魂魄。如果說甄豐是以兒子作亂之故被誅殺,那麼,王舜,身為王莽的堂弟,隻因生活在堂兄的白色恐懼之中,戰戰兢兢不知如何适進而死于非命。由此,我們多少可以悟出一點兒鬼神行事的門道。

可憐的元老級大臣劉向,以他的光祿大夫的恩澤沒能護好自己的子孫

不幸之人,推戴王莽取得了成功,而内心卻始終不得安甯。

這些不幸之人,推戴王莽取得了成功,而内心卻始終不得安甯。而這種難以抑制的内心波動,就是鬼神在起作用。由陰陽二氣之本能所産生的作用,是可以見到的,掩蓋不了的,是以他們都不得好死,隻不過,看上去對劉歆的懲罰尤為殘酷罷了。

《易經》裡說:“身為小人而乘坐君子的車駕,強盜見了就會想要搶奪。” 劉歆分明是小人,卻繼承了其父劉向的虛僞,且還表現得比父親更為強烈。他自命于儒家之林以剽竊先王之道。問題是君子的車馬,是他可以乘坐的嗎?他貌似君子,但實在是隻能把他歸之于匪類,是以,老天爺對他的懲罰,必然重于一般意義上的小人。

聖人之學,天子之位,都是老天所賦,都是不可竊取的。假使,天下之人都把竊取了君子之名的人當成君子,那麼,王道就會衰落,聖賢的教誨也會滅絕。後世披着君子外衣的華夏賊人姚樞和許衡幸免被滅族,僥幸而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