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下旬解放戰争如火如荼進行着,國共兩黨的關系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按理來說此時國民黨軍官還不會輕易地投降。
可某一日,在遼南的解放軍戰士竟然看見一位身穿國民黨軍服的年輕小夥單槍匹馬、隻身獨闖解放區,來人是何人卻無人所知。大家十分緊張,紛紛舉槍将其圍困并讓他繳械投降。
這位小夥倒是一點都不害怕,他一邊高舉雙手一邊示意自己毫無敵意。可解放軍戰士哪裡會信他這一套,搜完他的身解除武裝後便就要押送他去戰俘勞改營。

這位仁兄一聽要去改造營立馬就開始緊張了,他朝着幾名戰士大喊道:“我要見首長,告訴首長我是902”。衆人倒是有些遲疑了,902是什麼意思,特殊的代号嗎?難道說這個人真的有其他身份嗎?
謹慎起見,他們還是将此人的情況向上做了反映。當情報被層層傳遞上去不久之後,親自下來接見竟然是時任遼東分局書記兼軍區政委陳雲。兩人一見面才認出彼此,原來是你。
那麼此人究竟是誰呢?和陳雲之間又有什麼着關系呢?
窮困小夥,投身軍校
原來這人叫做趙炜,時年28歲的他已經是國民黨第十一戰區少校參謀,可謂年少有為。不過這些隻是他表面的身份,其實他真實身份是我黨一名地下黨分子。那麼他又是如何混入到敵方陣營去的呢?一切還和他的生平有關。
趙炜出生在河北一個貧困家庭,由于家裡條件困難,很小的時候他便給人去做學徒工養活自己。在他成長的那些年裡剛好是抗日鬥争最為激烈的時代,侵華日軍制造的“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每一分每秒都在大肆的挑釁着中國人的心。
他們在中國土地大肆掠奪,瘋狂地殘害無辜的百姓,讓所有國人都為之憤怒。當時很多青年人都放下手頭的學業和工作,投身到殺敵衛國的隊伍中。這其中就包括了趙炜。
1939年趙炜輾轉來到桂林,考入了黃埔軍校在桂林的分校,算起來是黃埔軍校的十六期生。畢業之後他被配置設定到了被派去第五戰區新兵營擔任見習排長。
初到這裡,趙炜還有一絲的不樂意。因為這個營隻負責訓練新兵,是沒有機會上戰場的。趙炜一腔報國熱情在這裡毫無用武之地。于是,趙炜便選擇另投他處。
一開始呢,他去陝西找到自己軍校時的總隊長,當時總隊長已經在部隊中擔任軍長一職。趙炜非常希望能加入他們的隊伍,一起上陣殺敵。但總隊長卻斥責違背軍紀,擅自離崗。趙炜很是失望,不但自己被人排斥,連原先的部隊也回不去。
無奈的趙炜隻能再去想辦法托人,這次他求到是當時在第五戰區當參謀的同學朱建國,相反的是朱建國倒是大方的收留了他,給他在日僑戰俘管理處謀求一份工作,也就是這一留讓他的人生經曆發生360度的大轉彎。
同學引路,歸順我黨
朱建國在這裡是專門負責國共關系的,當時雖然正處于國共合作時期,但國民黨還是對共産黨有所防範,朱建國所在的部門就是專門對付共産黨的。
他們一直會繳獲很多共産黨的宣傳冊子,還有許多介紹共産黨的報刊書籍。趙炜住在朱建國那裡,閑來無事就會翻上個幾頁這類收繳的冊子看看,漸漸他的思想已經在潛移默化中認同共産黨的文化了。
可實際情況還不遠止如此,他的同學朱建國私下其實早就是共産黨人士了。趙炜成天和朱建國在一起同吃同住,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而朱建國也漸漸把一些共産黨的思想和理念傳授給了他聽。趙炜便開始向往共産黨方向的發展。
在朱建國的引薦下,趙炜第一次見到中共地下黨員王石堅就跟他表露自己想要上戰場、抗倭寇的想法。王石堅看到這位年輕人有如此的雄心壯志相當欣慰,非常想把他納入自己麾下。但是讓趙炜何去何從,王石堅另有安排。
後來王石堅又分别與趙炜單獨見過兩次面。他覺得以趙炜目前的身份還能得以重用,他希望趙炜能和朱建國一樣,成為潛伏在國民黨内的我黨人員,為我黨傳遞可靠情報。
潛伏人員工作性質特殊,危險性極高,可和那些在戰場上同志一樣都是為了國家生死存亡而奮鬥的人。
趙炜欣然接受這份工作。王石堅便上報李克農,準許了趙炜秘密入黨的申請,同時給了他一個我黨情報人員的專屬的代号“902”,也就是他一開始喊出那個代号。
神傳情報,屢立功勞
此後,趙炜和朱建國因為國民黨工作調動分派異地,不過他們同樣還在為我黨工作。朱建國去了天津孫連仲的部隊,至于趙炜則在國民黨東北保安司令部負責機密室。由于職務之便,他更有機會接觸到一些像是作戰攻勢圖、主力部隊兵力分布圖等機密檔案了。
到了1946年,國共關系破裂,解放戰争一觸即發。共産黨部隊論兵力、論裝備都不在國民黨之上,那麼又該如何打赢這場仗呢?此時遠在東北司令部的趙炜就派上了用場。
1947年3月初國民黨的軍隊四攻遼東,其詳細的作戰計劃正儲存在趙炜的機密室裡。趙炜欣喜若狂,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重要一次傳遞情報的機會。
當時地下黨安排另一個聯絡員與其接頭。趙炜便把大緻作戰計劃抄寫在小紙條上,趁着外出時候迅速塞到聯絡員手裡,并囑托他一定要按時交到總部去。
第一次傳遞情報算是有驚無險的成功了,趙炜也算是松了口氣。不過後來的他學聰明了,要是再傳遞情報可不能再用這樣容易被人抓住把柄的方式了。
他跟上級申請無線電台和發報機,未來就用靠着這些東西來向中央傳遞情報了。而後趙炜每月時不時都會通過電台傳遞一些國民黨的情報,像是國民黨的總攻目标、作戰方式以及兵力布局等等,總之趙炜能知道的消息都會通過這個小小電台告訴到總部。
也因為這樣,我黨在前方作戰時總能搶占一步先機。可既然趙炜工作做得好好,又為何會去解放區“送人頭”呢?
同僚出事,恐爆身份
原來是國民黨在蘭山一戰時趙炜曾經模仿上司口氣下了一道假指令,不但蠱惑了所有人,還讓國民黨13軍作戰計劃大亂,最終導緻國民黨軍的大敗。
趙炜是以也獲得共産黨的嘉獎,但這卻把國民黨的東北司令部的頂頭上司上司杜聿明将軍氣憤不已,指令立刻徹查此事,但始終未能查出罪魁禍首是誰。趙炜雖然沒有暴露身份,但是他卻引起黨内各種警惕。老蔣更是親自下達指令,要求東北區司令部暗中肅清内鬼。
這樣的行動當然是神不知鬼不覺進行的,總部雖然還未查到趙炜頭上。 但趙炜已經察覺到風氣不對,和他對接的聯絡員已經秘密被逮捕,趙炜也不敢再随意露面或是再使用無線電了。他想去找朱建國商量下策,卻不想打聽到朱建國以及王石堅也被捕的消息。
孤家寡人的趙炜一下子慌了神,兩人先後被抓,國民黨一定會順藤摸瓜找到他這裡來的。于是他打算回老家躲幾天,可是當他先給家裡去個電話時,接電話卻是個陌生的聲音。趙炜深知自己已經被盯上了,這個家也無法回了。
思來想去,他還是決定去往解放區尋求共産黨保護。是以才有了開頭的一幕,為了避人耳目他一路都是走着偏僻的小路從沈陽逃到了遼南,最終群組織相認。
陳雲來見他就是代表組織來确認他的身份的,驗明他就是902後陳雲解除了對他的關押。趙炜可不是什麼戰俘,他可是我們創下功勞的同志。
小結:
趙炜的結局最終還是安全了,這點相當讓人欣慰。雖然他的身份已經暴露,無法再從事特工的工作。但我們還是要感謝那些年裡他為共産黨傳遞出那些情報,還有他為革命勝利所做的貢獻。
可以說他還是幸運的,在他同僚、上司和聯絡員紛紛被捕的情況下,他依然能金蟬脫殼實屬不易。
其實在那個年代像他這樣地下黨又何止是他一個。如今影視劇最喜歡描述這樣的角色,仿佛他們故事刺激又帶感。可真實特工又何嘗能像影視劇一樣自帶“主角光環”呢?他們每天周旋在敵人身邊,觀察着每個人一舉一動。
不但要耳聽八方、眼觀六路,更要有驚人的預判能力。一旦有風吹草動立刻就要做出相應的對策。這樣身份每時每刻都是把自己暴露在危險境地裡,他們能活着完全靠的就是自己能力。趙炜便是其中的幸運者。
可明知是如此危險的工作為何還要硬着頭皮都要做呢?就如趙炜當年想的那樣,他這麼做無非是為了實作自己報效祖國的夢想。
時代的動蕩使他們不得不選擇以身報國,他們不怕死,但卻害怕中國的就此淪陷在萬劫不複之地。上戰場也好、做卧底也罷,都是希望中國不要再有侵略者、不要再出現反動派,隻有早日結束戰争的紛亂,才能迎來勝利以及和平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