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二套人民币,陳雲為何明确主張不與黃金挂鈎

文/陳思

第二套人民币,陳雲為何明确主張不與黃金挂鈎

第二套人民币在新中國曆史上存在了7年多時間,它确立了此後大陸發行各套人民币的基本規制,奠定了大陸貨币體系的基礎。而陳雲在創制發行第二套人民币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一、陳雲發現第一套人民币存在問題

開國之初,陳雲在上海指揮針對不法資本家打的銀元之戰時,在工作實踐中發現,我們在1948年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已經存在通貨膨脹問題。主要原因是解放軍開始向國統區進軍時,為了及時購買充足的戰争物資,支援解放戰争,同時也為了盡快擠掉國民黨的貨币,需要大量發行第一套人民币。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把國民黨時期的900萬軍、政、公、教等人員包下來,為了救濟1100萬災民和失業者,也不得不大量印制發行第一套人民币,不可避免地形成通貨膨脹。盡管在這樣的背景下,陳雲在上海與不法資本家打的“糧食之仗”“棉花之仗”“銀元之仗”這三場大仗都打勝了。打勝“銀元之仗”這個收官之仗後,陳雲清楚地認識到,我們在上海打勝“銀元之仗”,很關鍵的因素是我們也動用了行政手段調運來大批銀元,穩定了市場。但今後搞建設,做經濟工作還是要靠經濟手段,而經濟手段中,貨币最重要。如果第一套人民币不堅挺,以後中國經濟仍然會十分困難,資本家還會在另外一些經濟領域向共産黨發起挑戰,群眾也會失去信心。基于上述考慮,陳雲考慮必須另外創制新的人民币。這套新人民币必須是穩定的,以此重建立立人民群衆對共産黨的貨币信任。同時,這套人民币也應該與第一套人民币有曆史銜接關系,創制、發行機構不變,名稱不變,可以稱之為第二套人民币。由此建立完整的貨币和金融體系,以後新中國的貨币和金融體系就在這個基礎上延續下去。

二、指導第二套人民币設計

陳雲在20世紀50年代初即着手創制第二套人民币工作。他首先抓設計。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發行新币的計劃報告後,陳雲專門就新币設計問題在報告上批示道:此事應該準備充分,必須講究紙質之統一,圖案之适當,秘密符号之拟制……票面尺寸、票額大小,均須慎重研究才能決定。

陳雲為了慎重對待此事,讓秘書調來已經在市場上流通了一段時間的第一套人民币各種面額的鈔票,對之進行仔細觀察。他發現的問題主要是:第一套人民币的紙質和印刷品質都較差,很容易損壞,流通時間稍長或者經過水泡,就不能使用了;雖然紙币所标額度高,但是機關價值低,1元錢基本上買不到什麼東西了,最高面額的50000元券也大幅度貶值了,這種情況不便于在大宗貨物交易時使用;貨币面額有12種,分别為:1元券、5元券、10元券、20元券、50元券、100元券、200元券、500元券、1000元券、5000元券、10000元券、50000元券;貨币版别也較多,10元券有3種版别,20元、50元、100元券各有6種版别,200元、500元券各有5種版别,5000元、10000元、50000元券各有2種版别,第一套人民币各券種加起來,總共有62種版别。陳雲看到第一套人民币這些不足之處後,确定的一個原則是:新創立的人民币應該克服第一套人民币的缺點,形成新特色。

第二套人民币,陳雲為何明确主張不與黃金挂鈎

◆1955年2月21日,國務院正式釋出《關于發行第二套人民币和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的指令》,圖為1955年2月21日《人民日報》刊登的《新人民币票面說明》。

陳雲确定了第二套人民币的設計原則。這個原則的核心思想是友善人民使用,同時又要美觀大方。這些都要展現在票面上。具體設計原則,都是針對第一套人民币設計上的不足,有針對性地确定的。确定的設計原則形成檔案上報中央。中央批示同意陳雲确定的設計原則。

之後,陳雲開始着手抓設計工作。首先是解決票面種類問題。當時世界上通行的貨币票面種類有兩種,一種是跨度大的:1、5、10、100。另一種是跨度小的:1、2、3、5、10、100。陳雲與大家共同商量,最後根據當時中國群衆的消費水準和流通友善,決定采取跨度小的。這樣,确定第二套人民币的票面是11種:分别是1分、2分、 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和10元券,由于後來對1元和5元券的圖案、花紋進行了調整和更換顔色,以及後來加印無号紙分币,新定了5種版别,使第二套人民币紙币的版别,由開始公布的11種增加到16種。這套人民币面額結構較為合理,首次實行紙制輔币,分、角、元的面額結構體系成為後來各套人民币結構體系的基礎。在要不要有100元券問題上,陳雲考慮當時中國商品流通情況和普通群眾的日常使用習慣,決定第二套人民币不設百元大鈔。

第二套人民币,陳雲為何明确主張不與黃金挂鈎

◆第二套人民币面額及版别。

其次要解決的是用紙問題。鑒于第一套人民币存在紙質不好、容易損壞的問題,陳雲要求第二套人民币紙質一定要好。中國當時沒有很好的制币用紙,陳雲決定從蘇聯進口制币用紙。經與蘇聯方面商談,蘇聯方面決定為新中國第二套人民币提供印制用紙。之後,蘇聯很快就為新中國提供了專用鈔紙。不久,在蘇聯幫助下,大陸也研制出了品質與蘇聯提供的紙質相等的印鈔紙。第二套人民币就是采用這兩種用紙印制的,印出來的紙币,紙質優良、挺括、耐磨。

最後要解決的是第二套人民币的圖案設計問題。開始,有關人員提出兩個方案,一個是票面上使用毛澤東的圖像,另一個是使用中國風景、汽車、飛機、表現民族團結的圖案。兩個方案報上去後,毛澤東明确表示,不用他的圖像。這樣,就決定采用第二種方案進行設計。陳雲确定的設計原則是:好看、好認、好算、好用。這些都要展現在票面設計的圖案上。設計人民币圖案并不簡單,要求設計人員不僅有很高的美術創作水準,還要能夠把圖案和人民币上其他标志元素有機統一起來,設計出來的票面既要美觀協調,還要能夠防僞。設計專家們為此傾注了大量心血,後來,5元券上的煉鋼勞工普遍讓人覺得印象深刻,這來源于一位設計專家到很多鋼鐵廠觀察勞工煉鋼的情形,是以設計的人物非常逼真。這張鈔票設計也是以在國際上獲獎,成為世界貨币中的設計精品。在第二套人民币設計圖案時,陳雲特别“講政治”,這展現在他指導下設計的圖案與一些重大曆史事件相聯系之上。僅以5分綠色紙币圖案為例。在這張紙币的正面,繪有一艘正在航行的輪船,這就是“海遼輪”。這是從國民黨方面起義過來的輪船。這個圖案展現了中國共産黨争取和瓦解敵軍,實行統一戰線政策,廣泛團結各界人士的思想。設計時有人猶豫不決,但陳雲拍闆決定就用這個圖案。

第二套人民币,陳雲為何明确主張不與黃金挂鈎

◆1951年9月,陳雲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作關于财政、農業生産和市場等問題的報告。

1951年2月,第二套人民币全部圖案設計完成後,陳雲讓中國人民銀行将人民币的設計畫稿和印刷方案直接交周恩來,請周恩來稽核。周恩來對設計畫稿提出了很多具體修改意見,陳雲又指導設計人員按照周恩來的意見做了一些修改後才定稿。

第二套人民币最終确定:分票、角票的圖案,以反映新中國開展經濟建設為主題,反映人民群衆積極參加建設的新風貌;1元、2元、3元券以反映中國共産黨奮鬥曆程為主題,分别采用北京天安門、延安寶塔山、井岡山龍源口圖景;5元券和10元券以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和工農聯盟為主題,以穿着各種民族服裝的人物畫像和勞工農民形象為設計圖案。陳雲從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和各族人民使用友善角度考慮,确定第二套人民币上,除使用漢字外,還要用蒙、藏、維吾爾三種少數民族文字書寫“中國人民銀行”和各種面額字樣。上述三種文字按照當時通行的三種少數民族文字印刷。對于币面上的漢字,陳雲的意見:不要請任何中央上司人書寫了,請書法好的普通同志寫即可,最後標明由中國人民銀行一位書法好的普通職員寫了這6個字。字型為“魏碑”,最後達到了書寫的行名、面額以及年号字型統一,書寫規則一緻的目的。鈔票圖案的樣式,打破了第一套人民币固定的四邊框形式,采用左右花紋對稱的新規格;一開始的11種圖案和後來增加的5種圖案,花邊、花紋線條鮮明、精密,畫面美觀、活潑,整體上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在用色上,分别使用了紅、藍、綠、墨、茶、棕、紫7種顔色,冷暖協調和諧,是以,第二套人民币在圖案、花邊、花紋線條、設計主題等方面都比第一套人民币更加美觀。

三、提出第二套人民币印刷方案

在陳雲的建議下,中央确定,新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币,無論主币輔币品質都要高,這就給印制新币提出了很高要求。當時,陳雲在1950年7月10日呈遞給中央的《關于印鑄新币方案》中提出了三種方案:一是全由國内印,二是全部委托蘇聯代印,三是請蘇聯代印,中方隻提供紙上絲紋和印刷技術要求,其他完全按照蘇聯盧布的絲平标準執行。陳雲對這三種方案進行了綜合,最後提出了一個意見:鑒于防僞要求很高,傾向于采取第三個方案,但不能全部都由蘇聯印。1952年4月,陳雲派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的南漢宸到莫斯科與蘇聯方面就代印人民币一事進行了談判。最後确定由蘇聯方面代印部分第二套人民币。但陳雲在請蘇聯方面代印第二套人民币種類上考慮得很細緻,他于1952年10月27日提出了改變蘇聯代印鈔票種類的建議:為減少假票的影響與損失……拟在新币發行時暫不發行5元以上大票,但隻發1元券又嫌太小,故拟增發3元券一種以資調劑。

在印刷第二套人民币時,陳雲考慮到了防僞問題。當時确定第二套人民币10元券為最高面額,是以10元券是防僞重點。在陳雲指導下,印制10元券采用了凹印版。此版以大陸傳統手工雕刻方法制作,版紋深、墨層厚。印刷則采用當時先進的接線技術,使用的是國徽圖案固定水印紙,是以,10元券具有較好的防僞功能。考慮到第二套人民币币值高,人民群衆大量使用小面額币種,陳雲特别強調其他券種也要加強防僞功能。最後确定:1角、2角、5角、1元券使用空心五角星滿版水印紙印制;2元、3元、5元券使用實心五角星花紋混合滿版水印紙印制。在當年的技術條件下,第二套人民币的防僞功能,在世界上也是比較好的。

四、處理五個重大問題

陳雲解決了創制第二套人民币五個深層重大問題。

第一個,是第二套人民币是否與黃金挂鈎的問題。當時世界上美元、盧布貨币是與黃金挂鈎的,但更多國家的貨币不與黃金挂鈎。我們要不要與黃金挂鈎?陳雲經過反複考慮,認為我們國家目前還沒有多少黃金儲備,第一套人民币也沒有與黃金挂鈎,與黃金挂鈎就要确定貨币含金量,對國家物資總量要求很高,而中國當時還沒有那麼多物資總量,是以,他明确主張第二套人民币不與黃金挂鈎。1953年他在寫給中央的一個報告中再次表示:第二套人民币含金量“并不需要在新币發行的同時公布”。中央完全接受了陳雲的建議。在1954年12月20日中央正式決定發行第二套人民币的《中共中央關于發行新币的訓示》中明确規定:暫不規定人民币的含金量。

第二套人民币,陳雲為何明确主張不與黃金挂鈎

◆1953年9月,陳雲作關于财經工作的報告。

第二個,是确定新舊人民币之間的比值問題。發行第二套人民币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消除長期通貨膨脹所造成的人民币面額過大問題,是以,合理确定新舊币比值非常重要,關系到發行第二套人民币的成敗。1953年11月,陳雲提出新舊币的比價定位是1比10000。中央同意陳雲的意見。1954年12月20日發出的《中共中央關于發行新币的訓示》中明确規定:新币與現行人民币的比價,确定為新币1元等于現行人民币1萬元。

第三個,是新舊币的兌換原則,要不要仿照1947年蘇聯貨币改革時模式的問題。1947年蘇聯的貨币改革實行的是按不同對象、現款和存款數量以不同的兌換比率兌換。這是一種差別對待的方式,即擁有現金和存款很多的人所兌換的新币不能與原有财富等值,實際上是以強制方式剝奪擁有貨币較多者的部分财富,目的是打擊私人資本。後來,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等東歐國家也采取了這種方式。但在實施過程中,也産生了很多問題,引起一部分擁有很多貨币者的不滿。陳雲從中國實際情況以及經濟上公平合理角度考慮,不主張仿照蘇聯模式。他認為新中國持有現金者,都是勞工、農民、城市居民、小商販,還有國家幹部。這是中國人民的主體部分,我們無論如何,不能傷害人民的利益。如果采取蘇聯那種貶值兌換的辦法,就會使廣大人民群衆的财富遭受損失,引起普遍不滿。陳雲提出的方案是:實行等價兌換、無差别兌換。這樣做,一能維護廣大群衆利益,二能達到消除通貨膨脹的主要目的。陳雲的意見,得到中共中央的贊成。《中共中央關于發行新币的訓示》采納了陳雲的意見。

第二套人民币,陳雲為何明确主張不與黃金挂鈎

◆1955年3月,天津南郊農民正在兌換新币。

第四個,是确定發行第二套人民币的步驟。對此,陳雲作了周密考慮,他提出,發行第二套人民币,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做好宣傳工作,第二步是準備好充足的新币,第三步是确定兌換組織。三個步驟的每一步,都要求各級黨委加強上司,防止出現任何問題。如果出現問題,要立即上報,由中央統一研究處理。中央準許陳雲的發行步驟後,全國各地立即按照這三步,有計劃有組織地展開了發行第二套人民币的工作。從1955年2月21日起,從中央到地方的宣傳機構,就按照中央的訓示,開始宣傳新币的發行,解釋政策及其意義。宣傳工作的重點,是明确說明各階級一律無差别兌換。這個意思說明白後,國内各界人士都放心了。對于少數仍然心存顧慮,擔心“怕露富”“怕人民政府摸自己财産底細”的人,各級黨組織和政府機關還有針對性地上門做工作,打消他們的顧慮。經過廣泛宣傳,人民群衆真正了解了發行第二套人民币的重大意義,全國上下都采取積極擁護的态度。在做宣傳工作的同時,在陳雲具體上司下,就開始了第二步的準備工作。從1955年3月到6月,大陸第二套人民币的新币準備量是58.395億元,保證了兌換的需要。對于第三步,陳雲格外重視。在他提議下,中央人民政府決定,全國各地廣泛設定新舊币兌換處;為了擴大兌換面,縮短兌換時間,還要求城市中較大的國企,以及農村的供銷社、合作社都設立兌換處,承擔兌換任務;考慮到要為經商者和出行人員提供兌換友善,還在全國各地設立了許多流動兌換小組。1955年上半年,全國共計設立了7.3萬個兌換處(含兌換小組),保證了新舊币在短時間内完成兌換。按照陳雲提出的上述三步走,第二套人民币的發行相當順利,僅在新币發行的最初10天裡就收回了舊币的80%,到1955年6月10日,全國回收第一套人民币341233億元,占市場流通舊的98%以上,标志着新舊币兌換工作基本完成。

第二套人民币,陳雲為何明确主張不與黃金挂鈎

◆1955年,天津郊區的孩子們對兌換來的新人民币很好奇。

第五個,是及時提出發行金屬分币,形成完整的主輔币制度。陳雲此前就有發行人民币金屬分币的設想,但考慮到群衆對新币分币使用情況還不清楚,需要改造新币之後,經過實際情況再作決定。第二套人民币流通兩年多後,實際情況證明,這套人民币十分堅挺,信譽度高,币值穩定,群眾在交易時,使用幾分錢或者1角幾分錢,即可買到實用的日用消費品。這樣一來,分币的使用量大為提高,而已經發行的紙質分币,相對易損,不友善。陳雲及時發現并研究了這種情況,提出增發金屬分币的意見,并制定了系統方案。中央同意了陳雲的意見和方案。1957年11月19日,國務院還釋出了《關于發行金屬分币的指令》,決定從1957年12月1日起發行1分、2分、5分三種硬币,與紙質1分、2分、5分同時流通,後來,由中國人民銀行逐漸收回紙質1分、2分、5分币種,由金屬分币代替。這是新中國最早發行的人民币硬币,它的意義在于,以此建立了帶有金屬分币的人民币完整的主輔币制度。

第二套人民币的順利發行,從根本上解決了第一套人民币通貨膨脹的問題,形成了新中國第一套較為完善的貨币體系,為新中國經濟建設提供了牢靠的貨币、金融保障,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但為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全國性貨币金融體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在國際上赢得了信譽。當時,蘇聯和東歐一些國家在與大陸開展貿易時,也經常用第二套人民币進行換算。

本文為《黨史博采》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維權支援:河北冀能律師事務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