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熱播的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裡我們看到了久違的曹駿,這位曾經紅極一時的童星在節目中被一衆所謂的經理人市場評定為最後一名,徹底淪為了“炮灰”;而因在經典喜劇《武林外傳》中扮演“莫小貝”的王莎莎在節目中所面臨無人問津的窘境也比曹駿好不到哪裡去,我們看到了他們的不甘、迷茫和掙紮。此時大家多會不禁會來一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同時也會感歎資本市場的殘酷和童星長大後轉型的艱難。當然,在影視界也不乏童星長大後完美轉型的例子,比如方舒、陸毅、楊紫等明星,不過童星的人生之路隻有這兩種選擇嗎?聊到這裡老張想起了上世紀三十年代紅透全世界的著名童星秀蘭·鄧波兒(Shirley Temple),她3歲初登銀幕,6歲時已出演了20部電影,7歲就獲得了奧斯卡特别金像獎,9歲時稱霸好萊塢票房,連續四年獲得最高票房收入,成為當時的頭号票房明星。如此成績,稱說她為世界第一童星估計不會有太多争議吧,但就是這樣一位在美國電影史上具有時代象征意義的演員也在藝術發展的道路上遇到了長大成人轉型的危機,而她又是如何應對的呢,且聽老張與你慢慢道來。

童星長大後轉型的尴尬總是那麼有共性
天使的煉成
中國觀衆對于秀蘭·鄧波兒的美好回憶停留在了上世紀80年代。當時正值改革開放之初,中央電視台引進了大量的外國影片,其中就有多部秀蘭·鄧波兒主演的電影如《小公主》、《海蒂》、《小叛逆》、《小天使》等,可愛的秀蘭·鄧波兒在影片中展現出的真善美讓國内觀衆深受感動。這些影片和《加裡森敢死隊》等片一起成為了國人了解西方世界的一個視窗,深深地影響了一代中國人。實際上,在這些影片在中國播出的時候,秀蘭·鄧波兒已經是五十多歲了,而且已經息影多年,而且在1977年,她還曾經到訪過中國,她這時的身份已經不是一句電影明星而是美利堅的一名外交官了。秀蘭·鄧波兒對于中國的影響,并不僅僅是因為她是很多人童年時最美好的記憶之一,她還影響了當時中國人的審美标準,在很多時候,“這孩子像秀蘭·鄧波兒一樣可愛”幾乎成為了對于一個孩子最佳褒獎。
秀蘭·鄧波兒出生在一個條件優渥的家庭,父親是一名銀行會計師,母親則出身富豪之家。象許多父母一樣,她的母親她也曾經有一個未曾實作的明星夢,于是希望寄托到小秀蘭身上,在孕期胎教時期開始聽音樂、看舞蹈演出了。秀蘭·鄧波兒出生後,可人的長相總算沒有辜負母親的期待,1931年,也就是小鄧波兒才三歲時,就在母親的安排下進入一所叫米格林的幼兒舞蹈學校接受訓練,并帶她去各個劇組試鏡。
初登銀幕
可愛靈動的外貌,極具天賦的表演才能,再加上母親的執着,才4歲的她就得到了參演電影《起立歡呼》的機會,出色的演出為她赢得了機會,爾後在1934年12月28日,《亮眼睛》發行,這是鄧波兒第一部主演的電影,影片一上映就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響。她當時所在的福克斯電影公司看到小家夥潛在的巨大商業價值,當機立斷和鄧波兒簽下了為期7年的合約。
慰藉人心的小天使
在公司的安排下,在1934年至1935年裡,秀蘭·鄧波兒出演了《新群芳大會》、《小安琪》、《小情人》等8部影片,部部賣座,小小年紀的她成了公司的搖錢樹,這裡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
在某天早晨,福克斯電影公司經理紮納克正在與獲得過諾貝爾獎的約翰·斯坦貝克商談關于改編《憤怒的葡萄》劇本的事,也正是該小說讓約翰·斯坦貝克獲得了美國普利策文學獎。
兩人交談正歡,卻突然被一個門鈴打斷了,紮納克顯得十分生氣,正想發作,但聽到對方說出“秀蘭·鄧波兒”三個字時情緒立馬冷靜下來了。
對方簡要說清原委,原來是秀蘭·鄧波兒的一顆牙齒掉了。
性格沉穩的紮納克聽罷,臉都吓白了,急切追問:“是門牙嗎?”
在得到對方肯定的回答之後,他立刻吩咐從業人員去找最好的牙科醫生,并讓劇組停工等待,瞬時公司上上下下雞飛狗跳。
而可憐的約翰·斯坦貝克被冷落一旁,他不無氣憤地對紮納克說:和秀蘭·鄧波兒的牙齒相比,我的《憤怒的葡萄》一文不值,你們該幹嘛幹嘛,不用操心我了。
這時的秀蘭·鄧波兒在福克斯公司的位置之高可見一斑。
表情豐富到讓我想起川普
當時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44%的銀行宣告破産,無數工廠倒閉,大量人口失業,到處都食不果腹的失業勞工,就連市政廳的廁所裡也擠滿了取暖的人。
面對如此慘況,美國人民亟需尋求精神慰藉。他們一邊排隊領救濟品,一邊從牙縫裡擠出錢去電影院去電影營造的美好氛圍中去尋求逃避現實的精神家園。
據統計,當時每個美國家庭平均每年看的電影多達150場,兒童電影在電影市場本來屬于非主流,而秀蘭·鄧波兒卻打破了這一局面。她出演的每部電影都大受歡迎,票房甚至遠超很多成年大腕,她讓大蕭條中瀕臨倒閉的的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起死回生。
當同齡人還在幼稚園牙牙學語時,秀蘭·鄧波兒就已經成為了大銀幕上的小天使,用優美的歌聲、舞蹈、甜美的微笑和天真無邪的性格給困苦的人們帶去歡樂和溫暖。時任總統羅斯福更在媒體上誇贊她在大蕭條時期為千千萬萬的美國人帶來了微笑,甚至說,隻要我們的國家還有秀蘭·鄧波兒,一切就都會好的。
特殊的時代造就了秀蘭·鄧波兒銀幕神話,9歲時她已經稱霸好萊塢票房,連續四年獲得最高票房收入,成為當時的頭号票房明星,到了1939年,鄧波兒的片酬已超過12萬美元,另外還有20萬元的紅利,要知道當時的票價可隻有15美分,而各種圍繞着她開發的周邊産品也賣的十分火熱。不光隻有商業價值同時還有藝術成就,年僅7歲的秀蘭·鄧波兒在奧斯卡頒獎舞台上領取了一座“迷你小金人”,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獲得奧斯卡特别金像獎的孩子,并在好萊塢大道上留下了稚嫩的手印和腳印,達到了其他人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企及的境界。
曼秀雷敦的LOGO就是以鄧波兒為原型設計的
華麗轉身
7歲到10歲是秀蘭·鄧波兒演藝事業的的全盛期,但小家夥終會長大的,随着個頭一天天長高,她的事業開始走下坡路。1940年,年僅12歲的鄧波兒成了過氣明星,影迷無法接受一個長大成人的鄧波兒,在大愛心目中她永遠是個那個無憂無慮的金發小天使,好萊塢沒給她一個轉型的機會,卻給了她一段痛苦的回憶。從萬人矚目到無戲可演,讓她失去了往日天使般純真的笑容,和母親的關系也降到冰點。她的确有理由恨母親,因為所有痛苦的源頭,是母親将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她身上,把她推進了這個名利場。
事實是秀蘭·鄧波兒并不喜歡,估計也不擅長。1945年4月,秀蘭·鄧波兒不顧母親的極力反對與同學的哥哥、部隊的軍官約翰·阿加爾閃婚,從小在母親一手打造的人生軌迹中她叛逆了一把。雖然這更像是一種賭氣行為,但卻意外帶了媒體的重新關注,于是在聞風而動的電影公司撮合下20歲的鄧波兒和丈夫約翰聯袂出演了《要塞風雲》和《巴爾的摩港的冒險》,結果兩人的表現卻讓影迷們失望了,擁有9年演戲經驗的鄧波兒被人質疑演技,甚至有導演批評說:就這演技,以後恐怕沒人會再找鄧波兒拍戲了。
所謂禍不單行的是,此時她的家庭又遇到了問題。在鄧波兒懷孕期間,約翰每天半夜才回家,每次都喝得酩酊大醉回家,懷裡還摟着一些不知名的十八線小明星。但不回家更糟糕,鄧波兒會接到從警察局打來的電話,催她繳納約翰酒駕的罰金,就在鄧波兒分娩的當天晚上,約翰還在警察局裡耍酒瘋。
1950年1月,剛生下女兒不久,鄧波兒便和約翰正式離婚,她成了單親媽媽。艱難時刻,還是她母親挺身而出,她沒有責怪女兒的叛逆,也沒有責怪她不聽勸,在母親的陪伴下,鄧波兒終于走出了困境,并開始主持電視節目,生活重新走上正軌。
不久之後秀蘭·鄧波兒就幸運地遇到了生命中真正愛她的人第二任丈夫查爾斯·布萊克。兩人相遇于夏威夷度假時,查爾斯并不知道自己正在交往的是一個超級童星,因為他沒有看過她的電影。但第一次失敗的婚姻讓鄧波兒格外謹慎,她甚至請老朋友埃德加·胡佛(美國聯邦調查局第一任局長)調查了查爾斯的出身背景。胡佛的給出的調查結果讓鄧波兒徹底放心了:這個男人像蘋果醬一樣,毫無雜質。
成年之後的鄧波兒沒長殘,依然可愛
1950年12月16日,鄧波兒和查爾斯結婚,同年,22歲的鄧波兒正式宣布息影。
一段為後人稱道的“童話”般的美好婚姻開始了,婚後他們有了一兒一女,小查爾斯和洛莉。
退出演藝圈的鄧波兒,再次出現媒體面前時她有了新的身份。1967年,秀蘭·鄧波兒以共和黨人的身份走入政壇。兩年後,尼克松任命鄧波兒為第24屆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代表。1974年,她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駐加納女大使,再兩年後又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國務院禮賓司女司長。
即使年事已高,标志性的微笑還是讓人感到溫暖
天使的自我認識
秀蘭·鄧波兒的前半生順風順水,後半生的路稍微颠簸,但她還是在自己喜歡的領域走出了精彩風景。
1988年她在自傳中寫道:擁有了家庭,當了母親之後,我才真正過起了童話一般的生活。但五年後,這個童話般的生活卻被小女兒洛莉吸毒被捕打破。鄧波兒與自己整日圍着女兒轉不同,她執着于事業,疏忽對年幼的洛莉的照顧,洛莉最終進入強制戒毒所,為了幫助女兒渡過難關鄧波兒毅然決然離開了政壇,從此遠離公衆視線,回歸了家庭。
晚年,秀蘭·鄧波兒最大的愛好,就是收集自己童年時的所有作品,她還設立了專門的網站,與世界各地的影迷,分享和回憶當童星的那段歲月。
2006年,秀蘭·鄧波兒被美國影視協會授予終身成就獎。
2014年2月10日,85歲的她在美國加州的家中安然去世,走完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
對于自己的一生她自己極為自豪和滿足,鄧波兒生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一生,我是一個卓有成績的幸福女人,但是在我看來,我一生最偉大的角色不是明星,也不是外交官,而是妻子,是母親。她為有如此豐富的一生感到驕傲,正如她自己所說:如果我還能再活一遍的話,我将不會對我的一生做任何改變。
依然是如此的陽光,彷如當年讓美國人民在最困難時期深愛鼓舞的小天使,祝願她在天堂同樣是位溫暖的天使。
更多紅顔,更多精彩人生,歡迎你的關注。
紅顔譜:山口百惠┃唯一一位被我們“搶注”的日本女影星
紅顔譜:李媛媛┃紅極一時,卻在人生事業巅峰期意外離世
紅顔譜:周迅┃戀愛大過天的熒屏精靈
聲明:文中所用圖檔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本文為原創,歡迎轉載,但請注明出處,本人保留法律維權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