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得知蔣經國離世後,沉默許久的宋美齡落寞又悲傷地說了句話“第一夫人”與“太子”的關系“行政院長”之争“人生無常,他連一個招呼也沒打就這麼走了”李登輝并不是蔣經國選的接班人

作者:史論

1975年9月16日,蔣介石去世僅5個多月後,宋美齡搭乘"中美号"專機飛往美國。臨行前,宋美齡在發表了一篇題為《書勉全體國人》的文字,向社會各界解釋她這麼急着去美國的原因——僅僅隻是看病。

當時的宋美齡的确患有一些慢性疾病,但并不至于嚴重到需要馬上到美國治病的地步。與蔣經國政見不合,才是宋美齡在蔣介石去世不到半年便匆匆離台的主要原因。

在得知蔣經國離世後,沉默許久的宋美齡落寞又悲傷地說了句話“第一夫人”與“太子”的關系“行政院長”之争“人生無常,他連一個招呼也沒打就這麼走了”李登輝并不是蔣經國選的接班人

<h1 class="pgc-h-arrow-right">“第一夫人”與“太子”的關系</h1>

與宋美齡結婚後,宋美齡便成了蔣介石在政治、外交上的重要幫手。

宋美齡除了在抗日戰争中争取到了大量美國援助,解決了中國抗戰之急需之外,在西安事變中,為了救出被扣押的蔣介石,宋美齡冒着危險親自飛抵西安,同張學良、楊虎城談判,最後在中共的幫助下,西安事變得到了和平解決。

蔣介石脫險後,在多種場合表達了對宋美齡的感激,從此對這位夫人也更加言聽計從。

從那以後,蔣介石越發信任宋美齡,甚至放手讓宋美齡直接插手國民黨政治、外交、軍事等重大事務決策,引起了國民黨内一些人的反感,其中就包括“太子”蔣經國,隻是蔣經國礙于父親的威嚴,敢怒不敢言罷了。

在得知蔣經國離世後,沉默許久的宋美齡落寞又悲傷地說了句話“第一夫人”與“太子”的關系“行政院長”之争“人生無常,他連一個招呼也沒打就這麼走了”李登輝并不是蔣經國選的接班人

說起來也難怪,蔣經國并非宋美齡親生,成對這個僅比自己大十二歲的“庶母”,蔣經國自然不可能産生像對自己親生母親毛福梅那樣的母子情。雖然兩人表現上和和氣氣,但蔣經國私底下并不特别買宋美齡的賬。

蔣介石發迹後抛棄了發妻,但毛福梅一直"離婚不離家",依然是溪口蔣家祖宅豐鎬房的主人。每次蔣介石和宋美齡回來時,都不住在豐鎬房,而住在相距幾百米的武嶺頭文昌閣裡。

毛氏知蔣愛吃艾青丸子,每次蔣來溪口,她都要讓人去采撷新鮮艾青,親自作好丸子,每天清晨派人送到蔣的住處。蔣介石每天起床很早,宋美齡則有晚起習慣,是以對這件事,宋美齡一直不知道。

在得知蔣經國離世後,沉默許久的宋美齡落寞又悲傷地說了句話“第一夫人”與“太子”的關系“行政院長”之争“人生無常,他連一個招呼也沒打就這麼走了”李登輝并不是蔣經國選的接班人

給毛氏送丸子的,是蔣介石的族弟蔣周峰。毛都要會交代:“要先生親自來接”,蔣介石很默契,每次都很快出來取,并讓蔣周峰代為緻謝。

1937年 4月,蔣經國從蘇聯回國後,毛福梅讓娘家侄子盧鵬達給蔣經國發去一封電報,吩咐兒子,“見了宋夫人也要叫她姆媽”。盧鵬達有些不了解,毛福梅解釋道:“宋夫人有财有勢,你經國哥如不親近她,就要吃虧。”

在蔣家,蔣、宋、毛之間的關系很是微妙,夾在中間的蔣經國也隻能故作不知。雖然蔣介石在世時,蔣經國對宋美齡執禮甚恭,但是兩人的關系卻并不親近。畢竟中國有句古話叫“隔層肚皮隔層山”,稍有社會閱曆的人都能了解。

在得知蔣經國離世後,沉默許久的宋美齡落寞又悲傷地說了句話“第一夫人”與“太子”的關系“行政院長”之争“人生無常,他連一個招呼也沒打就這麼走了”李登輝并不是蔣經國選的接班人

蔣經國與宋美齡的關系,在不同時期存在諸多微妙的變化,。他們是名義上的母子,又是政治上的對手。

蔣經國和宋美齡第一次公開的沖突,是1948年蔣經國在上海整頓經濟,開展“打虎行動”之時。讓宋美齡沒想到的是,蔣經國打虎,居然打到了外甥孔令侃的揚子公司頭上。

在宋美齡的幹預下,蔣經國的這次“打虎”無疾而終,草草收場,讓蔣經國顔面掃地,兩人也結下了沖突。

在得知蔣經國離世後,沉默許久的宋美齡落寞又悲傷地說了句話“第一夫人”與“太子”的關系“行政院長”之争“人生無常,他連一個招呼也沒打就這麼走了”李登輝并不是蔣經國選的接班人

<h1 class="pgc-h-arrow-right">“行政院長”之争</h1>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蔣經國、孔令侃之間圍繞台灣的“行政院長”展開競争,宋美齡站在了外甥孔令侃一邊,甚至不惜與蔣介石冷戰,讓蔣經國徹底寒心。

幸好蔣介石在敗退台灣後,将國民黨失敗的原因歸于國民黨高層A錢腐敗,孔令侃的貪腐又是天下盡知,怎麼可能答應讓他擔任“行政院長”?

在得知蔣經國離世後,沉默許久的宋美齡落寞又悲傷地說了句話“第一夫人”與“太子”的關系“行政院長”之争“人生無常,他連一個招呼也沒打就這麼走了”李登輝并不是蔣經國選的接班人

宋美齡這麼聰明的人,為什麼會阻撓蔣經國的接班?原來她擔心的是蔣介石故去之後,蔣經國會把自己這個 ”庶母”邊緣化。舉薦孔令侃,表面是争權,其實真正目的在自救。

經曆了這些風波,蔣介石在世時,蔣經國和宋美齡尚能在表面上保持一團和氣;蔣介石病逝後,已經接班掌管大權的蔣經國決心自己獨當一面,在台灣開創一個屬于他自己的時代。宋美齡雖然還想幹涉台灣的“内政、外交”,但蔣經國是不可能答應的。

在得知蔣經國離世後,沉默許久的宋美齡落寞又悲傷地說了句話“第一夫人”與“太子”的關系“行政院長”之争“人生無常,他連一個招呼也沒打就這麼走了”李登輝并不是蔣經國選的接班人

據蔣介石私人醫生熊丸回憶:

“經國先生與夫人對政治、外交的意見嚴重不一緻。夫人便對經國先生說:好,如果你堅持已見,那就全由你替,我就不管,我要走了。自此夫人便到美國,一直都不回來。而經國先生的個性也很強,他決定的事情便一定要辦到,是以也不大管夫人的意見。”

1972年5月26日,蔣經國以高票者順利當選“行政院長”,台灣從此實際進入了“蔣經國時代”。

蔣經國在“行政院長”任内推動十大建設,進行了“十項革新”,大量啟用台灣本省籍官員,積極推行“本土化政策”,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和報禁,實行“民意機構改革”,使台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逐漸開啟了台灣政治民主化之路。

随着蔣經國的地位越來越穩固,宋美齡知道自己再也無法像蔣介石在世時那樣幹政了。1975年9月16日,宋美齡搭乘"中美号"專機飛赴美國,開始遠離台灣政壇。

在得知蔣經國離世後,沉默許久的宋美齡落寞又悲傷地說了句話“第一夫人”與“太子”的關系“行政院長”之争“人生無常,他連一個招呼也沒打就這麼走了”李登輝并不是蔣經國選的接班人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人生無常,他連一個招呼也沒打就這麼走了”</h1>

1988年1月13日下午1點55分,蔣經國突然大齡出血,引發了休克和呼吸衰竭,于3點50分最終病逝,享年78歲。在美國的宋美齡得知這一消息後,沉默良久,說了一句話“人生無常,他連一個招呼也沒打就這麼走了!”

宋美齡說這句話,并不完全是悲傷蔣經國的離世,而是她想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台灣從此可能不再姓蔣了!

在得知蔣經國離世後,沉默許久的宋美齡落寞又悲傷地說了句話“第一夫人”與“太子”的關系“行政院長”之争“人生無常,他連一個招呼也沒打就這麼走了”李登輝并不是蔣經國選的接班人

據秦孝儀回憶,宋美齡曾當着他的面說:

“經國沒有安排好後事。從這一點上看,經國根本稱不得上政治家。他隻為樹自己的公衆形象,不肯将權力移交給兒子!真是個混賬,今天這個局面是他一手造成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呀!經國在後事安排上,遠遠不及他的父親。”

後來的曆史證明,宋美齡看人看得很準。因為蔣經國選中的那個姓李的接班人,确實是個分裂國家,禍國殃民的人渣。隻不過在當時,這個李某人還不敢露出狐狸尾巴罷了。

在得知蔣經國離世後,沉默許久的宋美齡落寞又悲傷地說了句話“第一夫人”與“太子”的關系“行政院長”之争“人生無常,他連一個招呼也沒打就這麼走了”李登輝并不是蔣經國選的接班人

為了延續“蔣家王朝”的統治,宋美齡在蔣經國去世後不久,寫信給國民黨秘書長李煥,表示對李登輝繼任主席有疑慮,建議恢複"中常委"的集體上司模式。

但是那個李某人背後,有美國等各方勢力的支援,在國民黨内,也有自己的一幫“馬仔”。

在蔣經國去世後的國民黨的“中常會”上, 趙少康等國民黨新生代“立法委員”,一緻要求盡快讓李登輝接任“代理主席”,時任國民黨副秘書長的宋楚瑜,更是當場力斥支援宋美齡的俞國華等人違背民意與民主原則, 提出嚴正抗議。

在得知蔣經國離世後,沉默許久的宋美齡落寞又悲傷地說了句話“第一夫人”與“太子”的關系“行政院長”之争“人生無常,他連一個招呼也沒打就這麼走了”李登輝并不是蔣經國選的接班人

為了說明李某人接班的合法性,宋楚瑜還拿出了蔣經國于1988年1月5日立下的《遺囑》。《遺囑》上說:

經國受國民之付托,相與努力予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業,為共同奮鬥之目标。……望始終一貫積極推行民主憲政建設,在國父三民主義與先"總統"遺訓指引之下,務須團結一緻,奮鬥到底。加速光複大陸,完成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之大業,是所切囑。

這份《遺囑》的下方俞國華、倪文亞、林洋港、孔德成、黃尊秋,以及蔣經國的兒子蔣孝勇的簽名。

俞國華等人見大勢已去,隻得鼓掌通過李登輝代理主席案。

宋美齡的提案遭到否決,她知道: 蔣家淡出台灣政壇的時刻已經來了。

在得知蔣經國離世後,沉默許久的宋美齡落寞又悲傷地說了句話“第一夫人”與“太子”的關系“行政院長”之争“人生無常,他連一個招呼也沒打就這麼走了”李登輝并不是蔣經國選的接班人

宋美齡隻得向公衆表示這隻是她個人的建議,她将尊重并遵守中常會的決議。李登輝當選國民黨代理黨主席後,還裝模作樣地專門到士林官邸拜谒宋美齡,向宋行90度鞠躬禮。

蔣經國與蔣方良生了三個兒子。長子蔣孝文年輕時就整天醉生夢死,到處惹是生非。蔣介石大為惱火,幹脆将他送到美國,眼不見為淨。後來,蔣孝文又長期酗酒,在他生命的最後二十年裡,基本都是卧床不起,一直到1989年去世。

蔣經國的次子蔣孝武畢業于台灣大學政治系,又在德國慕尼黑政治學院深造過,取得了法學碩士學位,本來很有可能接班的。

在得知蔣經國離世後,沉默許久的宋美齡落寞又悲傷地說了句話“第一夫人”與“太子”的關系“行政院長”之争“人生無常,他連一個招呼也沒打就這麼走了”李登輝并不是蔣經國選的接班人

但是蔣孝武對結婚後鬧出了不少花邊新聞,對他的形象産生了不小的負面影響。加上1984年著名作家江南在美國被暗殺,島内盛傳江南是因為寫《蔣經國傳》揭露了蔣家許多黑幕,蔣孝武出面雇傭黑社會暗殺了江南。有了這個政治醜聞,蔣孝武顯然已經無法接班了。

蔣經國的三子蔣孝勇把精力放在了經商上,在商業領域混的風生水起,對政治根本不感興趣,也不可能接蔣經國的班。

宋美齡可能一直沒能明白,如果她不是“第一夫人”,她還能有多少影響力?她想在台灣延續“蔣家王朝”的統治,把台灣變成蔣家的“家天下”,這本身就是違背曆史潮流的。

蔣經國看到了這一趨勢,且順應了這個趨勢,宋美齡卻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反而怪蔣經國沒有在生前布好局,兩人政治智慧之高下立判。是以宋美齡最終也隻能離開台灣,遠走異國。

在得知蔣經國離世後,沉默許久的宋美齡落寞又悲傷地說了句話“第一夫人”與“太子”的關系“行政院長”之争“人生無常,他連一個招呼也沒打就這麼走了”李登輝并不是蔣經國選的接班人

<h1 class="pgc-h-arrow-right">李登輝并不是蔣經國選的接班人</h1>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為什麼蔣經國會選李登輝做接班人,他就真的看不出李某人的狼子野心嗎?

其實蔣經國從來沒有意讓李登輝接班,因為蔣經國根本沒有安排接班人。

蔣經國是突然去世的,在這之前,沒有一個誰知道他會突然倒下。據李登輝《虎口下的總統》一文所寫的,他說蔣經國生前從來沒說過要他接班,何況"副總統"是虛位元首,依據當時國民黨的傳統,"副總統"的權力并不大。

李某人的上位,真的要感謝蔣經國的驟逝,讓台灣人一時不知所措。幸好當時台灣政治已上軌道,軍隊也已國家化,沒有野心分子觊觎大位,大家就根據憲法順理成章地由“副總統” 接班,通過了由李登輝接任代理黨主席。

在得知蔣經國離世後,沉默許久的宋美齡落寞又悲傷地說了句話“第一夫人”與“太子”的關系“行政院長”之争“人生無常,他連一個招呼也沒打就這麼走了”李登輝并不是蔣經國選的接班人

宋美齡的擔憂後來被證明是對的。在國民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演講稿中,宋美齡用一篇《老幹新枝》道出了她的憂慮:

“黨設主席表率全黨,其産生應根據憲章,不宜草率為之。

各位同志身負重托,心系安危,自當内和不同外納輿情,求新而非排舊,守紀而非乖張,法律必須嚴格遵守,暴亂亟應依法切實制止,庶幾可以推行民主鞏固經濟,在黨主席上司下群策群力繼續發揚本黨輝煌曆史,餘飽經憂患,志切黨國,肺腑之言,提供各同志參省。”

宋的警告在當時沒有人會警覺。但若幹年後,民進黨“執政”,人們這才知道宋美齡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紀錄片《世紀宋美齡》工作小組通路台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秦孝儀的時候,秦孝儀激動地說:

"還是蔣夫人的遠見,她認為這個一旦交給李某人是很大的危機,很大的危機!我想是經國先生當年最大的失策,他要痛哭流涕的就是這件事!就是這件事!"

2003年,宋美齡在美國逝世,享年106歲。她的去世,象征着一個時代的結束,也标志着曾影響台灣半個多世紀的“蔣家王朝”,正式退出了曆史舞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