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朋友們聊起了一個話題:生兒子和生女兒,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有朋友說:“男孩、女孩不都一樣嗎?能吃能睡就行。”
也有人笑着搖頭:“你等孩子長大了,就知道‘不一樣’是啥意思了。”
我鄰居家一位老爺爺,70多歲,有一兒一女。
我問他這個問題時,他笑得意味深長:“年輕時覺得生兒生女都一樣,現在啊——唉,真是不敢說話。”
那,“生兒生女”一樣還是不一樣?20年後就知道不同了,1兒1女的父母沉默了。

一:養兒子、女兒的不同
生兒子和生女兒,有什麼不同呢?
①期待不同
要說養兒子,父母的第一期待就是“養兒防老”。
傳統觀念認為,男孩子要扛起家庭責任,娶妻生子、贍養父母。父母老了以後,就得靠兒子養老,依靠兒子。
父母對女兒的期待,則是以後能時常回家看看;能細膩、貼心一點;能時不時買點衣服、用品孝順父母;能與父母唠唠嗑。
研究顯示,女兒往往比兒子,更容易與父母保持情感上的親密,更積極參與父母晚年的陪伴。
兒子則更注重“經濟責任”,但情感表達相對克制一些。
是以,老一輩常說:“養兒防老,養女貼心”。
雖然聽着俗氣,但确實有資料支撐——女兒更可能在生活和心理上多關心父母一些。
②實際生活不同
20年後,你會發現:
兒子結婚後,關心老婆孩子多一點,他們平時可能會和父母住一起,也會提供經濟幫助。但多數,是父母幫忙帶娃做家務。
父母缺不缺衣服?是不是不開心了?身體哪裡不舒服,要不要去醫院看看?
兒子對于這些,就有些大條了。
女兒即使出嫁,她也會一通電話過來問你:“爸媽,最近吃得怎麼樣?”或者回家就默默給你帶一兩件新衣服或補品。
但是,女兒嫁出去後,和父母見面的次數,就少了很多。
甚至有時候女兒回來,都隻是“做客”,一家子來了吃頓飯,當天就走了。
很多父母會感覺,女兒出嫁後,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跟自己不再是“一家人”了。
二:1兒1女的家庭
既然不管生兒子還是生女兒,都有優勢和劣勢,那1兒1女的家庭,總完美了吧?
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老爺爺,就是一兒一女,可他卻逢人就說:“以為兒女雙全能幸福,沒想到,卻是現在這個樣子。”
原來,老爺爺有退休工資,他和老伴平時也不靠兒女養老,兩人自己就過得很舒坦。
沒想到,前些年老伴生病住院,需要花費一筆不小的錢。
兒子說,這麼一大筆,得和女兒平攤,一人一半。
可女兒卻說,老爺子有終身俸,為什麼不能用老爺子的錢,非要女兒來平攤呢?那老爺子的終身俸是要全留給兒子嗎?
兒子、女兒為了這事,吵得不可開交,甚至差點結仇怨。
最後還是老爺子出錢,把老伴給治好了。
經過這件事,兩位老人家也看開了:“我們自己養老,不靠兒女,靠誰不如靠自己。”
如果是養育2個兒子,或2個女兒,那麼,父母生病或者有什麼事,兩個孩子沒得跑,大家都要承擔。
若隻有一個孩子,那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父母的依靠,都隻有你一個。
但如果是一兒一女,那對于這種事情,處理起來就比較複雜了。
如果兒子女兒有一方家境富裕,承擔得起大筆費用還好。若雙方都家境一般,那難免就會為了父母經濟上的事情鬧沖突。
兒子會覺得,父母又不是我一個人的,就算女兒嫁出去了,那你也得孝順爸媽啊。
但女兒卻會覺得,房子是兒子的,爸媽的錢也是兒子的,怎麼生病了就是女兒的呢?
兩個人,難免會因為這種事情發生争執。
本以為兒女雙全會最幸福,沒想到,最後卻是最難處理的。
不過,父母是否幸福,并不取決于孩子的性别。若我們能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系,培養出他們良好的品德。
那老了後,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我們都能享受幸福的老年生活。
你認為生兒子生女兒一樣嗎?
【圖檔來自網絡,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