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途經雲南這條“千年鳥道”,6隻大鳥帶着GPS回歸自然

寒冬将至,鳥兒們開啟了漫長的遷徙之路。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平管護局的從業人員,在玉溪市新平縣的“千年鳥道”——金山丫口,對遷徙的候鳥進行環志工作。

視訊加載中...

2004年起,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平管護局在金山丫口設立環志監測站,開展鳥監測類環志等科研工作。截至2020年,新平管護局共監測到夜間遷徙鳥52466隻,環志51854隻。通過環志及回收記錄,可了解遷徙鳥的種類、主要遷徙路線和規律、數量變化、季節性分布及死亡原因等,其所揭示的規律,為保護鳥類及栖息地提供了重要依據。

途經雲南這條“千年鳥道”,6隻大鳥帶着GPS回歸自然

10月27日和28日,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鳥類學博士伍和啟的帶領下,新平管護局的從業人員對4隻楔尾綠鸠、1隻丘鹬和1隻噪鵑分别進行了GPS環志。從業人員告訴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每個GPS重5-6克,隻有強壯的大型鳥才能用GPS環志。

途經雲南這條“千年鳥道”,6隻大鳥帶着GPS回歸自然

據了解,2015年,金山丫口鳥類監測環志站與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合作,為一隻夜鹭戴上了GPS信号發射器,使用衛星跟蹤技術監測其遷徙路線。根據接收到的資料顯示,這隻夜鹭于金山丫口戴上衛星跟蹤器後飛至普洱市墨江縣、甯洱縣及勐海縣活動,後出現數月信号丢失,疑飛入緬甸(出國境無信号接收)。2016年5月,這隻夜鹭又開始遷飛,途經雲南、貴州、四川,到達重慶永川區活動,于2016年9月底開始遷飛,10月初再次飛越金山丫口,到達普洱市甯洱縣。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李春麗 通訊員 範美榮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 貓恩泊

校對 郭毅

編審 張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