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家的路有多長?鳴鳳堂國際青年影像節大獎《遊泳回家》觀感

作者:日本視界

11月6日晚,首屆鳴鳳堂國際青年影像節在福岡市中央區ELGALA HALL8樓舉行了頒獎盛典,中國駐福岡總領事何振良、參賽的中國9所院校代表、28名中日參賽者、中日影視界人士、來自中國大陸、港台地區、歐美及日本東京、福岡等國家地區的500多人參加了影像節。影像節31個獲獎作品的位次在頒獎儀式上公布并授獎。

回家的路有多長?鳴鳳堂國際青年影像節大獎《遊泳回家》觀感
回家的路有多長?鳴鳳堂國際青年影像節大獎《遊泳回家》觀感

來自于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生王一寓獲得了本屆影像節的最高獎項“鳴鳳堂大獎”榮譽,并獲得了100萬日元的獎金。

以下是小編對于這部影像的一些小小的感悟,願與大家分享。以下看法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如有不足之處,請多包涵(小編:lzf)

回家的路有多長?鳴鳳堂國際青年影像節大獎《遊泳回家》觀感

導演:王一寓

院校:北京電影學院

觀感

“電影是一種影像的藝術,夾雜着音樂、畫面和對白,他們通過特定的鏡頭,雜糅成能夠帶給觀衆極強觀感和心靈共鳴的情緒”,這是我在觀看完《遊泳回家》這部短片後最深刻的體會,因為它帶給我一種别樣的感官體驗和難以言說的心理情緒。

希區柯克在其電影創作生涯中曾信奉這樣一種理念:堅持“純電影”制作。即注重影像化叙事,通過畫面來闡述文本結構,而不是将短片換化成一種“會說話的照片”。在這長達三十分鐘的叙事中,導演将電影大師這一理念貫穿全片。

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場景便是當男主人公方克柔知道自己并非父母親生時,他學着大人的樣子借酒消愁、刻意練習卷舌、将頭頂的頭發剪成爸爸的模樣……充滿稚氣的行為之餘,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作為一個孩子單純執拗的心理,更多的是對一個幼小而敏感的心靈的揪心。可以說,導演對此段落得處理實為可圈可點。他并沒有通過對話、獨白等台詞元素借此展開激勵沖突,而是僅通過畫面和影像來抒發情感。

此片的立意将“溫情”二字诠釋的淋漓盡緻。并非上升到宏觀的社會角度,而是落點于一個家庭。我們每個人都不是獨立的個體,是以這樣的背景設定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引發觀衆共鳴。感慨短片所傳達的主題之餘,我更想說的是:願每一個人都踏在回家的路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