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晚,首届鸣凤堂国际青年影像节在福冈市中央区ELGALA HALL8楼举行了颁奖盛典,中国驻福冈总领事何振良、参赛的中国9所院校代表、28名中日参赛者、中日影视界人士、来自中国大陆、港台地区、欧美及日本东京、福冈等国家地区的500多人参加了影像节。影像节31个获奖作品的位次在颁奖仪式上公布并授奖。

来自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王一寓获得了本届影像节的最高奖项“鸣凤堂大奖”荣誉,并获得了100万日元的奖金。
以下是小编对于这部影像的一些小小的感悟,愿与大家分享。以下看法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不足之处,请多包涵(小编:lzf)
导演:王一寓
院校:北京电影学院
观感
“电影是一种影像的艺术,夹杂着音乐、画面和对白,他们通过特定的镜头,杂糅成能够带给观众极强观感和心灵共鸣的情绪”,这是我在观看完《游泳回家》这部短片后最深刻的体会,因为它带给我一种别样的感官体验和难以言说的心理情绪。
希区柯克在其电影创作生涯中曾信奉这样一种理念:坚持“纯电影”制作。即注重影像化叙事,通过画面来阐述文本结构,而不是将短片换化成一种“会说话的照片”。在这长达三十分钟的叙事中,导演将电影大师这一理念贯穿全片。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场景便是当男主人公方克柔知道自己并非父母亲生时,他学着大人的样子借酒消愁、刻意练习卷舌、将头顶的头发剪成爸爸的模样……充满稚气的行为之余,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作为一个孩子单纯执拗的心理,更多的是对一个幼小而敏感的心灵的揪心。可以说,导演对此段落得处理实为可圈可点。他并没有通过对话、独白等台词元素借此展开激励矛盾,而是仅通过画面和影像来抒发情感。
此片的立意将“温情”二字诠释的淋漓尽致。并非上升到宏观的社会角度,而是落点于一个家庭。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所以这样的背景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引发观众共鸣。感慨短片所传达的主题之余,我更想说的是:愿每一个人都踏在回家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