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靳學軍(北京知識産權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今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知識産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這是我國第一部“知識産權強國”的戰略規劃,擘畫出未來我國知識産權強國戰略的新圖景,為做好新時代知識産權保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标志着新時代知識産權保護工作進入一個嶄新階段。
探索建立完備的知識産權司法保護體系與知識産權強國戰略息息相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知識産權司法保護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2014年,北京知識産權法院、廣州知識産權法院、上海知識産權法院先後成立,标志着中國加強知識産權司法保護、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進入新階段。
作為全國首家成立的知識産權法院,北京知識産權法院7年來審結各類知識産權案件11萬餘件,案件結構呈現數量大、增長快、技術類案件集中、行政授權确權案件增長迅猛等特征,呈現出四個新趨勢:一是涉高科技重大戰略産業與核心技術的案件增加,涵蓋标準必要專利、內建電路布圖設計、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産業、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二是司法國際化程度凸顯。受理涉外案件2.2萬件,占比近1/5,當事人覆寫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三是新類型糾紛案件增加,音樂噴泉、體育賽事、聲音商标等新類型知識産權糾紛層出;四是訴訟标的數額巨大的案件增加,市場價值和相應訴訟請求賠償數額不斷提升。
面對上述新形勢,北京知識産權法院不斷加深對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學思踐悟,緊密結合《綱要》提出的與知識産權司法審判相關的要求,開啟知識産權司法審判工作的創新之路。
一是結合《綱要》提出的建設“高水準知識産權審判機構”,加強審判組織建設,優化案件審判程式,力推智慧法院建設。在審判組織建設方面,進一步探索完善上訴審理機制,積極推進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發揮好審理專門化、管轄集中化和程式集約化的審判優勢。加強法官專業化培養和職業化選拔,加強技術調查官隊伍建設,提升使用和輻射效能。在案件審理程式優化方面,深入推進“訴源治理”,推進審前事務集約化、事務性工作标準化。推進繁簡分流,優化庭審程式,實作簡案快辦、難案精審。在智慧法院建設方面,加快遠端訴訟平台建設和各類訴訟活動電子化應用。
二是結合《綱要》提出的“統一知識産權司法裁判标準和法律适用,完善裁判規則”的任務,紮實推進判決公正、說理充分、具有示範作用的判決。北京知識産權法院審理的案件涉高科技重大戰略産業與核心技術的新型案件較多,作為全國知識産權案例指導研究基地,将完善裁判規則視為己任,推進公開司法過程和裁判說理,通過統一裁判标準提升司法權威、展現司法智慧、規範司法行為。同時,持續加大保護力度,用足用好法律規定和各項訴訟措施。依法适用懲罰性賠償,發揮典型案例示範作用,不斷提升司法威懾力。
三是結合《綱要》提出的“嚴格依法保護知識産權”的要求,努力讓人民群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結合知識産權法院審判的特殊性,嚴格貫徹新著作權法,發揮著作權審判對于優秀文化的引領和導向功能;全面貫徹新專利法,充分發揮技術類案件集中審理優勢,加強授權确權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防範打擊不正當申請,提升專利品質。增強技術輔助力量,縮短審理周期,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新興産業、重點領域及種源等知識産權的司法保護力度;加強商業标志保護,提高商标授權确權行政案件審理品質。加大對惡意搶注、囤積商标等行為懲治力度,引導商标實際使用,促進商标申請注冊秩序健康規範;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争案件審理,釋出商業秘密舉證指引,消除市場壁壘,破解舉證難題,促進建立交易規範有序、價值充分實作的知識産權市場機制;重視傳統知識、民間文藝、非物質文化遺産、中醫藥專利的保護機制研究,妥善界定權利主體和權利範圍,促進傳統知識保護與現代知識産權制度有效銜接。此外,在加強對傳統領域知識保護的同時,及時響應、合理保護新興和特定領域知識産權。
四是結合《綱要》提出的“打通知識産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全鍊條”,主動融入并推動建設知識産權全方位保護機制。釋出強化商業秘密保護、适用懲罰性賠償、藥品專利連結民事案件立案、反壟斷司法審查等方面的舉證指引和司法建議,回應國内外創新主體熱點關切;深入科研機構、科創企業集中地開展源頭釋法和普法宣傳,塑造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公平競争的知識産權文化理念;與知識産權行政機關、行業産業協會等建立關聯機制,在打擊侵權上銜接互動,對侵權行為進行“刨樹根”式的源頭治理和鍊條式打擊。及時釋出典型案例和證據指引,有效規制不正當專利申請和商标惡意搶注行為。堅持保護與懲治并重,對不誠信訴訟行為予以譴責和制裁,營造良好的訴訟環境。
五是結合《綱要》提出的“深化知識産權領域改革”精神,持續發揮司法保護制度激勵創新的作用。發揮知識産權領域司法改革“排頭兵”“試驗田”作用,努力破解制約知識産權保護的機制性難題,不斷加大司法保護力度,發揮司法對經濟社會的治理、規範和引領作用。在審委會下建立專業委員會、專業法官會議、專業法官團隊和調研小組,持續探索審委會公開審理案件機制,完善審判監督管理體系。探索符合知識産權審判規律的特别程式制度。夯實法官員額制和司法責任制,完善焦點式審判、訴審判一緻性審理、摘要式精品文書、要素式簡易文書、公開少數意見,建立起涵蓋院士—專家—技術人員的多元技術事實查明體系,確定案件審判效率、品質和公信力。
六是結合《綱要》提出的“全球知識産權治理”,深度參與國際知識産權領域交流,打造國際知識産權訴訟“優選地”。知識産權司法保護具有程式規範性、舉證充分性、過程公開性、文書說理性、裁判終局性等特征,已成為國際通行的知識産權保護體系中的重要力量。北京知識産權法院加強法官隊伍國際化培養,妥善審理與國際貿易有關的重大知識産權糾紛,提升知識産權司法國際化水準和競争力。發揮專業法院在國際交流合作中的作用,講好中國知識産權司法故事。
面對新時代建設知識産權強國的戰略機遇和挑戰,北京知識産權法院将勇擔時代使命,及時回應高品質發展要求和國際國内知識産權變化趨勢,發揮專門法院作用和司法專業化優勢,堅持改革創新,持續提升知識産權司法保障水準,探索中國特色知識産權專門化審判道路,努力成為世界觀察中國知識産權司法保護的視窗。
《光明日報》( 2021年10月30日07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