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棕榈油“領跑”油脂油料将延續牛市格局?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國慶節後,棕榈油指數再次向上突破,最高觸及9992元/噸,距離萬元關口隻有一步之遙。

昨天下午國内期市收盤,油脂油料闆塊逆勢上漲。其中,棕榈油漲超3%,菜油、豆油漲超2%。

外盤方面,今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市場價格收盤下跌,因為國際原油期貨價格走弱,大豆出口銷售資料低于市場預期。截至收盤,大豆期價下跌2—5.5美分/蒲式耳,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毛棕榈油期價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跌,

消息面上,美國農業部釋出的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10月21日的一周,美國2021/2022年度大豆淨出口銷售118.34萬噸,低于市場預期。加拿大統計局稱,2021年9月份加拿大油菜籽壓榨量為77.8萬噸,比8月份的66.2萬噸增加11.6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0.9%,比三年同期均值增加4.7%。

有市場人士告訴記者,受政策性影響,煤炭類期貨一路下跌,市場恐慌情緒較重,油脂品種期價連續兩日下跌後回暖,資金流出較多,相對來講棕榈油表現強勢。目前棕榈油在油脂中扮演核心角色,需重點關注。

“近日油脂波動較大,主要因為整個大宗商品市場情緒低迷,油脂也難獨善其身。昨日油脂闆塊拉漲,一方面受基本面支撐,市場做空依據不足;另一方面受國際油價提振。此外,在監管層嚴查投機資金的背景下,宏觀消息反複也加大盤面波動。”中州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吳曉傑對期貨日報記者說。

美爾雅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張翠萍表示,近期關于煤化工的監管政策頻出,大宗商品集體承壓,油脂亦受拖累。不過,油脂整體偏強基本面偏強,後市下跌空間應該有限。

現貨方面,現貨價格随期貨同步下跌,天津及山東24度棕榈油報10100元/噸跌300元/噸,廣州24度棕榈油報9910元/噸跌340元/噸,江蘇24度棕榈油報10070元/噸跌340元/噸。

“從産量看,主産區即将進入季節性減産期,勞動力短缺問題遲遲沒有得到解決,後期供應更加悲觀。拉尼娜氣候再次發生,可能會影響到油棕種植園的采摘和運輸以及南美大豆生産,引發市場新一輪天氣炒作,進一步推高棕榈油價格。”建信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餘蘭蘭說。

餘蘭蘭表示,從需求端來看,印度下調植物油關稅政策可能會刺激額外采購,市場對于冬季取暖需求提升也将加劇全球能源危機,間接提升植物油價格。市場也存在部分利空,一是美豆、葵花籽新季收獲良好,預期供應增加較多;二是棕榈油期價接近曆史極值,部分投資者選擇獲利了結;三是各國通脹導緻的物價壓力可能會帶來監管風險以及全球疫情多變。

“此外,中國國内近期到船較慢導緻棕榈油庫存止漲并再次回落,油脂總庫存偏低,四季度旺季消費将進一步加劇油脂供應壓力。馬來西亞計劃明年年底在全國範圍内強制推行B20生柴計劃,這也将進一步支撐其國内消費需求。”張翠萍補充說。

張翠萍認為,短期受大宗商品整體走勢影響,棕榈油振蕩調整,波動加劇,短期應關注區間下沿支撐效果;中期等待供應偏緊及需求旺季帶來的潛在利多給予的入場機會。

對于棕榈油後期走勢,吳曉傑認為,受基本面支撐,牛市格局難改。首先,支撐盤面的核心沖突馬棕供應短缺短期無解,錯過高産季後引入3.2萬外勞對産量改善似乎有些為時過晚,預計10月産量恢複有限;MPOB對馬棕預期也偏悲觀,預計2021年産量降至1800萬噸,期末庫存僅為170萬噸,處于曆史偏低水準,産地供應格局改善可能要等到明年二季度才能有展現。其次,其他油脂基本面也将持續偏強,豆油已進入季節性去庫階段,預計年底庫存降至75萬噸以下;菜油基本面更為樂觀,加菜籽減産格局已定,華東地區已連續去庫數周,供應收緊預期增強,受資金青睐,盤面抗跌性表現突出。最後,基于宏觀因素幹擾,短期油脂會出現階段性回調,目前整個市場态度轉為謹慎,資金避險需求攀升,需警惕因流動性收緊引發的連鎖下跌行情。

“總體來看,全球油脂油料市場從供應緊張向供應改善轉換,但庫存累積依然非常緩慢。四季度是油脂消費旺季,國内外油脂庫存偏低、産出複蘇緩慢,再加上冬季全球能源短缺的狀況難以緩解。中期來看,油脂油料将易漲難跌、偏強運作。”餘蘭蘭說。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