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款潤唇膏大盤點:含礦物油安不安全?

來源:上海市消保委

近來,有不少宣稱“不含礦物油”的潤唇膏,廣受消費者歡迎。對此有人疑惑,這是否意味着含礦物油的潤唇膏就不夠安全?

上海市消保委對20款潤唇膏進行安全性測試,并邀請上海日用化學品行業協會副會長李瓊對産品的油脂成分進行了解讀。

安全性全部達标

微生物對化妝品的污染,不僅會引起化妝品變質,而且可能刺激皮膚、引發疾病。而汞、鉛、砷和镉這四種重金屬,若長期超标使用,有害物質将穿過皮膚,進入人體器官群組織中,對身體造成傷害。

我國《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年版)規定,口唇化妝品的菌落總數≤500CFU/g或ml,黴菌和酵母菌總數≤100CFU/g或ml,耐熱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緻病菌不得檢出。汞不得超過1mg/kg,鉛不得超過10mg/kg,砷不得超過2mg/kg,镉不得超過5mg/kg。

檢測發現,20件樣品的菌落總數、黴菌和酵母菌總數均小于10CFU/g,耐熱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緻病菌均未檢出。汞的實測結果不超過0.001mg/kg,鉛不超過0.09mg/kg,砷不超過0.027mg/kg,镉不超過0.0033mg/kg。

所有樣品均在安全标準範圍之中,通通達标。

含礦物油到底安不安全?

唇部肌膚與人體其他部位皮膚最大不同點是沒有毛囊,是以潤唇膏有别于其他皮膚的保濕原理,首先是潤唇膏中大量油脂成分在唇部形成油膜,減少水分流失,起到補充油脂的作用,然後才是對唇部的保濕作用。

常用的油脂成分主要分為三種:礦物油脂(礦脂、石蠟、微晶蠟等)、動物油脂(羊毛脂、蜂蠟等)和植物油脂(巴西棕榈蠟、小燭樹蠟等)。

礦物油脂以封閉作用為主,形成油膜,而動、植物油脂具有更好的滲透作用,增加皮膚的滋潤度。在産品中原料複配使用,可以起到良好的協同作用。

我們對20款潤唇膏的油脂脂成分梳理發現,多數保濕效果好的樣品,采用的是将原料複配使用。

針對市場上更推崇不含礦物油的潤唇膏的現象,專家表示,從安全性來看,目前為止,沒有系統、科學的資料指出含有礦物油的潤唇膏存在安全風險,動、植物油脂也可能會帶來過敏原。而在保濕效果方面,礦物油的封閉性較強,而動、植物油脂的滲透性更好,各自優勢突出。

專家建議,大家選購的時候要理性看待相關宣傳,對礦物油消費者無需“談油色變”。

另外,試驗還發現,市場上有不少宣稱“不含防腐劑”的潤唇膏,個别宣稱潤唇膏“可以吃”。

專家表示,化妝品宣稱可食用屬于引人誤解的違法宣傳。我國《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年版)對防腐劑有限量要求。正規産品上市前會對防腐劑進行相關測試,確定産品安全。是以消費者大可不必“談腐色變”。

20款潤唇膏大盤點:含礦物油安不安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