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拳皇》世界冠軍:我是小孩,我是格鬥國手

“因為我很強。”

小孩要輸了。

在我收到這條消息的時候,小孩的狀況确實不怎麼樂觀。在美國芝加哥舉辦的Combo Breaker 2019《拳皇14》項目比賽上,小孩因為是從敗者組一路殺到決賽,是以需要獲得兩次勝利才能夠拿下冠軍,決賽初盤,面對日本“三魔王”之一的Score,小孩在二比零落後的情況下,成功連勝三局進入了決勝盤,但在決勝盤的時候,又再次被Score以二比一打入賽點。

在場中休息時,透過直播的鏡頭,我看到大洋彼岸小孩臉上的沉默,那是一段很長時間的沉默,長到兩個解說需要在觀衆面前調侃為什麼小孩可以用保溫杯喝下如此多的水來緩解氣氛,而此時的Score似乎已經勝券在握,止不住笑容的同時,還對着鏡頭比起了“V”字手勢。

專訪《拳皇》世界冠軍:我是小孩,我是格鬥國手

那條“小孩要輸了”的資訊依舊在我的手機上閃爍着,而我在恍惚中突然意識到,這樣的局勢,在小孩的職業生涯中,有過太多次了,而每一次的結局,也驚人的相似。

在接下來的賽點局中,小孩用一個漂亮的“一穿三”證明了自己,将比分扳回二比二,而這次休息的時候,他的表情緩和了不少,但Score卻沒了之前的笑容,反而不停地捏着自己的手指。

專訪《拳皇》世界冠軍:我是小孩,我是格鬥國手

而比賽最終在小孩用八神庵打出的一套漂亮連段時落下帷幕,小孩成功拿下了Combo Breaker 2019《拳皇14》項目的冠軍,此時的他高舉右手,向所有人宣告着什麼。

專訪《拳皇》世界冠軍:我是小孩,我是格鬥國手

在這次網易電競NeXT舉辦《拳皇14》比賽的契機下,我找到了小孩,聊到不久之前的這個冠軍,聊到那個最後高舉的右手,聊到被逼入的賽點局,小孩和我之間也陷入了一段漫長而詭谲的沉默,這段沉默在周圍嘈雜的環境裡顯得有些頗為怪異,過了許久,他才緩緩開口,我不能輸。

專訪《拳皇》世界冠軍:我是小孩,我是格鬥國手

我從某種程度上十分了解這句話。

當然,這并不是說小孩沒有輸過,但相較于輸,在他的人生中,赢下比賽的次數要多得多。

老一輩的街機遊戲玩家想必都曾經聽過小孩的稱呼,尤其是對廣州地區的玩家來說,雖然現在很多人都知道小孩原名曾卓君,但在那個時候,鮮少有人會知道他的真名,每個人都隻會喊他“小孩”。

這并不是他為自己取的某個ID,而是大家約定俗成的稱呼。自從六歲被父親帶到街機廳後,小孩就開始展現出了他在格鬥遊戲上的天賦,無論什麼格鬥遊戲,隻需要摸上幾把就能打的像模像樣。

但小孩畢竟在年齡與遊戲經驗上不那麼讨巧,總有着在剛上手一款遊戲的時候,被别的玩家給打敗的經曆,而父親這個角色對于小孩來說,既有着監護人的身份也有着教導者的身份,他既不像别的家長一樣看待遊戲如洪水猛獸,還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允許小孩去玩自己喜歡的遊戲,但也有着傳統家長希望孩子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期待,是以在小孩輸掉對局想要離開的時候,他用好幾記耳光讓小孩記住了影響了自己一輩子的話語。

“要打,就要打赢,輸的話,就一直輸到赢為止。要麼你就不要玩,不要浪費時間,要不你就玩成世界冠軍。”

小孩也和我坦言道,如果當時沒有這幾巴掌,很可能自己就不會踏上格鬥遊戲職業玩家這條路了,而從那以後,小孩貫徹了這句話所說的一切,從接觸街機遊戲到稱霸廣州街機廳隻用了三年的時間——這句話裡的稱霸并沒有任何誇張成分,但正因為小孩在廣州街機廳已經聲名斐然,是以每次打格鬥遊戲的時候都會引起圍觀,可偏偏他的父親一直跟在身邊觀戰,周圍混迹街機廳的半大小子沒一個敢上去問問小孩到底叫什麼,于是在當時的街機玩家中就流傳起來“聽說廣州街機廳有個小孩打對戰很厲害”的傳言,而這個傳言每每都會被各路前來看小孩打遊戲的人所證明,最終每個人都“小孩、小孩”地喊着,而小孩,也變成了曾卓君日後一直使用的名字。

但此時“小孩”這個名頭僅限于廣州本地,而讓小孩這個名字沖出廣州的契機,來源于他十二歲時參加的“廣州數位時代拳皇2000廣東争霸戰”。

其實當小孩知道這個比賽的時候,已經晚了不少,晚到連報名的機會都沒有了,但小孩真的非常想要當時的冠軍獎品——一台全新的PS2,于是下午就拉着父親到了現場看看情況,而幸運的是,上午報名的人中有幾個并沒有過來參加比賽,需要在現場那些沒報上名的玩家中補入一些,而小孩的父親則擠到主辦方的面前,說讓小孩試一試,這個十二歲的小孩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

而當時,誰又會不知道“廣州街機廳有個小孩打對戰很厲害”呢,于是小孩成功進入了比賽,雖然面對着同樣來自周遭比自己大也比自己更有經驗的的選手們,但這些問題在小孩眼裡并不是問題,唯一的問題就是自己平常習慣使用的是街機房的機台,而在這裡卻要使用很少接觸的鍵盤來打《拳皇2000》,回家拿着鍵盤練習了不到兩天,小孩就開始了比賽,然後不負衆望的拿下了冠軍,甚至還在比賽中親手打敗了自己在街機廳收的幾個“徒弟”。

至此,“東升機神”的名頭開始被喊了出來,而小孩也成為了廣州街機文化裡濃墨重彩的一筆。

專訪《拳皇》世界冠軍:我是小孩,我是格鬥國手

當然,雖然小孩以非常快的速度在格鬥遊戲圈嶄露頭角,但他并沒有像不少職業選手一樣放棄學業,那個時候的小孩,隻是利用周末完成作業的閑暇時間去街機廳搓招,然後順手拿下幾個冠軍。我問小孩覺得自己是一個什麼類型的選手,他頓了頓,然後說天賦。随後補充道,也有遇到打不過的,但是多練練,也就打得過了。

對的,一個無論怎麼樣,多練練也就打得過了的天賦型選手。而這一點在他十四五歲開始走出廣州的時候,更加明顯。

當時小孩第一次參加的外地比賽就是“深港澳三地對抗賽”,面對着打法與廣州地區完全不一樣的香港選手,小孩很快就調整過來自己的打法,迅速适應然後找到了反擊的方式,拿下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外省冠軍。

“沒輸過。”小孩這樣和我說道。

這之後,在北京舉辦的“南北對抗賽”上,小孩上演了一場新老拳皇玩家之間的對決,對上了有着“程龍之前無神樂,程龍之後皆神樂”的程龍——一個擅長使用女性角色打法獨特的拳皇選手,曾經也被稱為“不敗神話”,而面對着這位成名已久的老将,小孩在《拳皇98》項目上将其擊敗,直接震驚了當時的《拳皇》玩家圈子,讓所有人都知道了南方有着一位實力驚人的後起之秀。

專訪《拳皇》世界冠軍:我是小孩,我是格鬥國手

而當時《拳皇》的玩家們都聚集在一個名叫“拳皇盟”的論壇上,《拳皇》的各家高手都被模仿金庸的《射雕英雄傳》封了個名頭,小孩自然也位列其中,東朱家鑫,西封波,北星光滅絕,南小孩,中神通程龍,這五個人幾乎可以說是代表了當時中國《拳皇》圈子中水準最高的五個人。

而最年輕也是最快嶄露頭角的,就是小孩。但這個名氣也為小孩帶來了更多的挑戰,比如當時在廣州舉辦的幾場“湘粵對抗賽”,全國各地的高手都依次過來挑戰,尤其是來自湖南的各大高手,而小孩與另一位拳皇選手大口聯手橫掃了當時的所有比賽,拿下了全部的冠軍,也為自己在圈子裡赢得了一個“廣州守衛者”的稱号。

但很快,這個“廣州守衛者”就變成了“中國守衛者”。

二零零七年的The Great Battle上,小孩第一次遇到了來自國外的選手,或者說,來自格鬥遊戲起源地日本的選手。當時的小孩正處于巅峰中的巅峰,與當時的日本選手相比,他覺得自己的實力更為強勁,而也正因為如此,當時的小孩做出了一個決定,一個日後成為了話題的決定——他用單手操控搖杆與按鈕打敗了日本當時的冠軍選手。

“當時嘛,”小孩對我笑着說道“覺得自己就是最厲害的,也沒什麼别的意思,就是想試試。”

專訪《拳皇》世界冠軍:我是小孩,我是格鬥國手

而這一試,就讓之後的小孩經常性的遇到這種情況,比如曾經在SNK本部的時候,被要求和開發人員們單手或蒙着眼進行對局。

當然,小孩在參加比賽的同時并沒有放棄自己的學業,而這也造成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随着小孩升入高中的同時,愈加大的學習壓力開始向小孩襲來,如何平衡學習和遊戲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成為了重點。

雖然小孩自身兩者都沒拉下,但家裡的壓力卻越來越大,二零零七年的那場小孩一人單挑十位日本選手拿下十一連勝的北京激鬥大賽就已經是不少人到小孩父母那裡說情,小孩才獲得的參加許可。

這一年,小孩正值高二,而那場讓小孩聞名全國并震驚世界的鬥劇07比賽,也正是這一年。

專訪《拳皇》世界冠軍:我是小孩,我是格鬥國手

怎麼辦?去還是不去?小孩遇到了人生中最為艱難的一個選擇。

但慶幸的是,就算面對着高三這個人生中最為重要的節點,小孩的父親還是選擇讓小孩去試一試,“萬一拿了個冠軍呢?”

在和家人保證打完這次比賽之後就安心學習的小孩前往了日本參加鬥劇07——一個國際性的專業格鬥遊戲比賽,而這句經典的“多的話我就不說了,我隻說一句話,我就是來拿冠軍的!”正是在這場比賽中小孩向所有人說出來的。

雖然是第一次參加國際比賽,但憑借着過人的實力,小孩成功擊敗了所有的外國選手,與程龍會師決賽,然後再一次擊敗了他,拿下了自己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專訪《拳皇》世界冠軍:我是小孩,我是格鬥國手

拿了冠軍的小孩并沒有稱熱打鐵進軍職業選手這條路,反而是放下了一切,回歸到了學校,安心學習,最終考取了自己目标中的大學。

升入大學之後,有了充足時間的小孩,開始橫掃各大格鬥遊戲比賽,而随着冠軍光環的逐漸增加,最終“格鬥國手”這一稱号開始被人喊的熟稔起來,而這也正是一開始小孩和我說他不能輸的原因。

對的,他不能輸。因為小孩一旦輸了,那麼面對着現在如此荒涼的國内格鬥遊戲環境,一切就都輸了。

采訪結束之後,小孩與隊友們拿下了網易電競NeXT《拳皇14》“中日對抗賽”的冠軍,而面對的對手則是不久之前還打過照面的日本“三魔王”Score,當他再次拿下冠軍之後,我問他未來還會赢下去嗎?

專訪《拳皇》世界冠軍:我是小孩,我是格鬥國手

他說,會的,我會一直赢下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