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盜墓影視作品中,頻繁出現的九層妖塔,現實中卻如此地,多次被盜墓者光臨,卻還有無數珍貴文物,出土的動物幹屍許多竟無人知曉,而考古學家進入後,隻挖了兩層便不敢再挖,這裡究竟有着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在西藏和青海的交界處,一個渺無人煙的峽谷中,真真正正地存在着一個千年的塔形古墓,當地人稱之為九層妖樓。青海都蘭縣察汗烏蘇鎮東南約十公裡的熱水箱,有一個龐大的古代墓葬群,當地人說不清這些墓葬的年代,隻是覺得墓葬的形式既不像漢人又不像藏族人,因為有古墓的緣故,這裡經常被盜墓賊光顧,有時候大膽的賊們,居然敢出動挖掘機來盜墓,當地政府得知情況後,也是迅速上報國家,國家立即是啟動了搶救性的發掘工作,經考古學家們日夜努力,終于确定了這是一處“吐谷渾王國”的王室墓葬群。
吐谷渾是中國西北地界的古代民族,這三個字是個人名,而不是什麼民族名稱。是遼東燕國鮮卑慕容家族首領的庶長子,由于是庶出,是以一直對嫡子心生防備,就帶着自己的700個部下離開了王室,到了甘肅一帶,并在這裡繁衍生息。随着與羌族的融合,部落是逐漸向青海擴張,後來後代就将吐谷渾變成了姓氏和部落名稱,而後他被吐蕃擊敗,最後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
九層妖塔也被稱為“血渭一号大墓”,高33米,東西55米,南北寬37米的實木塔,蔚為壯觀,遠遠望去像是一座矗立在巨石的金字塔,大墓背後的兩條山脈從東西延綿過來,如同兩條巨龍。大墓則像一顆寶珠,構成了二龍戲珠之勢,塔底被特殊制作的泥土外加碎石夯實成了圍牆包裹着,異常的堅固很難在上面打洞。往上每隔一米多,便會有縱橫交錯,粗細均勻的大柏木橫穿整個塔身,稍微有不慎就可能有生命危險。柏木之上密密麻麻地刻着藏族的秘文,就這樣一層一層直至九層方止。再以柏木為骨架的基礎上,又輔以堅石夯築,使得整個古墓如同堡壘一般,經曆了千年依然不朽。
經過專家的勘察,出土了衆多的珍貴文物,珠寶、絲綢、古代的皮鞭、古藏文木片、木碟、糧食、木鳥獸等等,這就不得不贊歎古代勞動者的智慧和技術了,即使是過了這麼多年了,他們做的絲綢依舊是完好無損,而它們的質地也非常不錯,上面攜帶的圖案依舊清晰。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這個墓穴至今已經有1500多年的曆史了,而且根據墓穴之内豐厚的陪葬品來看,這個墓穴的主人是當時的吐谷渾國的王孫貴族,甚至還有大量的動物殉葬品骸骨。還加上其獨特的構造,推斷這是一位地位非凡的王室墓穴。
在這片古墓群中,被瘋狂的盜墓者垂涎已久,這裡被大大小小的非法挖掘是無數次了,最嚴重的一次,竟然被盜出了600多件文物,數量之驚人是讓人乍舌,更有傳聞說偷盜者進入墓穴後竟然出現了幻覺,癫狂。有人甚至莫名其妙地就死在了裡邊的情況,這似乎都和影視作品出現的情況很像,但出現這種狀況也不難了解,畢竟那是一座千年古墓,裡邊由于常年密封缺少氧氣,再加上一些殉葬品的揮發,産生了一些有毒氣體,完全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據當時挖掘史料記載,當時的墓葬挖掘過程是十分的艱難,墓葬的每一層都有三層樓房一般的高度,而且,每一層的格局構造也與衆不同。說與以往的墓葬發現有天壤之别也不為過,更神秘的是挖掘出土的物件,也讓人匪夷所思。在墓葬前兩層的挖掘清理過後,考古學家們發現挖掘出土物以動物幹屍為主,據當時統計有大約700多具,而且動物品種大多是稀有珍貴,還有着許多屍體且不為人知。這件事在當時孕育出了許多的流言和傳說。
當地人認為這些動物屍體是聞所未聞,便認為這些屍體是妖邪之物,寓意不詳,且認定這座墓葬是用來鎮壓這些妖物的,萬萬不能破壞,再加上挖掘過程中出現的各種詭異事件,九層妖塔的兇名便由此“孕育而生”。考古挖掘進行到中期以後,當地人由于害怕對妖塔的考古挖掘會帶來不祥之災,就發生了多次的騷亂,以企圖阻止考古工作的繼續進行,這給當時的考古工作室帶來了巨大的不便,基于輿論壓力,當時的考古挖掘幾經終止,進展緩慢,最後隻好無奈地停止了,這可能是對九層妖塔挖掘工作隻進行到第二層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吐蕃群眾也擔心他們的仇恨和報複,就把這些人給妖魔化了,對于吐谷渾臣民有九層妖塔的傳說,也就更加的妖魔化。這裡對吐蕃人來說曾經是個禁地,以至于後來一些小說和影視作品就以他為原型創造出了魔幻恐怖的九層妖塔,難道真的有妖怪嗎?
考古學家挖了兩層,是因為這兩層曾經被軍閥和盜墓光臨過,軍閥曾經帶兵在墓穴中洗劫了兩天,這些珍寶對于壯大其軍事勢力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繼續往下挖,發現以現有的技術水準,根本就沒有辦法保護古墓中的文物,而且由于是柏木搭建時間久遠已經松動,加大挖掘很有可能會出現塌方的現象,綜合考慮之下,國家決定暫停對這一古墓的挖掘。
而對于九層妖塔的疑問,還有很多,比如建造這樣一個巨墓運用了大量的柏木,而西北地區并不生産這種樹木,那麼它來自于哪裡呢?還有對于這樣一個浩瀚的工程,對于一個不擅長土木工程的民族來說,又是如何建造的?這種種的疑問,也許在挖掘了下面幾層之後,謎底才會揭曉,那就讓這座沉睡在漠北神奇的九層妖塔的秘密,留給後人去探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