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文學習方法之朱熹的切己體驗讀書法

作者:了之散人231238521

朱熹的切己體驗讀書法

朱真在讀書方面除了提倡“熟讀深思”,他還強調“讀書須切己體驗”。他說,“讀書不可隻專就紙上求義理,須反來就自家身上推究”。這種“切己體驗”的方法大緻有三個階段:

一、虛心徐觀。

朱熹認為讀書必須“虛心平氣,以徐觀義 理 之所在”。他說:“虛心則見道理明,切己,自然體認得出。”可見虛心而不帶成見是讀書的首要條件。隻有做到虛心徐觀,才能對書本内容做出正确的判斷,“如其可取,雖世俗庸人之言,有所不廢。如有可疑,雖或傳以為聖賢之言,亦須更加審擇,自然意味和平,道理明白,腳踏實地,動有依據,無籠罩自欺之患矣。”朱熹還認為,讀書不能操之過急,“不然,則随文逐義,趕趁期限,不見悅處,恐終無益。”

二、體之于身。

(一)身入道中。朱熹說:“入道之門,是将自家身已入那道理中去,漸漸相親,久之,與己為一,而今人道理在這裡,自家身在外面,全不曾相涉。”他的辦法是“熟讀精思”,他說:“若讀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與理一,永遠不忘。”

(二)于身推究。朱熹說:“自家見未到,聖人先說在那裡,自家隻借他言語來,就身上推究始得。”意思是說,當自己的見識還未達到,賢能的人先在書本上說到了,那就将他的觀點在自己身上推究體會,才能真正領會賢能的見識。

三、不能固執已見。

(一)益更讀書。朱熹說:“讀書若有所見,未必便是,不可便執着,且放在一邊,益更讀書,以來新見。若執着一見,則此心便被此見遮蔽了。”意思是說,讀書如果有體會,也不一定對,不能固執已見,可以暫且放在一邊,更加認真讀書,以便取得新的看法。若是守着一個看法不放,那麼,思想就會被這種看法蒙蔽住。

(二)遍觀衆理。朱熹說:“觀書以己體驗,固為親切,然亦須遍觀衆理而合其歸趣乃佳。若隻據己見,卻恐于事理有所不周,欲徑急而反疏緩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