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晖在賀信中指出:任輔臣同志作為中國第一個布爾什維克,在蘇俄國内戰争時期立下了不朽功勳,他上司的“中國團”作戰英勇,被授予“紅鷹團”稱号。今年是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周年,也是《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周年。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隆重舉行“任輔臣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啟動儀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緬懷先烈在十月革命時期建立的豐功偉績,繼承前人建立的兩國傳統友誼,重溫先輩英勇無畏、自我犧牲的國際共産主義精神,必将激勵我們滿懷信心和鬥志,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中共鐵嶺縣委書記張洪泉指出,任輔臣為實作人類美好理想而英勇奮鬥的精神品格,與中國共産黨的初心和使命一脈相承,其寶貴精神财富跨越時空、曆久彌新,深深融入我們黨、國家、民族和人民的血脈之中,也是中俄兩國人民深厚友誼的重要見證,更為家鄉後人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滋養。宣傳學習任輔臣,是要銘記曆史、牢記初心使命,促進中俄兩國世代友好,更好開創未來。
遼甯省政府外辦主任、省人民對外友協會長應中元指出,習近平主席同普京總統商定,将在更高水準、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推進中俄雙邊關系發展。在烈士家鄉啟動“任輔臣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是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要繼承先烈遺志,牢記初心使命,将任輔臣教育基地打造成遼甯省紅色文化名片,夯實中俄兩國友好的民意和社會基礎。
原中俄友協會長陳昊蘇在賀辭中表示,任輔臣烈士參加了列甯上司的蘇俄十月革命的早期鬥争,代表中國人民對全世界最早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給予熱情支援,并為此獻出年輕的生命。他也是中國最早為無産階級革命犧牲的烈士之一。我們永遠懷念任輔臣烈士所創造的曆史貢獻,并希望烈士故鄉的人民繼承他的革命精神,在新的偉大革命鬥争中創造更加光榮的革命成就。
紅鷹團将士翟鳳歧之女、劉亞樓上将夫人翟雲英特委托女兒劉煜鴻和外孫女王娜代表她參加啟動儀式,并通過視訊發表感言稱:“永遠懷念英勇作戰的中國團勇士們!中俄友誼萬古長青!”
俄中友好協會第一副主席加林娜·庫利科娃指出,任輔臣的名字在俄羅斯家喻戶曉。他毫不猶豫地站在十月革命一邊,英雄的紅鷹團不僅在烏拉爾名聲大震,其榮耀也傳到莫斯科。任輔臣犧牲後,列甯在克裡姆林宮接見其家人,高度評價中國紅色指揮官英勇事迹。俄羅斯人民緬懷俄中兩國人民源于十月革命的偉大友誼,緬懷1918年為捍衛十月革命成果而英勇犧牲的中國人民英勇的兒子任輔臣。
全國政協委員、周恩來總理侄女周秉建表示,周恩來總理曾高度評價任輔臣:“任輔臣同志早在十月革命時,就為無産階級革命事業獻出了生命,他是我們的先烈,他的革命事迹是我們國家的光榮。”今年是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我們感恩老一輩中國共産黨人上司中國人民建立的豐功偉績,深切緬懷為中國送來馬列主義的十月革命英雄先烈們。紅鷹團是為人類和平進步事業英勇作戰的隊伍,是中國人民的英雄和驕傲,兩國人民世代銘記。伯父周恩來早年曾在鐵嶺生活過,他與任輔臣前輩同在一個書院學習,同受一位老師的思想啟蒙。祝“任輔臣紅色文化教育基地”越辦越好,願中俄兩國人民用鮮血凝結的革命友誼萬古長青!
任公偉代表中國紅鷹團後代向活動主辦方和長期關注、宣傳任輔臣和中國紅鷹團事迹的各級政府上司、家鄉人民以及中外朋友們表示敬意,感恩大家的不懈努力和呵護、關懷、付出,使得任輔臣和2000名中國團将士百年滄桑,魂歸故裡,葉落歸根,紅鷹歸林。
烈士家鄉政府向紅鷹團後代代表贈送了“紅鷹”紀念雕塑。為表達對家鄉父老的感激之情,紅鷹團後代在基地植下29棵松樹、銀杏樹和楓樹,象征任輔臣、張含光夫婦回報家鄉和紅鷹團後人“踵事增華,代代前行”的火紅情懷。
紅鷹團後代、劉亞樓上将之女劉煜鴻緬懷了任輔臣和紅鷹團功績,表示要做好紅鷹團英雄曆史的宣傳和精神傳承工作,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青年同志加入這個行列,發揚光榮傳統,促進中俄友誼。
俄羅斯駐沈陽總領事契爾年科表示,任輔臣是中國第一位布爾什維克,1918年在烏拉爾地區的戰鬥中陣亡。俄羅斯中部矗立着任輔臣和300多名在蘇俄國内戰争中犧牲的中國人的紀念碑,以供活着的人悼念緬懷,慶祝勝利。俄中人民的友誼牢不可破,兩國人民的友誼萬歲!
遼甯省中俄友好協會會長高鵬宣布“任輔臣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正式啟動。中共鐵嶺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馮智和副市長張東明為“鐵嶺市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揭牌。活動期間舉行了《任輔臣傳》(結題版)首發儀式,召開了“任輔臣生平事迹研讨會”。
左起:王德禮、張雅瑩、李宇娟、任公偉、劉煜鴻、高鵬、契爾年科、應中元、孫彤、吳宏偉、楊曉陶、劉長利
儀式結束後,紅鷹團後人們前往位于龍首山的鐵嶺市革命烈士陵園祭拜掃墓,向任輔臣烈士雕像敬獻鮮花,并到任輔臣和周恩來總理早年求學、接受革命思想啟蒙教育的銀岡書院參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