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周,2021年3月11日,國際空間站抛出了一個巨大的太空垃圾。這是一套廢棄的鎳氫電池,大小為SUV,重達2.9噸,100噸,是國際空間站有史以來丢棄的最重的太空垃圾。嗯,真的是高空抛物線!

美國宇航局表示,太空垃圾不會對其他太空物體構成撞擊威脅,盡管美國太空司令部将對其進行跟蹤。此外,它将在近地軌道上運作2-4年,最終在弱空氣阻力阻力和燃燒下落入大氣層。
其實,國際空間站如此高空抛物線也是無奈的。它必須從國際空間站電池更新開始。
國際空間站上的電池是一種可充電電池,用于存儲太陽能電池闆收集的能量。早在2011年,NASA就決定用24塊鎳氫電池取代電池。
更換電池并不容易。這項工作持續了四年,始于2016年,直到2021年2月1日才由宇航員邁克霍普金斯和維克多格洛弗在太空行走中完成。在此期間,日本的HTV貨運飛船共執行了4次貨運補給任務,13名宇航員共執行了14次太空行走任務。
最初,每組替換電池都會被裝入HTV貨船,然後被帶到大氣層燃燒。
然而,在2018年10月,俄羅斯聯盟号MS-10任務未能發射,逃生程式被緊急啟動。幸運的是,兩名宇航員,俄羅斯的阿列克謝·奧夫奇甯和美國的尼克·黑格幸存下來。
這次故障擾亂了國際空間站的電池更換計劃,導緻一艘HTV貨船在沒有廢棄電池的情況下離開了空間站。通過這種方式,向國際空間站增加了一組額外的廢棄電池。HTV貨船将于2020年退役,下一代HTV-X貨船至少要到2022年才能投入使用。
是以,國際空間站管理者在經過一番評估後,決定将廢棄的電池扔進近地軌道。2021年3月11日,美國宇航局約翰遜航天中心的地勤人員在國際空間站軌道實驗室操作了一個17.6米長的機械臂,将電池送入近地軌道。
作為回應,一個大型太空垃圾團隊增加了一名新成員。
事實上,國際空間站産生的太空垃圾隻是冰山一角,主要來自報廢衛星、火箭發射碎片和反衛星武器試驗。
自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Sputnik 1以來,世界各地已經執行了4000多次任務,太空垃圾不斷增長,成為不容忽視的國際問題。
根據歐洲航天局的資料,目前繞地球運作的太空垃圾數量驚人,約有34,000艘太空垃圾超過10厘米,1.28億艘超過1毫米,并且數量迅速增長。
太空垃圾可以以超過7公裡/秒的速度行進,動能的力量具有驚人的破壞性。對衛星、航天器、空間站甚至宇航員構成嚴重的潛在威脅。據計算,毫米級太空垃圾撞擊可能會阻止航天器工作,而10厘米以下的太空垃圾可能會完全摧毀航天器。
看過科幻電影《地心引力》的朋友應該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電影中,空間站被太空垃圾擊中,引發了一場毀滅性的災難。
那麼,人類對太空垃圾的反應是什麼呢?該解決方案有三個主要方向。
一、太空預警:對太空垃圾保持密切監測和跟蹤,確定航天器能夠及時避難。美國空間監測網和俄羅斯空間監測系統等機構實時編目和監測10厘米以上的太空垃圾。
第二,主動清理:一些太空垃圾會進入大氣層,由于空氣阻力或太陽活動較弱而燃燒殆盡,但其他的将永久在地球軌道上,人類将不得不主動清理。例如,許多國家正在研究漁網來捕獲太空垃圾。
第三,獨立破壞:以治本為标準,也以治根為根。為了處理太空垃圾,我們必須從源頭開始,并嘗試確定航天器有足夠的動力用于自主重返大氣層。今後,這必須成為國際共識。
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SpaceX的Star Chain計劃。
我們知道,Star Chain計劃是SpaceX的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旨在通過近地軌道衛星星座為世界各地的高速網際網路接入,并可能滞脹42,000顆衛星。
很多人直接把星鍊衛星帽放在太空垃圾上,他們可能不知道每顆星鍊衛星都配備了霍爾推進器,具有自主軌道能力,最終再入大氣層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