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股債雙殺、斷臂求生,盧志強掌舵的“泛海系”巨輪将駛向何方?

作者:南京美術學院美術館

今年對昔日山東首富盧志強來說,是頗不平靜的一年。旗下泛海控股近一年來不僅遭遇股價腰斬,還背上了上千億的巨額債務。

股債遭遇雙殺下,盧志強選擇“賣子求生”。近年來不僅出售了數項物業,并大幅甩賣所持股權,以回籠資金償還債務。

對盧志強來說,一手創立的千億“泛海系”也曾在資本市場風頭無幾,但近年來債務纏身,昔日巨輪已顯疲态。在盧志強的掌舵下,這艘巨輪又将駛向何方?

棄政從商 發家地産

盧志強在商業界混迹近三十年,無論是計劃經濟轉軌、房改,還是樓市黃金十年、證券市場改革,無一例外都押中了,可以說是踩準了每一個市場熱點。

資料顯示,盧志強生于1951年。1984年,已是濰坊技術開發中心辦公室副主任的盧志強,卻選擇辭職投身創業浪潮之中。

1985年,盧志強創辦山東通達技術集團,做起了教育教育訓練。1988年,盧志強斷然北上,于北京成立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注冊資本40億。

從棄政從商到賺取40億人民币,盧志強隻用了三年。而“暴富”背後原因,業内多認為是來自房地産。

泛海集團成立的當年,房改序幕拉開,盧志強便一頭紮進房地産行業。北京、上海、深圳等8個一線城市,泛海控股旗下的12家房産建築公司均有所涉略,其中泛海的拿地能力,更是令同行刮目相看。

在2002年上海的董家渡項目上,香港的新鴻基使出了渾身解數,卻以失敗告終。但最後這12萬平的地皮,卻是由泛海控股摘下,幾乎零出讓金。

而泛海在北京朝陽區的“泛海國際居住區”,占地面積達280萬平方米,三分之二都是綠化,自帶24小時管家+保安,加上不少明星的入住,更是在業内賺取了不少吆喝。去年賈躍亭一套194平米的房子被法拍,成交價2420萬元,可見售價之高昂。

左手地産 右手金融

在地産上賺得盆滿缽滿後,盧志強又将眼光放到了金融業上。

早在1996年,在泰山會的幫助下,泛海控股發起建設了中國首家民營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到了2000年,中國金融業對民營資本開放,泛海以9.42%的持股份額一舉成為民生銀行的第二大股東。

之後,泛海系便開始“四處出擊”。據不完全統計,“泛海系”控股的上市公司多達7家,參股的上市公司更是多達48家。A股、港股、美股、澳洲等多個資本市場,随處可見泛海系的身影。

在《2007年中國資本市場控制榜》上,盧志強以2609億元的總控制市值位列榜首。盧家更是以被稱為“八大民營金融家族”之一,盧志強也有了“内地李嘉誠”之稱。

2014年,泛海控股提出戰略轉型,重心向金融闆塊遷移,計劃将公司打造成涵蓋“房地産+金融+戰略投資”的綜合性控股上市公司。此後,泛海控股耗資數百億元收購了相關金融牌照,陸續涉足了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托、期貨、網際網路金融等各類業态。

2013年,也就是泛海控股宣布轉型規劃的前一年,其房地産收入占比高達78.25%。而到2019年,泛海控股的房地産營收占比已降至22.39%,2020年降至15.19%。

2020年1月13日,經中國證監會核準,泛海控股的行業分類由房地産正式變更為金融業。

于是,盧志強旗下的泛海系,一躍成為了涵蓋金融、能源、地産、文化傳媒等多個産業的龐大資本帝國。

債務纏身 斷臂求生

無論是地産還是金融,都是典型的重資産行業,一旦現金流出現問題,馬上就面臨分崩離析,這一點從近年來爆雷的房企可見一斑。而盧志強的泛海系,在高舉擴張之際,并未能避免此問題。

近年來,在金融去杠杆、樓市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激進的泛海系很快便嘗到了苦果。随着一衆銀行開始排查對企業的授信及風險分析,泛海系的種種問題也浮出水面。另一方面,泛海控股的地産項目近年來業績增長乏力,更是雪上加霜。

2020年底,泛海控股的當期存貨有575.43億元,存貨周轉率僅為0.02,低于地産行業平均水準。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泛海控股負債合計1460.1億元,其中短期借款182.65億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動負債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動負債292.57億元,而貨币資金僅193.88億元。

與此同時,泛海控股的股價自去年4.80元的高點以來一路下行,截至7月2日收盤為2.25元,市值僅剩下百億多。

股債雙殺、斷臂求生,盧志強掌舵的“泛海系”巨輪将駛向何方?

為解決債務危機,盧志強開啟了資産抛售之路。

據不完全統計,這幾年,泛海通過出售北京泛海國際項目、上海董家渡項目、民生證券股權等資産,回籠資金超300億元。但對于千億債務來說,依舊是杯水車薪。與此同時,借錢給泛海系的民生信托也暴雷了。

2020年下半年,民生信托大面積暴雷,多個信托項目延期。據相關資料,其作為原告的訴訟糾紛或發起的執行金額高達156.328億元。

2021年,泛海控股有478.87億元的短債到期,以其手頭持有的193.88億元貨币資金來看,尚有約285億元的資金缺口。

“今年債務壓力比較大,公司會全力以赴。所有資産,隻要買家合适、價格合适,都可以談。”泛海控股方面曾表示。

6月29日,泛海控股釋出了一則公告,透露控股股東泛海國際所持的該公司1.764億股股份已被拍賣成交。4天前的6月25日,泛海控股也達成了一筆交易,将浙江泛海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剝離部分資産後的100%股權賣給融創,作價22億元,對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影響約-4.7億元。

近日,公開資訊顯示,泛海控股将于7月底再度拍賣股權,總計3.3億股起拍價8.19億元。

盧志強的泛海系發家于地産業,但在去地産化的步子上顯然邁得過大,在加速發展金融業務的同時,并沒有控制好現金流斷裂的風險,以至于目前負債纏身、信用評級降級的尴尬局面。雖然其也希望通過出售資産來解決資金問題,但目前看來,依舊是困難重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