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臨沂市蒙陰縣常路鎮西北樓村,“東蒙秦氏”家族的祖居地

作者:沂蒙人文志

“常路”,是臨沂市蒙陰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的名稱。這裡雖然已經算是臨沂的“邊陲”(與泰安新泰市接壤),但距離蒙陰縣城倒不是太遠。從蒙山路出發,向西出城,沿着205國道走十多公裡,就可以來到常路鎮駐地。

到了鎮駐地之後,如果繼續向南走,不多遠處,會經過一個叫做“西北樓”的村莊。這個村莊的外觀雖然沒有什麼太特别的地方,但它的曆史底蘊卻相當深厚,接下來就為大家做個簡要介紹。

西北樓的曆史底蘊,主要與沂蒙地區一個有名的家族有關,這一家族即“東蒙秦氏”。

臨沂市蒙陰縣常路鎮西北樓村,“東蒙秦氏”家族的祖居地

所謂“東蒙秦氏”,就是以蒙陰縣常路鎮西北樓村為祖居地的一大支秦姓人。這一家族人丁興旺,不僅蒙陰縣有很多秦姓人,新泰、長清、沂源、沂水、沂南等地亦有其族人分布。并且,在明清時期,不少族人考取功名,有的甚至官至尚書(明代的秦士文,曾擔任過兵部尚書,是蒙陰曆史上屈指可數的顯宦)。是以,不管就規模而言,還是就功名來說,“東蒙秦氏”都稱得上是沂蒙地區的望族之一。

清代康熙皇帝南巡多次駐跸蒙陰秦氏(太學生秦诜)家中(《蒙陰縣志》載: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冬十一月,聖駕東巡,由蒙陰縣經過,駐跸(蒙陰縣)東關外太學生秦诜家。在康熙二十八年和三十三年的冬天,清聖祖再次來蒙山巡遊,兩次依然住在秦诜家。),以及後來蒙陰知縣專門為秦氏族譜撰寫序言,都是東蒙秦氏特殊地位的展現了。

正所謂“參天之樹,必有其根;環山之水,必有其源”,東蒙秦氏之是以能興旺發達,其起點就在于西北樓村。

臨沂市蒙陰縣常路鎮西北樓村,“東蒙秦氏”家族的祖居地

根據族譜記載,在明初的大移民中,一支秦姓人從山西洪洞縣遷到了山東兖州府單縣。而到了建文年間,秦姓先祖秦能又從單縣遷到了蒙陰縣西北樓村定居(落戶的原因,族譜說是“山川佳勝,風俗醇美”)。按照《蒙陰縣地名志》的說法,“西北樓”這個名字,是因為當初秦姓在此建的小樓與東南邊蔡姓人所建的小樓互相對應,就以方位起名為“西北樓”。

臨沂市蒙陰縣常路鎮西北樓村,“東蒙秦氏”家族的祖居地

在西北樓村定居之後,秦姓人躬耕為業,到了第三代逐漸開枝散葉。族譜記載說,始祖秦能生一子,諱敬。秦敬生了六個兒子,除了第五個兒子沒有後嗣之外,剩下五個兒子都子孫繁盛,繁衍至今,形成了現在的東蒙秦氏家族。

到了明代中期之後,随着人丁的繁盛,逐漸就有秦姓子孫遷徙他處。不過,“西北樓”祖居地的地位始終不變。在曆次修譜時,族譜序言都會重新強調一遍。而在2006年時,續修族譜團隊還組織在西北樓村的秦氏祖林舊址建立了一座“秦氏碑亭”,作為家族曆史的紀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