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井上龜見——珠海名中醫陳登科訪談錄

作者:馬境若水

井上龜見

——珠海名中醫陳登科訪談錄

文:馬境若水

1,

前數日在珠海行走,訪友。與友人一起品茶、飲酒、讀書、論道。話題寬泛,海闊天空,《天龍八部》,《老子81章》,女娲補天,伏羲畫卦,《黃帝内經》,河圖洛書,神農本草,12生肖、奇門遁甲,風水符咒……大家借着茶氣和酒力任憑思緒萬千!席間有一位先生言辭似姜子牙排兵,鬼谷子下山……我傾聽良久,暗自确認這是一位有真才實學的高人。此時好友關先生向我介紹說,這一位是珠海名中醫陳登科先生。經互相交流,約定做一次關于中醫與健康的訪談。

2,

在人類與疾病鬥争的棋盤上,《黃帝内經》以思想為武器,成為保護人類健康的盾甲。之後産生的《本草綱目》、《傷寒論》,從陰陽、五行入手,對症下藥,確定人類的正常生産與生活。神醫華佗觀察龜蛇、鶴鳥、虎豹、日月、山海……創造了《五禽戲》,讓人類不僅有用藥治病的方法,還有運動強筯健體之道。自幼跟随祖輩學醫的陳登科,對于數千年的傳統中醫了如指掌、通透如心燈。陳登科天性癡迷中醫,他悟性好,記憶力超強,凡是家藏的各類醫藥典籍,他都反複閱讀,很多内容能爛熟于心。由于天資聰穎,順利在廣州中醫藥大學讀完大學後,就回到了父親身邊開始座診,為病人診治各類疑難雜症,并赢得了良好的囗碑!

3 ,

在中國人的宇宙觀中,人與自然萬物是一個整體。人的身體結構,是微縮版的宇宙。人體的12條經脈對應一年12個月,人體365個穴位對應一年365天,人的五官七竅對應北鬥七星。伏羲的卦圖是宇宙圖也是人體構造圖。陳登科的知識不僅僅局限在中醫,他對國術、氣功、道家符咒等也有研究及深刻的認識。當然,他的所有知識,都會統一于“弘揚中華古中醫,為人民群衆治疾病”這個理想主義的架構内。他在新疆為邊遠病人堅持數年的義診行為,證明陳登科無私奉獻的品德!陳登科的爺爺陳廷嘉當兵在解放軍新疆時代就是一位少校軍醫。陳登科在新疆的義診行動,延續了父輩良好的大醫精神!

4,

日月光華,水流有源。陳登科的中醫來自祖傳,來自家族。陳登科的父親陳 敦義,是當地一位非常有名氣的中醫,陳登科幫助他父親整理的一本醫學著作即将岀版。從理論研究,到臨床實踐,不到40歲的陳登科,己經有20多年的工作經驗。在治病如治敵,用藥如用兵這個特殊的戰場上,陳登科如同一位久經沙場的戰将,被珠海10餘家醫學機構邀請,參與難題攻關,課題研究,醫學講座,學術交流。在全世界與新冠肺炎激烈鬥争的艱難時期,陳登科也積積投身其中,帶領自己的團隊全力以赴!

5,

陳登科肩負“弘揚中華古中醫”的神聖使命,他以鐵的意志把曆史重責從父輩手上接過來,以開放式的心态,面向同行,面向社會,面向病患者。他認為,在今天的中國,今天的全世界,沒有秘方,沒有秘笈,沒有圍牆,隻有全世界一盤棋,生命共同體,把醫藥及時送到病患者手中!在高科技時代,世界各國的醫學機構及醫學專家都在走向未來,而陳登科則抛棄一切枷鎖,回過頭來向人類的早期文明走去,去尋找那雲霧缭繞不可知不易見的生命密碼——古中醫。難道曆史的縱深處真有萬年古中醫秘匣子?陳登科的工作态度讓我想到了女娲補天,也聯想到了毛澤東的萬裡長征。我堅信,時間是藥,太陽也是藥。陳登科的方向與堅持,必将取得成功!

6,

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在全世界文化競争的時代,面向世界振興中華民族的中醫事業,是每一位中醫工作者的共同心聲。在很多年前。中醫大家鄧鐵濤就大聲呐喊:“21世紀是中華文化的世紀,是中醫騰飛的世紀”。今年不到40歲的陳登科及他的團隊用實際行動,為中醫正本清源。我在陳登科的工作室看到了他收藏的很多古中醫典籍,他毎天在中醫理論與診病實踐這個領域來回穿越。陳登科有一絕活,就是看患者的臉,就能确診,他認為,人體内外一體,病患者的疾病會反映在臉上,也就是傳統中醫“望、聞、問、切”之法。用針刺穴,是陳登科的又一絕技,我的一位好友頭疼的厲害,陳登科用針刺穴,頭痛病立馬解除了。還有一位重症患者在多家醫院診治無效的情況下,家人把骨瘦如柴的病患者送到陳登科診所,陳登科從診斷到綜合治理,把患者從死亡線上救回!無數的臨床執行個體,陳登科赢得了“鬼手”、“神醫”的贊譽!

7,

河圖洛書、《周易》,被認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大凡練國術,習中醫,看風水,寫毛筆字的文人雅士,都對“陰陽”、“五行”、“24節氣”、“天幹地支”、“六十甲子”……這些玄學略知一二。從事中醫工作的陳登科不僅熟讀《周易》,就是最為玄之又玄的《奇門遁甲》,他也知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炎(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一六居北方(水),二七居南方(火),三八居東方(木),四九居西方(金)……這些神鬼詞陳登科口若懸河地一邊說一邊比劃,同時用于給病人開處方。我認識很多懂中醫的醫生,大部分給我的印象是書呆子,你問一句,他答一句,經常用“謙卑”這個詞做屏障,把自己與患者、群衆分割為兩個不能互通的死地。陳登科的口才岀奇地好!他非常樂意在任何場合擔任主講,把自己對《黃帝内經》的了解與實踐告知大家!善于思考、在實錢中總結、堅持宣講,為陳登科的弘揚古中醫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0年20年下來,一大批患者不僅得到了康複,也成了陳登科的義務宣傳部。也有一大批醫藥工作者,主動拜陳登科為師,志願成為“井上草堂”的一員!

8,

井上草堂,是陳登科從家族、父輩手上繼承過來的一份文化資産,這個堂号源自流傳久遠的典故《橘井泉香》。“井上”這個詞的另一層意思就是不做井底之蛙,要以學習、開放、不守舊的态度去從事治病救人的工作。陳登科岀生于中醫世家,自幼在良好的中醫中藥環境、氛圍長大,不僅系統學習了祖輩的中醫藥知識,也學到了優良的從醫品德。陳登科在規範自己工作操守的同時,也影響了一大批身邊的同僚、朋友。在亞健康時代,如何正确地工作、生活、學習、作息?成為現代人的一個新課題。産生于數千年前農耕文明的《黃帝内經》的核心思想是“治未病之病”。在網絡、科技、農藥超标蔬果、快節奏的今天,《黃帝内經》還有用嗎?一系列社會問題與疾病一起如同強大的敵人,堵在了陳登科的眼前,也成為國家的難題。陳登科非常冷靜,且有完整的“龜見”。他正在與疾病賽跑一樣構築自己的古中醫城堡。

9,

據很多專業資料介紹說,病毒在地球上的曆史有幾億年了,而人類在地球上的曆史隻有幾萬年的時間,人類用任何武器是不可能消滅病毒的,就是《周易》、《黃帝内經》這兩件宇宙超級武器,也隻能起到保命之“盾”的作用,而不能成為“刃”去消滅病魔。從這個意義上去讨論,陳登科堅持研究古中醫及草藥,是有現實價值的。在中國有藏醫、苗醫、蒙醫……這些邊遠山區少數民族的醫術也曆史久遠,非常精湛,是不是黃帝時代的蚩尤把中原文化帶到了雲、貴、川?現在很難考證。陳登科有一個想法,就是要把各少數民族的優秀醫藥,進行研究、整理、融彙、貫穿,形成一股治病合力,為人民群衆的健康發揮作用!

10,

如何面對“生老病死”?佛家、道家都有深入的讨論、研究,及學術成果。佛佗的思想如果用一個詞來總結,就是“因果”。中國的老子在《道德經》中用“道法自然”回答了這個問題。佛佗認為,走正道,做善事,可以善終。老子認為,人的一切行為,衣食住行,應該順應自然規律。佛佗、老子的思想,與《周易》、《黃帝内經》不謀而合。我與陳登科認識的時間很短,在兩次見面時,我發現陳登科的言行舉止非常随和,沒有“火氣”、“驕氣”、“霸氣”,在平和中有一種正氣、銳氣、神氣,很自然地感染着周圍的人。陳登科給我的印象是真實,不虛僞,穿着、餐飲極簡。說到高興處也是會意地微笑,遇到問題能及時回應并處置。他拿岀了一套珍藏版《陳修園醫書》讓我看,我隻看了一下封套及書脊,沒有打開細看,他給我贈送了一本醫書,好象是他父親的著作。在采訪結束時,我們在一起合了個影。從全息理論而言,一個局部也是全部。陳登科在短時間内的個人表現,是一部活生生的《黃帝内經》。

2021年10月28日于深圳梧桐山

井上龜見——珠海名中醫陳登科訪談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