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下午的時光,都在廚房中度過。從買菜回來,就開始擇菜,洗菜,切菜,配菜,和面,熬制….等等各種工序,從下午兩點一直到晚上八點,整整六個小時的繁忙操作,腿都站麻了。不過看到勞動成果,也還算滿意。
1斤牛肉和一把韭菜變成了三盤餃子,2斤牛腩和雞爪子變成了一鍋鹵味,屋子裡都是香味,而面粉和大蔥也變化了金黃色的餅子,在盤子裡誘惑着人。倒一杯飲料,煮一碗餃子,撈一點鹵味,就一口餅子,再倒一杯小酒。美好時光就悄然出現。看室外的風景,品口中的美食。任憑感官都體會下當下的美好。發現在勞碌後的休閑是真的惬意。
以前,在家的時候,妻子和老媽有時候會說,呀,忙了一天累死了。我就感覺在家裡怎麼會忙得累死。累了就休息會啊,看會電視,打掃會衛生,做個飯,看個孩子。雖然嘴上沒有說出來,但是心裡就覺得這個累不應該存在,而是他們有點自己不會調整。不可能比上班還累,再怎麼累也是在家裡啊。
而現在以為在外地,一切生活都要靠自己的時候,當真真切切是做了之後才發現,那一口饅頭,那一碗菜,那一口肉,每一個都不是那麼容易可以入口的,都是要用心,用功夫,用時間來熬出來。而我僅需要動動嘴巴就可以将他們的勞動成功進行判定。如果是贊賞也還罷了,如果是批評,他們嘴上不說,心裡該有多委屈啊。就像我們工作時候,甲方的一句話,上司的一個想法,我們是需要時間來進行論證的。可能在别人眼裡那就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但是要執行,要落地,要開花結果,都是需要付出心血的。所謂的換位思考,如果沒有親身經曆過,一切的換位都是假換位。沒有切身體會,換位就隻是同情般的憐憫。而隻有經曆過,再去換位,才能真正地實作換位思考,才能感受到彼此的感受。就像馬克思理論的那句話,實踐是檢驗一切真理的唯一标準。
經曆過,才更懂得珍惜。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小時候為了背詩而記住,長大後因為生活而記住。粒粒皆辛苦,小時候覺得父母過于唠叨簡樸,長大後才發現簡樸才是生活的真谛。下午的時光。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一個願意為你犧牲一下午時光來生活的人,是值得珍惜的。
美好的時光,留給美好的心情,留給美好的人。精緻生活也就是最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