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朽的園丁》:以愛的名義,一場跨越生命的追尋一、影片以非線性時間順序的自由組接、片段式無縫剪接編織叙事網絡二、影片以鮮活飽滿的人物塑造,展現堅貞之愛的悲涼與升華三、影片不僅抛出一個需要深思的社會問題,更傳遞出積極與惡行抗争的力量結語

就像一把犀利的劍,把資本主義國家對非洲人民的罪惡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不朽的園丁》

電影《不朽的園丁》是一部根據美國作家約翰·勒卡雷的同名小說改編的懸疑劇情片,演員蕾切爾·薇姿曾憑借影片中的精彩演繹獲得了第78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提起導演費爾南多·梅裡爾斯,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他就是那位在2002年以一部《上帝之城》轟動世界影壇的巴西導演,而勇于觸碰社會敏感題材的精神也成為了梅裡爾斯的個人标簽。時隔三年,厚積薄發的作品《不朽的園丁》再一次将鏡頭對準社會現實問題。

影片講述性格溫和的外交官賈斯汀,與勇敢而富有責任感的女記者苔莎偶遇後熱烈相戀并結婚。婚後,賈斯汀發現苔莎整日心事重重、與他日漸疏遠。盡管流言飛揚,但賈斯汀仍然信任兩人之間的愛。

當苔莎在肯亞的湖邊被槍殺後,賈斯汀決定不顧一切壓力要查出苔莎被害的真相。随着他奔波于三大洲之間調查的深入,一樁西方制藥公司在非洲利用普通人作藥品實驗的惡性事件逐漸浮出水面,而賈斯汀也成為了兇手的下一個目标。

影片延續了梅裡爾斯在《上帝之城》中顯露的獨特風格與叙事才華,劇中不斷湧現的人物、晃動不安的影像、紛繁複雜的資訊,時間、空間、人物關系都在一個個短促的畫面中一閃而過。梅裡爾斯充分展示了他在自由出入時空、精心鋪設細節、巧妙編織叙事網絡的能力,給觀衆奉上了一場酣暢淋漓又溫情脈脈的視聽桑巴。

《不朽的園丁》:以愛的名義,一場跨越生命的追尋一、影片以非線性時間順序的自由組接、片段式無縫剪接編織叙事網絡二、影片以鮮活飽滿的人物塑造,展現堅貞之愛的悲涼與升華三、影片不僅抛出一個需要深思的社會問題,更傳遞出積極與惡行抗争的力量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影片以非線性時間順序的自由組接、片段式無縫剪接編織叙事網絡</h1>

導演的手法比較獨特,有意割斷故事情節的完整、設定懸置情節,将懸念和疑惑抛擲給觀衆,通過在現在與回憶的情節互動編織進行叙事,帶來一種沉郁的氣氛和特别的感傷。

攝影方面也相當有個性,大量運用非正常的角度拍攝,淡入淡出、始終處于運動中的鏡頭給人帶來迷離混亂、貼近真實的觀感。

① 影片前半部分,以一起懸念叢生的兇殺案件鋪呈出故事的表層

性格溫和的賈斯汀是英國駐肯亞首都内羅畢大使館的外交官,平日裡與世無争的他隻喜歡在花園裡侍弄花花草草。妻子苔莎是一名耿直爽朗的記者,她相信世間一切自有公道,為此也得罪過丈夫身邊的達官顯貴。

在非洲,對于那些受難的人們,她表現出比丈夫更多的愛和憐憫,她已孕育一個新的生命,卻仍然忙碌在非洲大地上,竭力想幫助每一個人。如此美好的女子,卻在一次跟随當地黑人醫生阿諾德前往貧民區的途中被殺害,阿諾德也不知去向。

警方認為這是一起情殺案,媒體報道稱“外交官妻子遭黑人情人殺害”,喪妻之痛和和流言蜚語如同毒蛇一般糾纏着賈斯汀,但這個出身外交官的紳士一直痛苦地保持着禮節和風度,将刺骨的創傷深埋在心底。這一段情節是整體故事結構中的表層,在精心設計之下,呈現了一個充滿懸念的開場白。

在阿諾德這個主要懸念之外,還出現一些其他的疑點,如驗屍過程中,身為局外人的賈斯汀上司桑迪竟然表現得很緊張,反倒是賈斯汀來安慰他;苔莎在宴會上譏諷肯亞衛生部長A錢捐贈藥品,得罪了不少人;15歲少女病死在醫院,苔莎說她是被謀殺。

諸多疑點一閃而過,将苔莎的死亡變得疑窦叢生。可以說,導演的這段懸疑片叙事下足了功夫,現實與回憶互動穿插、完美流暢,懸念的設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精彩紛呈。

《不朽的園丁》:以愛的名義,一場跨越生命的追尋一、影片以非線性時間順序的自由組接、片段式無縫剪接編織叙事網絡二、影片以鮮活飽滿的人物塑造,展現堅貞之愛的悲涼與升華三、影片不僅抛出一個需要深思的社會問題,更傳遞出積極與惡行抗争的力量結語

② 影片打破固定類型的叙事傳統,以叙事風格和結構上的變化進行高度疊加的直覺表現

影片用一則新聞報道将時空鎖定在苔莎死後的肯亞首都内羅畢,以賈斯汀經過慎重思考後的介入調查為線索展開故事表層之下的核心。

導演的叙事政策就是将結構的不同深度疊加整合到同一條線性故事中,賈斯汀和苔莎的濃情中潛流着肮髒撲朔的政治陰謀,賈斯汀在對陰謀的調查中又時時閃現着愛情的力量和光芒。使觀衆始終置身于浪漫和懸疑的漩渦中,不斷滿足觀衆探求陰謀真相的欲望,繼而體味堅定的愛情所帶來的心靈震撼。

賈斯汀馬不停蹄去往不同國家約見很多與真相有關的人,經過艱苦而危險的驗證和調查,他發現了妻子被謀殺以及整個事件背後的巨大陰謀——有着深厚國際政治背景的英國制藥公司正假借為肯亞病人提供醫療援助之名,利用這些患者進行新型肺結核藥物的人體試驗,并造成數以百計患者的莫名死亡。

苔莎也正是因為堅持要将這些陰謀公之于衆才遭到殺害,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驅使下,政府高官與那些利益集團一起,充當謀财害命的劊子手,殺害了衆多無辜的非洲人民,以及像苔莎這樣試圖揭露真相的鬥争者。

然而,他們小觑了愛的力量,賈斯丁放棄了與世無争的安逸生活,變得勇敢無畏,即使被跟蹤、被監視、被恐吓暴打也仍然踏着苔莎的足迹,試圖幫她完成遺願。賈斯汀對苔莎的愛不僅僅停留在回憶層面,而是将心中的愛戀直接呈現于影像中,以深沉細膩的情感表現,讓我們看到了堅貞愛情之下的那份天真與勇氣。

賈斯汀也從醉心于園藝的小園丁,成為了為世界去除邪惡“雜草”的不朽的園丁。

《不朽的園丁》:以愛的名義,一場跨越生命的追尋一、影片以非線性時間順序的自由組接、片段式無縫剪接編織叙事網絡二、影片以鮮活飽滿的人物塑造,展現堅貞之愛的悲涼與升華三、影片不僅抛出一個需要深思的社會問題,更傳遞出積極與惡行抗争的力量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影片以鮮活飽滿的人物塑造,展現堅貞之愛的悲涼與升華</h1>

影片中的真愛之旅,是賈斯汀抵達愛情心靈的旅程,是一場愛的升華,衍生到廣博的愛,對非洲人民的愛,對個體生命的愛,以及對和平與正義的愛。

① 苔莎:勇敢無畏的揭發者

苔莎與賈斯汀相知相愛,跟随他到非洲工作,與肯亞當地居民打成一片,用她的親切和無畏,成為非洲人民真摯的朋友。她關心國際救援組織的工作情況,也勇于揭露援助中的種種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

在肯亞的貧瘠土地上,苔莎與當地醫生阿諾德一起,發現了制藥公司的秘密:明知新藥存在嚴重毒副作用,但等不及讓它重回實驗室進行可能耗費數年的實驗,而是直接在非洲人民身上做危險的實驗以排除抗藥群體,以求迅速得到可以推向市場的新藥。

因為深愛,苔莎不想讓賈斯汀陷于危險之中,不想他違背自己一貫的規矩而守舊的作風,苔莎瞞着他搜集了很多罪證。她不懼怕任何威脅,将個人的小愛和幸福暫放在一邊,以最勇敢無畏的精神為廣大非洲人民争取正義和真相。

影片中的暴利和暴力就像一個地獄,不僅僅是西方強國對非洲貧困地區的掠奪,更将人們扯入嗜血的怪圈。在吞噬非洲人民的暴利與暴力的惡性循環之下,苔莎慘死在這片荒涼的土地上。

《不朽的園丁》:以愛的名義,一場跨越生命的追尋一、影片以非線性時間順序的自由組接、片段式無縫剪接編織叙事網絡二、影片以鮮活飽滿的人物塑造,展現堅貞之愛的悲涼與升華三、影片不僅抛出一個需要深思的社會問題,更傳遞出積極與惡行抗争的力量結語

② 賈斯汀:從園丁到偉大的鬥士

賈斯汀原本是個謹慎溫和的英國外交官,紳士、内斂,按常理行事,他代表了當時英國外交的風格:沉默而息事甯人。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做個園丁,把自己的小花園打理得整潔舒适,成為沒有雜草的純淨世界。

苔莎給了他愛情的美好和家庭的祥和,但也帶給他許多困惑,他不明白為什麼苔莎可以和黑人醫生相談甚歡,卻對自己守口如瓶。直到苔莎慘死,經過一步一步了解事件的真相後,才懂得了苔莎的良苦用心:她愛他,是以才不希望他陷入危險,但她天生具有正義感,是以必須實施那些危險的行動。

苔莎死後,他才發現妻子對他的那份深情,苔莎就是他的家,苔莎的死讓他感到無家可歸。苔莎的愛和死亡讓賈斯汀成長,在苔莎的感召下,他铤而走險輾轉各地搜集證據,完成苔莎未竟的理想,也從中發現這世間不為人知的險惡。

受利益驅使,政治家、藥商和軍火商互相勾結,在非洲大地肆意踐踏,實作着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在愛情引領下,接近真相的賈斯汀也變得敢于揭露陰謀保護非洲人民,從小小的園丁成長為和夫妻一樣的勇士,為了全人類的正義和福祉而進行戰鬥,直至付出自己的生命。

在影片中,深愛遭遇了悲涼,作為愛的施予者,投身正義的人們遭到殺身之禍,在唯利是圖的現實中,他們是孤單的戰士和捍衛者。

電影《不朽的園丁》帶着強烈的真實感,一錐子紮出真相的血,為觀衆揭示了令人觸目驚心的現實問題,引領觀衆的靈魂超越時空的羁絆,向生命的終極發問:向善需要理由嗎?行善需要動力嗎?

影片通過男女主人公的奉獻與犧牲告訴我們:行善雖然有阻力,但就像現實生活中感動全世界的特蕾莎修女一樣,苔莎和賈斯汀行善的理由和動力源自人性中最寶貴的财富——愛和良心。

《不朽的園丁》:以愛的名義,一場跨越生命的追尋一、影片以非線性時間順序的自由組接、片段式無縫剪接編織叙事網絡二、影片以鮮活飽滿的人物塑造,展現堅貞之愛的悲涼與升華三、影片不僅抛出一個需要深思的社會問題,更傳遞出積極與惡行抗争的力量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三、影片不僅抛出一個需要深思的社會問題,更傳遞出積極與惡行抗争的力量</h1>

《易經》中有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也就是人們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畏而行之,傾心于善行的原因。

然而,在《不朽的園丁》中,天使般的苔莎受到殘酷的傷害,行善未必得到善果,惡卻給人帶來現實的好處和難以抵擋的誘惑。善行往往隻能依憑自律來尋求精神上的安慰,哪一個更容易為人所選擇?導演将人性和行善放進了絕境,引發觀衆去思考和抉擇。

影片為觀衆清醒地揭開了非洲大地上那個人間地獄的面紗,同時也抛出一個需要人們擦幹眼淚嚴肅思考的問題:當僞善和暴行可以帶來好處而行善卻可能傷及自身,向善,就成了一件不那麼容易的事。

影片中的主要人物都面臨着善與惡的較量,在向善的路上,他們都在艱難地與自己拔河。

苔莎深陷事實真相的羅網,艱難地前行,她也是本片中唯一沒有任何涉及自身利益的理由而堅持正義和向善的人。在交織着惡行的現實世界裡,苔莎的行善導緻自己的悲劇,正是這種以人性之愛逆行的力量讓觀衆深深動容。

當賈斯汀越接近事件的硬核真相,行善的阻力越大,他也需要一個理由。苔莎生前,賈斯汀隻是個喜歡躲在花園裡擺弄花草的外交官,他不願介入别人的生活,因為他覺得自己幫不了誰。賈斯汀可以不去行惡,但行善似乎需要更大的動力。

苔莎死後,賈斯汀慢慢改變了,他為不能幫助非洲小孩逃命而痛苦自責。他最終能豁出一切去行善的原動力就在于他對苔莎真摯的愛,他要還苔莎清白。

《不朽的園丁》講述的是發生在非洲的醜惡陰謀,但電影同時也向我們呈現了一片神奇的土地,地球上一個地獄與天堂、擁有驚人的熱情和旺盛生命力的地方。非洲大地上激情澎湃的桑巴以及孩子們奔跑的矯健身影,都在展示着非洲人民生生不息的活力。

在荒涼中生存卻依然活力四射,這也許是大自然對多災多難的非洲的另一種補償。任何同類的不幸都會在人們身上有所映射,所有善行都會成為全體人類的驕傲和福祉。尊重同類的生存權利,以善良和愛去控制貪婪的欲望,這個世界才能達到和諧發展的共赢局面。而這,也正是電影帶給我們的現實啟示。

《不朽的園丁》:以愛的名義,一場跨越生命的追尋一、影片以非線性時間順序的自由組接、片段式無縫剪接編織叙事網絡二、影片以鮮活飽滿的人物塑造,展現堅貞之愛的悲涼與升華三、影片不僅抛出一個需要深思的社會問題,更傳遞出積極與惡行抗争的力量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結語</h1>

從與世無争到憤怒抗争,影片中的賈斯汀了解了不朽的愛: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整個世界,幫助一個人,就是夜空中最璀璨的光芒。

《不朽的園丁》以深沉的現實關懷和人道主義構築了一個堅定的精神世界,對人性的體察和悲憫的終極關懷帶着凝重的疑問和向善的希望,帶領我們在泥濘的現實中砥砺前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