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修建瀝青路面的曆史短,成熟的養護修補技術較少,加之我國近幾年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由此帶來的交通量迅速增長、車輛大型化、超載嚴重、車輛渠化行駛等問題,使許多瀝青路面出現了早期破損現象。裂縫是高速公路各種病害的先期表現,是以對于裂縫的處理顯得尤為重要。
在對高速公路裂縫病害的處理過程中,通過推廣使用新材料、新技術,提高了建設品質,降低了建設成本,可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和保護生态環境。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一、高速公路瀝青路面裂縫的類型及原因分析</h1>
表現形式為:a 橫縫 與道路中線近于垂直的裂縫;b 縱縫 與道路中線大緻平行的裂縫。
産生原因:a 碾壓混凝土闆或現澆混凝土闆縱向闆塊間或橫向闆塊間變形不協調,在豎向荷載應力與溫度翹曲應力的反複作用下,相鄰闆塊間出現不同的豎向變形,引起接縫處的瀝青混凝土錯動,進而産生反射裂縫;b 由于溫度應力和水準方向荷載導緻水泥混凝土闆塊産生水準方向的變形,水泥混凝土與瀝青混凝土的變形不協調而引起反射裂縫。
表現形式:橫縫、縱縫、斜向裂縫和龜裂。
産生原因:在載荷疲勞應力及溫度疲勞應力的共同作用下而造成主要承力層——水泥混凝土闆的角隅或施工縫與斜裂縫的交叉處,由于應力集中而碎裂,其上的瀝青面層随闆斷裂、嚴重變形而表現為龜裂。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5">二、高速公路瀝青路面裂縫的處理方案</h1>
在修補裂縫的過程中,除采用傳統的普通熱拌瀝青混凝土方法修補外,結合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材料、新工藝,在有關專家的指導下,嘗試了多種切實可行、經濟适用的修補瀝青路面裂縫的材料和方法。
對路面反射裂縫采用高聚物注漿處治,注漿流程為:定位→鑽孔→注漿準備→注漿→封孔及現場清理→控制交通(養生15min)→品質檢驗。
優點:在實際應用中避免了大面積破損路面,注漿15min後即可恢複通行、正常使用,具有注漿過程快捷、交通幹擾小、注漿孔小等優點,是一種快速維修新技術。
注意事項:鑽孔過程中及時清理廢水、廢漿及殘渣,注漿後及時清理污物,保持路面清潔;合理配置保通人員,確定安全施工;及時清運施工廢料,保持行車暢通;檢查機具,準備注漿材料妥善保管。
施工條件:a施工相對友善,能夠在常溫下進行施工;b施工完成後,與瀝青路面沒有明顯色差,表現效果好;c施工完成後,能夠在最短時間内開放交通,減少對行車的影響;d對材料和施工要求不高。
施工程式:人工清縫→高壓空氣吹縫→注膠→抹縫。
優點:a能封水,封閉後不透水;b與瀝青混凝土結合良好,并具有一定的粘結強度;c具有一定的強度和良好的延展性,變形能力和抗撕裂能力強(最大拉伸伸長率可達400%),能适應溫差引起的裂縫寬度的變化;d耐候及高溫、低溫穩定性均好;e耐磨,耐老化,具有良好的耐久性;f抗腐蝕,無毒、無污染;g具有可修補性,新舊相容。
操作程式:準備工作→備料→開槽(沿裂縫走向)→清縫(用吹風槍或森林滅火器吹)→灌縫(壓力灌縫機)→觀察→二次補灌→人工刮平形成封膜→固化→品質檢驗→開放交通。
注意事項:a槽口的深度應大于寬度;b施工時應保證路面幹燥;c開槽後應把槽口清理幹淨;d對槽口内灌注密封膠後,應用刮闆将縫口刮平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6">三、結語</h1>
高速公路瀝青路面裂縫修補是一項經常性任務。如何改進裂縫修補工藝,提高修補品質,延長路面使用壽命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要想保證灌縫品質和壽命就必須滿足三個條件:a灌縫材料應具有良好的粘結力;b灌縫材料在低溫狀态下應具有優良的延伸性和彈性;c灌縫材料應具備持久的抗老化和抗疲勞能力。
文章内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關注“艾三維技術”微信公衆号,免費獲得BIM軟體7天免費試用和13個BIM軟體系列教程,還有精彩案例,BIM解決方案,定期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