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遺願清單》:餘生很短,别留遺憾

作者:非教師講中文

讀過一段話:

曾經有這麼個調查:

有一千人被問及,

若有可能事先獲悉,

想不想知道自己确切的死亡時間,

96%的人選擇了不想,

我總覺得自己屬于另外的4%。

如果能知道自己的生命還剩多少,

我覺得這其實是一種解脫。

但事實證明,我不屬于那4%。

這段話節選自電影《遺願清單》。

如其名,這是一個關于死亡的電影,更是兩位癌症患者在人生的最後時光,找尋生命意義的影片。

《遺願清單》:餘生很短,别留遺憾

有句話說得好:所有的相遇,都是命中注定。

相遇的緣由有千百種,而卡特與愛德華的相識,卻摻雜着些許奇幻色彩。

卡特是黑人汽車修理工,四十五年如一日地趴在狹小幽暗的車子底下,賺錢以供養家庭。

愛德華是“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大富豪,名下産業不計其數。年輕時有過幾段短暫的婚姻,到老孤身一人。

《遺願清單》:餘生很短,别留遺憾

無疑,他們是兩個世界的人,本不該有任何交集。種種因緣際會之下,二人被“囚禁”于同一間病房。

作為醫院老闆,愛德華早就定下“兩個病人,一間病房”的規定。輪到他自己生病後,雖然萬般不想與他人分享病房,也隻能依規行事。

彼時,愛德華剛被推進病房,而卡特已接受了幾個月的治療。初次見面的倆人隻是略略寒暄幾句,便自動收起身上的雷達,不再接收彼此的信号。

要說起來,時間真是個好幫手,無論彼此多陌生,在時間這個大熔爐裡,看不見的牆總能消彌無形。

兩人承受着相似的痛苦:

吃藥、化療、觀察,夜裡跑廁所嘔吐不止,全身打寒顫。無法言說的病痛遊走全身,倆人日漸生出同病相憐之感。

漸漸地,他倆開始一起打牌、侃大山、交流患病的感覺,成為彼此的好病友。

《遺願清單》:餘生很短,别留遺憾

在外人看來,卡特和愛德華很淡定,并不像有些病人那般惶惶不可終日,可惜一切都是表象。

夜深人靜時,他們靜靜地躺在床上,呆呆盯着天花闆,内心備受煎熬。隻有他們知道,自己有多抗拒死亡,多希望現在發生的一切隻是大夢一場。

是啊,誰能坦然接受自己即将死去的事實呢?誰又能平靜度過時日無多的日子?

年輕時,我們可以自由暢想“死亡”是如何宏大的概念,大聲宣告死前要做什麼,可當死亡真的近在眼前時,誰能不忐忑?怎能不迷茫?

《遺願清單》:餘生很短,别留遺憾

大學時,卡特的哲學老師留過一份作業:假如你的生命已進入尾聲,有哪些未實作的願望?

時隔四十五年,卡特認為自己做好迎接死亡的準備。于是,他再次提筆,重新寫下真正的“遺願清單”。

但是,當醫生站在面前,宣告他的剩餘壽命時,他猛然發覺:原來自己并沒有準備好,沒辦法接受事實,之前的平靜是假的。

于是,寫滿願望的紙被揉成一團,被抛在地上,卡特滿懷心事地睡去。

《遺願清單》:餘生很短,别留遺憾

第二天清晨,愛德華無意發現這張紙。得知前因後果後,他鄭重地對卡特說:“咱們一起去完成這些事吧,反正也沒多少時間了。”

怎奈卡特認為為時已晚,不想再折騰了。可愛德華卻說:“隻要你想,就永遠不遲。”

的确,沒有人可以回到過去,但我們可以從當下這一刻開始。隻要你想,哪怕隻剩一年,依然能做很多事情。

是以,卡特與愛德華重新書寫屬于二人的遺願清單,勇敢地開啟倒計時之旅。

他們一起從數萬英尺的高空自由降落,如同飛鳥翺翔于天地之間。

他們一起飙車,當賽車嗖地飛過土堆,揚起的灰塵仿若昔日的愁悶,被狠狠甩在身後。

《遺願清單》:餘生很短,别留遺憾

他們從飛機裡瞭望極地冰區上空的月亮,全身心接納自然所賦予的荒涼。

他們在落日餘晖下,向對方敞開心扉,訴說各自的秘密。

他們在非洲大草原縱聲高歌,笑得像還未經人事的孩子。

他們在泰姬陵裡,自由談論死後是土葬還是火化。

他們在埃及金字塔面前,讨論着以後是會上天堂還是入地獄。

有人說:我們像旅人那樣走向目的地;世界是客棧,死亡是旅行的終點。

而卡特和愛德華選擇用生命中最後幾個月,來尋找這趟旅行的别樣意義。

《遺願清單》:餘生很短,别留遺憾

在旅途中,卡特曾向愛德華坦白自己出來旅行的原因:生活裡出現了一個巨大的黑洞,無法填補,找不到出口。

可當他真的走在路上,心中最惦念的依然是妻子,那個把他困了四十五年的女人,那個早已融入他血液的女人。

是以,他回來了,回到妻子身邊。那個缺失的大洞,最終還是要用愛填滿。

有時候,愛情是一種純度。它像酒,時間越久,口感越醇厚。身處其中可能會醉,但還是讓人上瘾。

于愛德華而言,他不是好丈夫,一生四處留情,晚年孑然一身。但褪去富豪和浪子的外衣,他也是願為女兒付出全部的父親。

女兒被家暴,他冒着被女兒憎恨的可能也要把那個男人趕走。他保護了女兒,卻也失去了女兒。

而卡特彌留之際鼓勵他,希望愛德華能重新找到生命中的快樂。

《遺願清單》:餘生很短,别留遺憾

後來,他小心翼翼按響女兒家的門鈴,尴尬又拘謹地與女兒聊天。他緊緊摟住外孫女,輕輕親吻她的臉頰,眼淚盈滿整個眼眶。

在那刻,他漂泊無依的心終于尋到歸處。

有時候,親情是一種厚度。它像茶,初嘗微苦,回味甘甜。父母與子女偶有摩擦,但沖突化解後的日子都是幸福。

很難想象,三個月的時間,卡特和愛德華從陌生到熟悉,變成心靈相依的朋友。

他們共同度過了人生中最單純,最無憂無慮的三個月。愛德華陪着卡特拾起遺落的夢想,卡特陪着愛德華尋回久違的親情。

有時候,友情是一種是廣度。它像水,無色無味,無形無狀。但當雙方敞開彼此,就能收獲最柔軟的善意。

其實,我們總是下意識忽略身邊的東西,比如親情、友情與愛情,但真的走到生命結尾,才發現正是它們構成了我們,塑造了我們,滋養了我們,豐滿了我們。

正因為有它們,我們的人生才更有意義。

《遺願清單》:餘生很短,别留遺憾

電影最後,卡特和愛德華雙雙逝去,骨灰被安置在雪山頂。雖然他們閉上眼睛,卻永遠敞開了心扉。

因為他們活過,用力活過,真正活過。

如果說人生是通往死亡的一次旅行,那他們這趟旅程的結尾如夏花那樣絢爛。他們用剩餘不多的時間,燃燒了整個生命。

卡特與愛德華在這世上最後的日子,比絕大部分人一生的日子還充實。

沒有人能預料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把握生命的走向。沒有人能得知自己如何死去,但是我們可以決定怎樣安頓自己。

恰如電影中所說的那樣:

我們不能總是想着等到我以後有了錢,有了時間,或者什麼其他條件成熟以後,再去做一些我們早就想做的事情,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是否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如果想,莫等待,就現在吧!

作者 | 四季小姐,感性看世界,理性寫人生。

圖檔 | 《遺願清單》劇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