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憲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第五個兒子,聰明機敏。宇文泰曾經想賜給幾個兒子好馬,把他
們帶到馬場上讓他們自己選。
大家都選了毛色純正的馬匹,隻有宇文憲選了匹雜毛馬,宇文泰問他為什麼,他回答:"這匹馬毛色和别的馬不同,也許跑得更快些。等到打仗的時候,誰選的馬好自然就能分辨出來了。"
宇文泰高興地說:"這個孩子才智不凡,以後一定能成大器。"
以後宇文泰每次看到雜毛馬都會說:"這是我孩子的馬。"就會指令人把馬取來賜給宇文憲。
宇文泰平定蜀地後,因為蜀地地勢險要,又很富裕,是以不想讓部将去守衛,想在兒子當中
選一個,就問他們誰願意去。
别人還沒回答,宇文憲就請求讓自己去。
宇文泰卻對他說:"刺史應該安撫群眾,治理百姓,這個你幹不了。而且按照年齡大小的順序,應該讓你的哥哥去。"
宇文完說:"每個人的才能和年齡大小沒關系。如果讓我去了治理不好的話,我願意服罪。"宇文泰非常高興,但因為宇文憲太小,還是沒有讓他去。
明帝即位後,想起宇文憲當年有這個想法,就将他任命為益州總管。

【宇文憲】
宇文憲當年隻有16歲,他上任後很能治理,不管有多少公務,他都能處理得井井有條。
後來宇文憲和宇文護一起讨伐北齊,尉遲迥為先鋒,将洛陽包圍了起來。
突然後面出現幾萬齊軍,全軍大為驚恐。隻有宇文憲和王雄、達奚武等人率軍迎戰,王雄被齊軍所殺,周軍士氣低落。字文憲馬上親自督戰,鼓舞了土氣。
當時宇文護執政,對宇文憲很親近,什麼事都讓他參與。宇文憲和字文護關系非常好,宇文
護被殺後,宇文憲害怕自己受到牽連,于是向北周武帝謝罪。
北周武帝對他說:"天下是高祖當年打下的天下,我繼承江山後,常常害怕丢失,宇文護目無君長,以下犯上,圖謀不軌,是以我才殺了他。你是我的弟弟,骨肉相連,而且這事你又沒參與,用不着謝罪。"
話是這麼說,但由于宇文先名望太高、北周武帝對他還是有戒心,名義上升了他的官,實際上還是削弱了他的兵權。
北周武帝
後來北周武帝得了重病,衛王宇文直乘機造反。
北周武帝找來宇文憲,對他說:"衛王造反的事你知道嗎?"
宇文憲說:"我本來不知道的,現在聽陛下說了才知道。宇文直如果真造反的話,那是自取滅亡。"
北周武帝說:"你立刻帶兵出發,我馬上就到。"
宇文直不久就敗逃了。
北周武帝回到京城後,對宇文憲說:"管、蔡被殺而周公為輔,人心不同和人臉不同是一樣的,但是兄弟親人之間互相殘殺,這是我一直遺憾的事。"
當初宇文直很忌憚宇文憲,宇文憲一直對他隐忍。
宇文護被殺的時候,宇文直堅持要殺掉宇文憲,北周武帝說:"宇文憲的心迹我知道,不要對他
有什麼懷疑。"
太後去世後,宇文直又誣告宇文憲在喪期仍然喝酒吃肉,北周武帝說:"我和宇文憲都不是正
妻生的,按理說我和他的繼承權是一樣的,可是他不但沒有和我争皇位,反而來支援我,你應該感到慚愧,居然還說人家的過失。你是太後的兒子,得到那麼多偏愛,隻要管好自己就行,不要管别人。"
北周武帝要讨伐北齊,他隻和内史王誼商量,别人都不知道這事。因為宇文憲的才能很高,是以把這事也透露給了他,宇文憲很贊成。等到大軍出發的時候,宇文憲請求将自己的财産捐獻給軍隊,但北周武帝沒有同意。
他讓宇文憲為前鋒,攻打黎陽,宇文憲節節勝利,後來因為北周武帝生了病,是以才撤兵。
第二年,北周再次攻打北齊,宇文憲再次擔任前鋒, 為周軍贏得了戰機。
北周滅掉北齊,宇文憲立了很大功勞。
宇文憲也知道自己功高權重,開始暗中考慮隐退的事了。
等到北周武帝想親自率軍遠征突厥的時候,宇文憲就托詞自己有病,不想随軍。北周武帝頓時變了臉色,說:"你若害怕出征,還有誰能聽我的調遣?"
宇文憲緊張地說:"我确實很想陪陛下去,但身體有病,實在是沒有辦法。"
北周武帝這才答應了。
不久,北周武帝去世,周宣帝宇文赟(yun)即位,他還是太子時就對字文憲非常忌憚。當上皇帝後,又怕宇文憲那麼大的威望會對自己不利,想下手為強。
在北周武帝宇文邕還沒有被埋葬的情況下,宇文赟就迫不及待地出手了。
于智告發宇文憲圖謀不軌,宇文赟命于智審問,并提前埋伏下士兵,召宇文憲獨自進殿。等宇文憲進來後,衆壯士一擁而上擒住宇文憲。
宇文憲說:"我地位那麼高,現在落到這一步,生死有命,我不想什麼活着的事了。但是老母還在,不想讓她傷心。"于是把笏闆扔掉,随後直接被缢殺。
宇文憲死後不到三年,外戚楊堅奪掉宇文家的皇位,講宇文家族誅殺殆盡,自立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