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不會說的那些事兒,齊莊王竟死于一場“正義”的謀殺

作者:擦根火柴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曆史上各國戰争最為頻繁的一個階段,也是争奪國君之位鬥争最殘酷的一個階段,在說齊莊公和齊景公之前,讓我們先捋捋人物關系。

競争對象:齊莊公(同父異母哥哥)VS齊景公(同父異母弟弟)

人物1:大夫崔抒

人物2:弘章

人物3:晏子

曆史不會說的那些事兒,齊莊王竟死于一場“正義”的謀殺

故事情節:

齊莊公他爹很喜歡聰明伶俐的齊景公,就對他最信任的大夫崔抒說:“等我死後要把王位傳給小景。”

崔抒:“大王正春秋鼎盛,這事還早着哩!”

這次談話後來傳到了齊莊公的耳朵裡,感到很不爽。

結果莊公他爹說完這話沒多久就挂了,太突然了,還沒來得及宣布小景繼位呢,小莊同志畢竟年長,成功上位為王。

莊王他爹估計這會兒有點死不瞑目,在去地府的路上一個勁地大罵崔抒。

小莊上位以後,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天天琢磨着怎麼把小景和他媽弄死。小景和小景的媽媽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真不知道哪一會兒就挂了。

曆史不會說的那些事兒,齊莊王竟死于一場“正義”的謀殺

這時候崔抒說道:“這事也賴我,我給你們出個主意吧!”

“快說快說”

“你們主動給莊公說,你們兩個願意到偏遠的地方去,圖個清靜,永遠不再過問王宮裡的事情。”

一陣耳語之後,小景媽依計而行,齊莊公聽了果然很高興,正找不到借口收拾你們裡,于是就把他們兩個流放到了很遠的地方。

風潇潇兮人孤單,世炎涼兮無人送别,隻有崔抒遠遠地望着他們母子二人的背影,揮揮手說了句,“常聯系啊!”

曆史不會說的那些事兒,齊莊王竟死于一場“正義”的謀殺

崔抒一直沒有忘記莊公父親的話,一直想着把小莊弄死讓小景當國君。功夫不負有心人呢,崔大人終于買通了負責莊公飲食起居的一個宮女,在莊公的茶水裡下了毒,莊公就這樣挂了。

小景當上了國君。畢竟莊公的舊部還在啊,到處宣傳景公不仁不義,買兇殺人。

景公也是個實在人,這種謠言讓他十分苦惱,整天借酒澆愁,喝的是酩酊大醉。

有一次,景公一連喝了七天七夜,膽汁都快吐出來了。大臣們也不知道怎麼勸他才好,一個個唉聲歎氣。

這個時候站出來一個人,這不是滿腹經綸,才華橫溢,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大才子弘章嘛。

曆史不會說的那些事兒,齊莊王竟死于一場“正義”的謀殺

弘章挽了挽袖子,唉呀呀,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來到齊景公面前。一聞這味,這得捂住鼻子說話啊。

“大王,大王,能聽見我說話不?已經七天七夜了,吃點糕點不,吃點水果不?”

“滾一邊去,你誰呀?”

弘章一聽,看來太溫柔了不行。于是高聲喝道:“大王照你這樣喝下去,非亡國不可啊!大王一定要戒酒啊!”

這一招還真管用,景公睜開了雙眼,估計感覺自己也有點失态,再說這麼多天也沒人過來和自己說說心裡話,這一會兒看弘章,怎麼就這麼可愛呢。

“噢,原來是弘章大人啊,寡人要是不戒酒呢?”

“寡人要是不戒酒,就請賜弘章一死吧!”

景公瞟了弘章一眼,這架勢是要死谏啊,“來,先扶寡人起來!”

“我等大王的消息!”弘章撂下一句話轉身走了,這多牛啊,這是要死谏啊。

齊景公就這麼被弘章将了一軍,左右為難。自己也不想戒酒,又不想因為這件事讓弘章去死。

此時晏子出使外國出來了,向齊景公彙報工作,見景公精神狀态不好,就問景公怎麼了。

曆史不會說的那些事兒,齊莊王竟死于一場“正義”的謀殺

景公歎了口氣說:“弘章勸寡人戒酒,寡人要是聽了他的話把酒戒了,這就是受制于臣,如果不戒,弘章又一心求死,這麼優秀的人才又太可惜了,真是叫寡人左右為難啊!”

晏子聽了半天沒說話。

齊景公有點沉不住氣了,問道:“你有什麼好辦法?”

晏子:“聽大王這麼一說,我替弘章感到萬幸!”

齊景公感到很奇怪,追問道:“為什麼這樣說呢?”

“如果弘章遇到的不是大王您,弘章有幾個腦袋也早就搬家了呀!而他給大王出這樣的難題,實在是沒有道理,大王應該怎麼做,還用得着别人說嗎?”晏子說完,就告辭了。齊景公手下的大臣咋都這樣啊,說明齊景公确實是個好同志。

曆史不會說的那些事兒,齊莊王竟死于一場“正義”的謀殺

齊景公越想晏子的話越深刻,進行了深深的自省,一個不能從善如流的國君不是一個好家長,當天晚上,齊景公親自給弘章寫了一封信,檢讨自己的錯誤,表示為了齊國的繁榮昌盛,自己一定要把酒戒了。

弘章收到齊景公的信,感動得稀裡嘩啦的,感覺自己勸谏也太過于直,不如晏子會做工作,後來他主動向晏子學習,認真輔佐景公,景公也把酒戒了,以桓公為榜樣,勵精圖治,成就了一段君臣關系的佳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