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基層夥食為何越評越差?

梅菜扣肉、小雞炖蘑菇、肉末冬瓜……又到了每周一次的基層夥食大評比時間,飯堂前的大操場上,各個炊事班精心烹制的菜品,靜靜地躺在桌上,等待着機關前來“檢閱”。

兩葷三素,外加鮮湯和水果,憑借合理的營養搭配、精制的刀工,我們連再次斬獲全旅夥食評比第一名。當得知這又為年度先進機關評選添加不少“籌碼”時,營連幹部都特别高興。然而,下士小趙卻一臉憂愁地把我拉到一旁說:“班長,這真是樂壞爹娘苦了娃,後面幾天的夥食又要‘蘿蔔鹹菜’、慘不忍睹了。”

作為協助連隊管理夥食的經濟民主組組長,很多戰友都向我表達過類似的意思:如今,連隊每周的夥食就像撥浪鼓,評比時吃得滿意,其他時間不僅飯菜不可口,有時連分量都不夠。

這幾天,趁着機關開展“服務基層滿意度”測評,我把夥食品質日漸下滑的問題反映了上去。很快,軍需營房科周助理就來到連隊調查,讓他沒想到的是,率先向他大倒苦水的,竟是炊事班的戰士——

下士文貴林說,自己加班加點練習刀工,手指頭都練腫了;大廚王宜勝抱怨道,為了學習好看的擺盤手法,自己多次犧牲休息時間,請假跑到地方星級酒店拜師學藝;炊事班班長王玉勝坦言,炊事班戰友把大量精力投入評比,平時就想着偷偷懶、随便對付一下;司務長陳從培補充說,有時為了取得一個好名次,隻得超預算搭配當天的夥食,結果自然是“拆東牆補西牆”……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聽得周助理滿臉羞愧,他沒想到機關出于好心推行夥食評比,竟然給基層帶來了這麼重的負擔。

“夥食好不好,應該是官兵說了算,怎麼能由機關評說呢”“不能拿酒店的标準來衡量部隊的大鍋菜,關鍵是有沒有營養、能不能吃出戰鬥力”……耐心聽完大家的“吐槽”,周助理又調研了幾個基層機關。

不久後的一天,周助理和幾名機關幹部突然來到連隊吃碰飯,一邊吃一邊征求官兵們對夥食的意見。飯後,又組織大夥填寫“夥食滿意度測評表”,這下,我們成了“主考官”。

(徐水桃、韓 玄整理)

基層夥食為何越評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