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BIM預演、減少耗材,廣州設計之都智慧、綠色建造的“秘密”

18日,廣東省綠色與精益建造觀摩會在中建三局華南公司廣州設計之都項目舉行。該項目是廣州重點項目,目前已完成十一棟樓的主體封頂,C1、C2、C3棟辦公寫字樓率先傳遞。

現場,圍繞綠色與精益建造新型技術,設定了BIM+智慧建造、多樣式機電庫房、EPC精益建造等24個展區,展現現代建築業的智慧與綠色。

活動由廣東省建築節能協會、廣州白雲區鶴龍街道辦、廣州白雲城市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建三局承辦。

“大麻煩”化為小事情

在地下室觀摩現場,一排排辨別清晰、經過設計排布的紅色管道引人注目。“這些看似普通的管道,是項目應用的綜合管線安裝技術,對核心地段的商用大樓尤為重要。”現場工程師表示。

BIM預演、減少耗材,廣州設計之都智慧、綠色建造的“秘密”

綜合管線安裝技術。

事實上,項目地下室管線布置工藝複雜,各類機電材料種類多、用量大,如何最大化利用空間、減少地下室開挖深度并保證各類材料及時提供成為“大麻煩”。

為解決這一難題,項目前後進行了多次BIM預演,反複研讨管線标高和走向,力求精細化調整管線“糾偏段”,實作零偏差、零損耗、零調整,充分確定了地下室的觀感舒适。

而在觀摩展區的另一邊,一個“神奇超市”也吸引參會人員駐足。“超市”貨架上整齊擺放着各類機電材料,“這是項目BIM技術的又一項應用,即通過網際網路系統,将各類材料的儲備及使用情況精準統計,確定工程師能在第一時間調撥所需物資。”現場工程師介紹,該技術的應用節省了大量人工查詢時間,并提高資訊準确性。

精益建造確定施工品質

在觀摩過程中,項目的“盤扣+槽鋼體系,異型結構鋁模-鋼模體系結合、方圓模闆體系”等多種模闆支撐體系應用也受到關注。

這種多模闆支撐體系是為解決項目“深基坑+超高層異形圓弧結構”這一重難點技術難題,這種施工方法為具有多裙樓、施工環境複雜等特點的項目提供了全新的探索思路。同時,項目還利用BIM排磚圖、模組化工序穿插模拟、虛拟品質樣闆引路、智能回彈儀等輔助手段,精細落實控制措施,保證每一項施工品質及工期精準可控。

BIM預演、減少耗材,廣州設計之都智慧、綠色建造的“秘密”

方圓模闆體系展示。

低碳架構助建綠色工地

遠遠望去,項目B5大樓緊緊“包裹”着一層銀色“保護衣”,這是項目應用的內建附着式升降腳手架,主要用于防墜、防傾及控制升降。

其實與傳統腳手架相比,內建附着式升降腳手架更适用于高層建築,樓層越高經濟性越明顯。現場負責人介紹,每棟樓可綜合節約30%—60%成本,比如設計之都項目最高應用建築高達136.2m,可靈活拆卸已完成樓層手架上移至所需樓層,實際減少鋼材用量60%—70%,具有良好的低碳性。

BIM預演、減少耗材,廣州設計之都智慧、綠色建造的“秘密”

內建附着式手架。

設計之都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上也頗具亮點。比如具體施工中,鋼筋接頭優先采用機械連接配接接頭,對圓盤鋼筋調直采用調直機進行定尺調直,減少施工餘料。而現場辦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轉式活動房,同時采用可重複利用的栅欄式圍牆,力争工地臨房、臨時圍擋材料的可重複使用率達到70%。

另外,觀摩現場還展示了施工揚塵控制技術、施工噪聲控制技術、綠色施工線上監測評價技術等綠色建造技術。

【記者】張子俊

【通訊員】程立波 何雅婷

【作者】 張子俊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