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有《新青年》封面的帆布袋和筆記本,陳獨秀、李大钊的人物徽章,寫有魯迅名言的書簽和貼紙,裝在信封裡的蔡元培家訓……随着《覺醒年代》的熱播,以片中人物和故事為原型的一系列文創産品賣火了。

5月28日上午,走進魯迅博物館内的魯迅書店,《覺醒年代》正在店裡的大螢幕上播放。“這就是當時學生因為要求拒簽巴黎和約集會被捕後,大家在一起商量如何營救被捕學生的那個片段,我當時聽到蔡校長說‘我要把我的同學平安地帶回學校來’的時候,我眼淚都掉下來了。”李雨霏是一名大二學生,也是《覺醒年代》的忠實觀衆,片中的好多片段她都看過很多遍,台詞都能背下來了。她在網上看到魯迅博物館有賣相關的文創産品,趕緊來挑選一二。
“你想要的那個白色帆布袋,現在斷貨了,還得等個十天左右才能到貨呢,你先加個群吧,到貨了通知你。”李雨霏想買印有《新青年》封面的白色帆布袋,不料一問,書店從業人員說上周就斷貨了。
“就這個印有《新青年》封面的白色帆布袋,以前一個月才售出二十多個,可到了上周六,僅一天就售出170多個。這幾天已經緊急加印了,這還沒到貨呢。”魯迅書店的從業人員王也說。
據了解,這個白色帆布袋上印的是《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的封面,也正是從這一号開始,1915年創刊的《青年雜志》改名為了《新青年》。李雨霏對這本雜志情有獨鐘,“在《覺醒年代》裡,經常看陳獨秀、李大钊、魯迅他們集合在《新青年》編輯部裡商讨如何宣傳新文化運動,是以一看到這個封面就感覺特别振奮。”
王也說,《覺醒年代》熱播之後,這些以前就已經有的文創産品突然就賣火了。“年輕人來的特别多,斷貨之後每天都有人來問那個布袋什麼時候有貨,我微信這兩天都加了100多人了,大家還自己建了群分享文創産品資訊。還有‘代購’來買,他們一轉手在網上都翻倍賣了。”
不僅是帆布袋,印有《新青年》封面的筆記本、寫有魯迅名言的書簽和貼紙、由魯迅設計的北大校徽挂飾等文創産品都是店裡的“熱門”,店内為此還專門開辟了《覺醒年代》專區,也正在舉辦一系列關于《覺醒年代》文化影響力的講座。“也是想借這個契機,讓大家能以更感興趣的方式接受紅色教育。”王也說。
來源 北京日報用戶端 | 實習記者 徐英波
編輯:孟紫薇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