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一次覺醒都是一次新生,看看你有沒有這些覺醒的表現

作者:冬雪 夏日陽光
每一次覺醒都是一次新生,看看你有沒有這些覺醒的表現

本文 圖/來自網絡

衆所周知人生是一個不斷成長改變的過程 ,讓人們在生活學習中學習到更多的技能,完善自己的行為,進而讓自己更容易被大衆所認可,最後得到一種自己想要的生活。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一個覺醒期,覺醒的早晚也決定着個人的命運。可能是因為一本書、一件事,或者是一段經曆,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之下,真正地對自己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徹底地了解了自己的能力和脾氣,一切從實際出發,不再自欺欺人,也不再渾渾噩噩。

那些真正覺醒的人,才會明白的一些道理,希望大家都能早點覺醒自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想要做什麼,人生中每一次的覺醒,都是一次新生。

每一次覺醒都是一次新生,看看你有沒有這些覺醒的表現

01:事不做絕,話不說死

人生的精彩在于将來是未知的,沒有人能預測出未來會發生什麼,自己又會有什麼樣的機緣。是以明白世事無常的人都知道:“話不說死則有餘地,事不做絕則有餘路,人不散盡則有餘韻。”

那些真正清醒的人,都會把握好說話的分寸,不會逞口舌之快,給彼此一個回旋的餘地,最後不但保護了自己,還照顧了别人的臉面,這樣才不會斷了自己的退路,在别人落難時,做不到雪中送炭,也不能落井下石,因為風水輪流轉,誰也不知道下一次花落誰家。

我們同僚老王的經曆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三年前公司的市場經理莫總結婚,喜貼隻發給了平時關系比較好的幾個同僚,莫總說:結婚後可能要回老家甘肅發展,結婚請大家呢,一是來喝個喜酒沾沾喜氣,二就當大家聚一聚,收到請帖的同僚都去了,隻有老王沒去。

他坦然地說:莫總都回老家了,這人情送出去肯定收不回來,将來與他又不會發生什麼交際,就不浪費這個錢了,500塊回家買點排骨吃不香嗎?聽到這大家都是笑笑不說話。

然而就在去年聖誕節,莫總突然打電話請大家吃飯,原來當初回老家隻待了半年,覺得沒有什麼發展前景,就又回到深圳幹上了跨境業務,年底公司公布資料時,業績喜人,于是就約着大家出來聚一聚,以後都能互相關照一下。

後來聽說老王私下請莫總吃飯請好幾次,他都以各種理由拒絕了,此時大家也都隻能笑笑而已了。一個人真正的覺醒,是凡事開始計較後果,而不是計較付出。當開始有“利已”"留後路" “話不說死”的思維,不再僅憑感覺行事,隐藏在未來的暗湧就會少很多,”貴人“也會多很多。

每一次覺醒都是一次新生,看看你有沒有這些覺醒的表現

02: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未經他們苦,莫勸他人善“在這個資訊真真假假的社會太重要了。過去的一年裡我們見過太多的反轉、翻車和毀三觀的事情了。是以能夠清晰地分析出他人話裡真正的含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你永遠猜不透網絡的另一面,有一些人在謀劃着什麼,又編排着什麼,他到底在表達什麼。是以在不清楚事情全貌之前,不要随意地湊熱鬧,表達自己的立場。

古話說:會聽的聽門道,不會聽的聽熱鬧,而聽熱鬧的人又是最容易被影響被帶偏的一類人。他們往往都隻相信自己眼前看到的,耳朵裡聽到的,不會深思也不願意相信這些現象背後的事實。

當你看待一件事,不隻是停留在看表面的熱鬧,聽别人說話也開始分析他話裡深層的含義,去深思别人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你就會發現世界原來還可是是這個樣子的,這也是你走向成熟的一個開始。

每一次覺醒都是一次新生,看看你有沒有這些覺醒的表現

03:珍惜自己的時間,不害怕得罪别人。

我們為什麼會害怕拒絕别人?人們不敢拒絕别人的原因大緻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或許是不願意讓自己心生負罪感,又或者是不願意面對沖突,不願意接受有可能發生的指責、不滿或分裂。

心理學認為:害怕拒絕别人的人,内心都是不成熟的。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曆吧:因為不敢拒絕又害怕得罪人,是以就算身體再難受,工作再忙也要去陪别人閑聊八卦,都不敢拒絕那些沒有意義的談話和社交。

你要知道:沒有拒絕,就沒有底線,大家都會覺得你怎麼樣都可以,就不會在意你的想法和感受,更容易被人忽視和傷害。是以你一定不要因為怕得罪人,就不敢說拒絕,拒絕是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在學會的,以水滴之勢成就石穿之功,這樣才能一點一點建立自己的邊界,讓别人清楚你的原則。

這裡的不怕得罪人,不是讓你氣勢洶洶地出去惹是生非,而是讓你在面對别人的要求時不再唯唯諾諾,不害怕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以平靜的态度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坦然地面對别人是以做出的種種行為。

每一次覺醒都是一次新生,看看你有沒有這些覺醒的表現

04:不再執着于對錯,明白求同存異的重要

有人說:執着于是非判斷其實都是一種淺薄,因為他們隻願意相信自己主觀思維之内的事情,不願意去認可自己沒有經曆過的事物。我們都會嘲笑井底之蛙的見識短淺,換一個主角我們卻又都看不清自己。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因為不同的生活環境、成長經曆、教育程度,造就了性格、脾氣、素質各不相同的一群人,就算是一起長大的雙胞胎,還有可能形成天差地别的兩種性格。

既然每一個人都不盡相同,是以相處出現沖突和誤解就是一件極為正常的事情。伏爾泰曾說:“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在面對差異時,我們可以不同意對方的觀點,但是卻不能剝奪對方發表意見的權利。我們可以不接受對方的觀點,但是也要尊重他的想法。

尤其是在這個資訊化的時代,人與人的溝通相處顯得更加重要。求同存異才是大家和睦相處的基礎,不需要處處彰顯自己的正确,也沒有必要時刻苛責他人的不對。能接受與差異共存的,也是高度自信的一類人,他們不認為得到别人的認可才能展現自己的價值,你覺得對的事情,我不會去反駁,更不會因為這些觀點而影響自己的生活。

很多人說覺醒時間的最晚決定了人生前途的高低,覺醒早的人因為很早就有了強烈的目标感,本身就堅定了變好欲望,因些就會變得更加自覺和自律,也就更容易成功。希望大家都能在最早的時間覺醒,早日擁有自己想要的一切。

每一次覺醒都是一次新生,看看你有沒有這些覺醒的表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