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進四川簡陽,看慈善場景與空間更新的有機碰撞

走進四川簡陽,看慈善場景與空間更新的有機碰撞

公共空間向退讓給街道向行人共享,閑置空間搖身一邊成了吸晴的粉色建築,走進簡陽市升陽社群,一個友善開放、全齡共享的公益慈善場景浮現眼簾。

近年來,成都市公益慈善事業在國家、省、市相關主管部門的指導支援和鼓勵下,有效統籌起來自政府部門、慈善組織、基金會、社會組織、企業、高校以及志願者等的公益慈善資源,凝聚起強大合力,投入到特殊救助、扶貧幫困、鄉村振興、社群營造等各個領域,逐漸塑造并擦亮了成都“友善之城·尚善之都”的公益慈善品牌。而當城市更新領域遇見慈善事業,升陽社群的慈善場景又顯露出了不一樣的活力。

升陽社群作為位于簡陽市城郊,村居合并後原社群辦公區閑置了下來,2021年6月恰逢成都市慈善場景營造的契機,這一棟閑置的灰空間被再次點亮。

走進四川簡陽,看慈善場景與空間更新的有機碰撞

在項目建立之初,社群邀請了多方的群體參與了讨論:

“這堵牆又高又大,能不能拆了啊?”

“資金有限,這個空間做一些微更新就好。”

“老年人和小孩在這裡活動,大門緊靠馬路感覺很不安全。”

“殘障人士在這裡活動友善嗎?”

“精神障礙群體到這裡也要感覺舒适才行”

“這裡還是周克芹故裡嘞”

一次次的讨論,為這個空間一點點的帶來了新的可能。經過多方意見的收集,升陽社群與簡城街道、項目策劃團隊(梧同)的反複溝通,最終提出了以制度設計、空間更新、活動營造為主線,以“友善開放、全齡共享”主要的思路,在功能上,植入了愛心驿站、聚善空間、美好交換坊、社工服務站等功能,使全齡、多主體的居民,都能在這裡找到感受到舒适。

走進四川簡陽,看慈善場景與空間更新的有機碰撞

随着項目的推進,社群慈善場景(工作站)管理制度、組織機構、志願者隊伍建設計劃逐漸成型,原有呆闆厚重的圍牆經過退讓拆除形成了戶外友好長廊,大面積的色彩粉刷營造了溫暖明亮的感官體驗。一場場主題鮮明的活動,凝聚起居民、企業、志願者的愛心橋梁,傳遞着人與人之間共同的關注和熱愛。就這樣,陳舊的空間一點點被點亮。

盲人體驗日,在黑暗中了解視障人士的生活,呼籲大衆關注視障人士;

公益電影展播,從《一粒種子》到《中國醫生》,傳遞着愛的暖流。

當然,老百姓喜歡的文藝表演,在這個開闊的場地,各種各樣活動正有序的開展着....

一個可感覺、可體驗、可傳承的慈善場景在升陽社群逐漸成型。

未來,社群還将進一步連結社會資源,搭建起社群公益基金,城鄉志願者愛心工作站等,逐漸擴大慈善社群影響力與資源整合力,引導廣大市民積極向上向善,營造友善包容的社會氛圍。

【來源:人民日報用戶端四川頻道】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