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作者:虹膜

作者:Imogen Sara Smith

譯者:Issac

校對:易二三

來源:《标準收藏》

艾娃·加德納在《繡巾蒙面盜》(1946)中第一次露面的那場戲裡,她看上去是如此地緻命,沒有任何女人能勝過她。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繡巾蒙面盜》(1946)

她依着一架鋼琴,精緻而迷人,旁邊的燈讓她的黑色秀發、黑色緞裙泛着浮油一般的微微光澤,她背對着備受煎熬的拳擊手司偉德(伯特·蘭卡斯特飾演),心裡卻明白自己有多令對方着迷。

神魂颠倒的司偉德使得這場戲充滿趣味,而飾演凱蒂·柯林斯的艾娃那娴熟的演技,又給這場戲增添了幾分更為暗黑幽默的意味。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加德納上了好萊塢語音課,抹去了自己的南方口音。她以甜美女孩兒的聲音說着自己是如何痛恨殘暴,并且無法忍受看到她在乎的男人受到傷害。然而事實根本不是這樣的:她喜歡看到男人受苦,她的自私比鬥士的拳頭還要傷人。在最後一場戲裡,她完全暴露了本性。

她依偎着一個剛剛中槍的男人,還要求對方用最後一口氣宣布她無罪——這招緻山姆·萊文飾演的警察強烈而悲傷的指責:「不要讓一個臨死之人撒謊。」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這部經典的黑色電影描述了以男人為獵物的狡詐的女人,那又是依靠什麼樣的特質來定義這種「蛇蠍女人」的呢?也許不僅僅是貪婪、冷血,還可能是欺詐:她們借着謊言和演戲,娴熟地将男人玩弄于股掌。

是男性的焦慮導緻了蛇蠍女人的出現——而不是像很多人說的那樣來自于女性戰時的解放。之是以會有禍水紅顔,是因為男人由來已久地恐懼自己會被女人愚弄,他們有着厭女症一般的信念,認為女人天生具有欺騙性、令人捉摸不透。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這也就塑造了女演員扮演蛇蠍女人的方法:她們通常要表演出「表演的樣子」,表演出她們在裝作甜美女性的樣子,同時又要孱弱,這樣才能滿足她們的目标的期待和欲望。

在埃迪·穆勒寫的《黑暗都市中的美人》(Dark City Dames,暫譯)裡,簡·格裡爾回憶自己出演《漩渦之外》(1947)的經曆,她扮演迷人的小偷、騙子兼殺手凱西·莫法特。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漩渦之外》(1947)

導演雅克·特納完全沒有浪費時間來分析這個角色心理,僅僅是直接告訴她:「前一半時間——扮演好女孩兒。後一半時間——扮演壞女孩兒。」他告訴她要「不露聲色」地來演戲,通過十分淺層的表演來傳達她那深深的邪惡。

像凱西或凱蒂這樣的女人,除了謊言以外似乎不會有真正的自我:正如令人厭惡的傑夫·貝利(羅伯特·米徹姆飾演)告訴凱西的那樣,「就像被風吹落的樹葉一樣,從一個水溝飄向另一個水溝。」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為了得到男人的憐愛,這些女人會扮成困境中的少女——就像凱蒂在被抓到偷了珠寶的時候,利用眼淚讓司偉德替她擋罪。她立刻從一個笑容滿面的精緻女人變身為受到驚吓的小女孩兒;每一場戲她都是另一個人,或充滿誘惑,或郁郁寡歡,或端莊娴靜,她會根據自己的目的來調整自己的姿态。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最後,艾德蒙·奧布萊恩飾演的保險偵探裡奧丹已經知道了她的過往,當兩人面對面的時候,她又開始撒下另一個彌天大謊,毫不知羞地說,「我希望你能相信我……」但謊言之間也有一些真相。

這一次,她說到了自己是如何輕易地騙到了司偉德,當裡奧丹以雙重間諜的把戲與她對峙的時候,她随意地聳聳肩,帶着沾沾自喜的微笑。這令人愉悅的片刻,可能是凱蒂最糟糕的時候,也是她最真誠的時候。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有些女演員能夠精準無誤地表現出這種雙面性,比如《雙重賠償》(1944)中的芭芭拉·斯坦威克。斯坦威克表演創造了影史上最了不起的僞善者,她的表演,既像她扮演的角色的白金發色一樣虛假失真,又像其白色毛衣一般地透明真誠,但依舊十分地緻命,讓我們瞥見其充滿誘惑力的光彩之下那幽暗的腐敗深淵。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雙重賠償》(1944)

在黑色電影中,女演員偶爾有機會扮演聲音甜美、一人雙面的海妖以外的角色:她們甚至不用掩飾自己的堕落。她們的真誠使得這些男人們讨厭的角色也能自由自在,令人興奮;她們靠着自己不加掩飾的堕落赢得笑聲。

安妮·薩維奇在《繞道》(1945)中扮演無情兇惡的維拉,她總是十分有趣,為後來的女人們設下了标準,如《海棠春睡》(1948)中的黑茲爾·布魯克斯,就是一位帶着危險氣息的性感麗人。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繞道》(1945)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海棠春睡》(1948)

黑色電影中最不知羞恥、見利忘義的女人,可能要數比利·懷爾德令人咋舌的傑作《倒扣的王牌》(1951)中的洛林·米諾薩(簡·斯特林飾演)。在丈夫受困于坍塌的山洞裡的時候,洛林并不想扮演一個妻子的角色。

當愛炫耀的、悲觀的記者丘克·塔特姆(柯克·道格拉斯飾演)想要拍下她在教堂祈禱自己丈夫平安的畫面的時候,她直言不諱:「我不去教堂。下跪會弄壞我的絲襪。」(懷爾德說這句台詞來自其妻子,要是他自己的話是不會知道有關絲襪這一茬的。)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倒扣的王牌》(1951)

簡·斯特林是典型的來自上流社會、受過訓練的女演員,她完美地擁有譏諷的、不友好的氣質,聲音刺耳,表情木然,這使她完全成為了那種「做什麼都要考慮其利益」的女孩。

即使是在她最粗俗的時候,斯特林也是一副辛辣、自大的模樣,顯示出這是一個憎恨了一生的女人,漸漸變得惡毒,就像她用在頭發上的漂白劑一樣令人難以忍受。她在扮演洛林的時候,絲毫不怕扮醜,但她也不裝作庸俗、做作的樣子:她扮演這位粗俗、陰沉、貪婪的令人生厭的女人的時候絲絲入扣,使之成為銀幕上最真實的人物。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她非常有趣,表演的時候抓住了洛林這個人物經常性的嘲諷以及單純的虛榮心,說台詞的聲音又極具穿透力。但是,其表演又完全不單調:在盯着收銀機裡的錢的時候,她的眼睛閃耀着純潔、孩童般的愉快,然後在塔特姆拍她的時候,又帶着受到了驚吓的淚光以及屈辱。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洛林腦袋并不靈光——她從來都不了解聰明、道德上掙紮的塔特姆,也不了解自己在因丈夫的不幸發橫财的時候不能表現出自己的快樂——但在一個人人都在對自己或對他人撒謊的世界裡,她不懂遮掩的特點又讓人感到新鮮。

這也是為什麼塔特姆那麼恨她的原因。她反映出了塔特姆最糟糕的一面,除了犬儒主義以外,他無法面對真正的自己,是以他在洛林身上漸漸感受到自己的罪過。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他們互相讨厭,又互相吸引,洛林吸引對方,到了他那邊又轉變成暴力。在他到達之後的那個灰蒙蒙、暗淡的黎明,兩人各自采取了手段。注意在這場戲的末尾,兩人之間的關系是如何突然轉變的:洛林滿不在乎地談論自己的貪婪,輕率地表現出唯我主義,之後又得意洋洋地說自己已經看透了他,知道對方的心和自己的心一樣幹枯、粗粝。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可憐的裡奧·米諾薩,盡管被埋在洞穴裡,比起和洛林的婚姻,那也是更為溫暖、柔軟的地方。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在黑色電影中,婚姻和家庭生活通常會發生劇烈轉變。妻子常常處于不顯眼的位置,讓自己的丈夫無比溫暖,同情地傾聽他的麻煩,睡在另一張床上——很少操心單調的家居生活以外的事情。

但有一個例外,這也是黑色電影裡最真實、動人的婚姻之一,那就是邁克爾·柯蒂茲的《孤帆滅枭》(1949)。這部電影改編自海明威的《有錢人和沒錢人》,關照現實,尖銳無比。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孤帆滅枭》(1949)

約翰·加菲爾德飾演的哈利·摩根不再像霍華德·霍克斯那版(譯者注:《逃亡》,1944)中的亨弗萊·鮑嘉一樣,充滿魅力,獨來獨往;他是一個頑強的、經受了挫折并且來自勞工階級的人物,努力支撐自己的家庭,并維系着他那搖搖欲墜的獨立和自尊。

他糾纏于兩個女人之間:她忠誠的糟糠之妻露西(菲莉絲·德絲達飾演),以及令他愉悅、對他充滿誘惑力的女孩蕾歐娜(帕德裡夏·妮爾飾演)。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但這兩個女人已經遠遠超過好女孩或蛇蠍女人這樣的一分為二的範疇了——黑色電影已經用膩了、同時開始質疑這種比喻了——由此也避免了淪為陳詞濫調。

菲莉絲·德絲達是典型的戰後好萊塢的家庭主婦的形象,沒有多麼漂亮,卻健康、清新,但這個時候,她進入了那種架構,緊抓着台詞——露西全力支援自己的丈夫,品行端正,總是在廚房忙——沒有任何纰漏。她的表演像是水一樣平淡清澈,就像貧窮帶來的壓力和家裡的争吵一樣自然真實,因為這是有關于一個女人在身體上如何對自己的丈夫依舊保有興奮感。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露西很有主見,但當她害怕自己的丈夫愛上性感的蕾歐娜的時候,她又是如此地缺乏安全感,以至于要去将自己的頭發染成白金色。她做了新發式,回到家,卻迎來女兒的反對、丈夫的不解,這場戲是如此地令人心痛。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帕德裡夏以她輕慢的聲音、仿佛洞曉一切的燦爛笑容,給平淡無奇的生活帶來了更為常見的黑色氛圍和感情;她代表着某種逃脫。但是當哈利最終屈服于她的執着的時候,兩人等待許久的幽會卻變得非常尴尬。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她的反應透露了她的苦澀和後悔(「我不想覺得自己不興奮,但我也沒有其他什麼感覺了。」)她成為了「第三者」,卻發現自己可能無法獲得真正的感受。她為自己的無限魅力而驕傲,就像哈利為自己的堅強而驕傲一樣,而在這意想不到的時刻,他們都迎來了自己的能力的極限。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真誠是露西和蕾歐娜共有的特質;在兩人相遇并激烈地争論的那場戲裡,她們發現對方也有一些值得敬佩的地方。她們都比哈利看得更透徹,後者已經蜷縮進舒服的一隅了。

為什麼黑色電影中,都少不了這些「蛇蠍女人」

戰後時代的女性面臨着令人畏縮的選擇和令人窒息的束縛;黑色電影讓我們看到她們在自己的囚牢中踱步,籌謀着該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影響力。

然而,黑色電影裡無論多麼緻命的人物,都會因做錯決定和冷漠的命運而受挫。真正一分為二的,可能不是好女人和壞女人——或者是硬漢和不是那麼堅強的男人——的區分,而是有些人知道了這一點,另一些人卻還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