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露了人性複雜的“黑色電影”,曾提名7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的獨特魅力威廉·惠勒诠釋電影本質:視聽藝術——用鏡頭語言講故事

作者:宿夜花

·文:宿夜花

“黑色電影”(Film noir)是好萊塢大片廠時代(大概時間為30年代到60年代初,即“經典好萊塢”時期)對後世影響最大的類型片之一。它并非是嚴格的單一類型,很多時候,它泛指一種影片調性與氣質,經常與其他類型片諸如犯罪片、懸疑片相結合,故事通常講述危機起伏的都市街頭、堕落的城市文明與複雜多面的人性。

盡管當代很多觀衆并沒有看過這些經典好萊塢的範本,但“黑色電影”的美學特征被馬丁·斯科塞斯等當代導演緻敬并不斷地進行發展,被不同語言文化的導演植入現代的本土故事之中。例如,刁亦男的《白日焰火》,董越的《暴雪将至》,如此這些用刑偵片等類型元素講述現實主義故事的當代文藝片,即可以看出“黑色電影”的影子。

揭露了人性複雜的“黑色電影”,曾提名7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的獨特魅力威廉·惠勒诠釋電影本質:視聽藝術——用鏡頭語言講故事

曾獲得12次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3次獲獎的威廉·惠勒(曾執導《羅馬假日》等)導演,雖然并非以“黑色電影”見長,但這部《香箋淚》卻收獲了相當多的好評,影片曾提名了第13屆奧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7項大獎。盡管用現代的眼光看,文本層面的社會學意義稍顯薄弱,但獨具風格的迷離氛圍,對人性的多重思索,表現力十足的光影畫面仍舊有十足的觀賞性。

<h1 class="pgc-h-arrow-right">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的獨特魅力</h1>

01.對真實人性的反思與叩問

“黑色電影”對後世的廣泛影響力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不同于同時期的主旋律戰争片(例如《約克軍曹》、《忠勇之家》等)過分粉飾雕刻營造出虛假的美好,而是緻力于揭露現實社會中的陰暗罪惡與醜陋,力圖展示真實人性的暧昧複雜、詭谲莫測。

揭露了人性複雜的“黑色電影”,曾提名7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的獨特魅力威廉·惠勒诠釋電影本質:視聽藝術——用鏡頭語言講故事

是以,那份洞察世事的透徹與精煉使得“黑色電影”有着曆久彌新的魅力。盡管具體到個例,這些黑色電影的側重點各不相同,但它們有着相似的整體調性:略顯悲觀主義的沉郁基調,看盡世間百态、憤世嫉俗的孤獨主角,對現實進行批判與反思的同時對未來懷有一種迷惘與虛無。主角内心世界的自我拷問,個人利理想與現實世界利益紛争下的道德掙紮,在《香箋淚》中有着淋漓盡緻的呈現。

揭露了人性複雜的“黑色電影”,曾提名7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的獨特魅力威廉·惠勒诠釋電影本質:視聽藝術——用鏡頭語言講故事

影片的名字“香箋淚”是注重漢字美感經過特别修飾的,而英文原名“The Letter”則更為幹脆利落切中要害。“信”于影片中的叙事功能和對情節導向的主導地位是顯而易見的,故事情節本身是極度簡化的:一個愛而不得、因愛生恨的女性,殺害了情人通過一系列的僞裝試圖躲避法律的懲罰,她強大的僞裝騙過了其他人,卻因為一封揭露她與情人行為的“信”功敗垂成;當她買掉了證據欺瞞成功,卻因為内容的暴露導緻了夫妻間的破碎,而最終她卻受到了對方神秘夫人的暗殺,最終喪命。

揭露了人性複雜的“黑色電影”,曾提名7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的獨特魅力威廉·惠勒诠釋電影本質:視聽藝術——用鏡頭語言講故事

在當時女性意識尚未完全覺醒、時常處在被欺壓的大環境下,女主角的行為出于一種捍衛愛情尊嚴個人權利的目的。是以,影片中女主角的辯護律師霍華德,在職業操守(揭發女主罪惡)、理想道德觀(忠于愛情的平等)、私人感情間(保衛朋友尊嚴)的掙紮是頗有深意的,當朋友的生命尊嚴、時代的道德準則、内心的理想與愛形成沖撞,什麼才是最該堅守的?

02.展現女性角色價值訴求

芭芭拉·斯坦威克于經典“黑色電影”《雙重賠償》中飾演的菲利斯·狄金森,是銀幕蛇蠍美人(Femme Fatale)的一個典範,她工于心計、精明強悍,善于利用美貌獲得金錢與利益;如果說這個角色尚且帶有一定的刻闆化模式、作為叙事載體是道具化與功能性的,那麼《香箋淚》中貝蒂·戴維斯飾演的萊斯利一角則更是将反思重點聚焦在女性在性别權力、愛情關系中的位置。

揭露了人性複雜的“黑色電影”,曾提名7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的獨特魅力威廉·惠勒诠釋電影本質:視聽藝術——用鏡頭語言講故事

影片的劇本對角色的行為動機、心理邏輯的交代是較為單薄的,但貝蒂·戴維斯用自身的形象特征與表演去豐富完善了這個角色。無論是早期的《人性的枷鎖》還是後期的《蘭閨驚變》,貝蒂·戴維斯的角色從來不同于傳統女性般的柔弱、嬌嗲,對傳統父權夫權展示出服從、歸順;恰恰相反,她獨立堅強,叛逆恣意,總是扮演一些氣場強悍、咄咄逼人的角色,這種“現代女性意識”自内而外地散發。

揭露了人性複雜的“黑色電影”,曾提名7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的獨特魅力威廉·惠勒诠釋電影本質:視聽藝術——用鏡頭語言講故事

正因如此,在貝蒂精彩的表演背後,引出的是“黑色電影”故事主題背後的一個基本沖突沖突:女性成長性格獨立與傳統的男權家庭倫理。當然受限于一個時代整體的認知水準與保守的觀念,影片沒有做出更深層次的探索,當萊斯利用槍強勢擊斃踐踏她愛情的男性,最終結局就是“以暴制暴”并最終在自己行兇的罪行中沉淪。

<h1 class="pgc-h-arrow-right">威廉·惠勒诠釋電影本質:視聽藝術——用鏡頭語言講故事</h1>

從為奧黛麗·赫本赢得奧斯卡影後的浪漫愛情喜劇《羅馬假日》,到11項奧斯卡獎創造曆史紀錄的戰争片巨制《賓虛》,威廉·惠勒受到了業内電影人、觀衆影迷與評論界的一緻推崇。而威廉·惠勒之是以能遊走于各種類型片之中,并兼具商業性與藝術性,這與他對電影語言的純熟把握是分不開的。對空間内部的場面排程與景深構圖的巧妙運用,使得各類題材都變成易于主流觀衆接受的“通俗化”範本。

揭露了人性複雜的“黑色電影”,曾提名7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的獨特魅力威廉·惠勒诠釋電影本質:視聽藝術——用鏡頭語言講故事

《香箋淚》作為注重懸疑與犯罪元素的“黑色電影”,文本層面的單薄欠缺深度自然成了制約影片整體品質的重要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通過鏡頭語言去為觀衆創造更豐富的視聽體驗,是導演需要面對的一大難題。毫無疑問,視聽語言是影片最大的亮點,在導演的娴熟把控下,演員表演、攝影排程、場景設計與配樂完美結合,相輔相成。

01.精妙的視聽節奏:用剪輯制造懸念

揭露了人性複雜的“黑色電影”,曾提名7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的獨特魅力威廉·惠勒诠釋電影本質:視聽藝術——用鏡頭語言講故事

很多以紀實美學為導向的現實主義影片中,用大量長鏡頭的運用,制造了連續時間内的真實感。與之相反的是,影片的一大成功之處在于用大量的剪輯制造懸念。因為故事的場景并不複雜,主要地點局限在家庭與辦公室等封閉空間内,是以很多時候兩人對話互動的段落采取用具有辨識度的定位鏡頭确立具體場景,然後确定人物活動軸線,運用經典的“視線順接”與“正反打鏡頭”。例如,萊斯利與律師霍華德于沙發、飯桌上的試探、交流。

而在多人互動的場合,影片則通過中景、特寫不同景别的切換,俯視、平視不同視角的組接帶來的視覺沖突感與對資訊的部分遮掩與選擇性呈現,來強化懸念感。例如,萊斯利行兇後,丈夫、警探、律師一同盤問之時,視點處于四人之間來回變換,觀衆無法看到四人之間的全部互動與心理變換過程。

揭露了人性複雜的“黑色電影”,曾提名7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的獨特魅力威廉·惠勒诠釋電影本質:視聽藝術——用鏡頭語言講故事

這其中的精妙之處是顯而易見的,即是調動了觀衆好奇、緊張與焦灼的心理。一方面,資訊的不完整與畫面的殘缺不全強調了視野的局限性,消除了觀衆因全知視角而帶來的作為旁觀者的輕松感,觀衆通過局部的表情特寫得知某一角色的心理動态,卻無法得知這一連續時間内全部人物的當下反應,必然會對産生一種好奇與疑惑;另一方面,大量模拟的主觀視點,使得所有人物在窺視體察他人的同時處在一種“被窺視”的處境之下,“看”與“被看”關系的巧妙運用,正是希區柯克制造驚悚的重要手段。

02.富有表現力的光影構圖

除卻剪輯方式上的精巧,《香箋淚》得天獨厚的“黑色氣質”還在于故事發生在馬來西亞。東南亞的自然特征與人文風貌于好萊塢主體視角下所産生的“異域風情”,自身即是一種帶有神秘色彩的,而導演通過視覺造型去強化這種詭谲迷離之感。

揭露了人性複雜的“黑色電影”,曾提名7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的獨特魅力威廉·惠勒诠釋電影本質:視聽藝術——用鏡頭語言講故事

首先在于整體意象的把控上。用大量的空鏡頭呈現,明晦月影,斑駁橡膠,無時無刻不在轉動的吊扇,營造出獨屬于熱帶的濕氣氤氲、詭谲陰鸷,無疑給人一種焦躁與煩悶之感。而意象的強調也是隐喻着情節的發展:從開頭的烏雲遮月到結尾的浮雲散去明月照人,首尾呼應的動态過程,正應對着案情由撲朔迷離到真相大白水落石出。

揭露了人性複雜的“黑色電影”,曾提名7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的獨特魅力威廉·惠勒诠釋電影本質:視聽藝術——用鏡頭語言講故事

對光影運用和構圖設計上,有着強烈的表現主義特點,高光比的布光方式,注重明暗反差與陰影的凸顯,女主角的面部時常處于陰影之中。百葉窗成了天然的道具,透過百葉窗的光線成了明暗交織的“條紋狀”,那種暧昧、迷離、詭谲的油然而生。當光線投射到女主角貝蒂·戴維斯身上忽明忽暗自然分割,這種人性審判的意味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在攝影排程的完美支援下,貝蒂·戴維斯的眼神呈現出了更為複雜的含義。

揭露了人性複雜的“黑色電影”,曾提名7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的獨特魅力威廉·惠勒诠釋電影本質:視聽藝術——用鏡頭語言講故事

此外,人物于整體構圖中的位置設計更是經過精心修飾的。女主角萊斯利騙過了丈夫、評審團居于所處關系網中的強勢地位,但在和戀人的馬來西亞當地夫人的對峙中,一直處于一種弱勢地位。例如,萊斯利總是居于明處與低處,對方居于暗處與高處;萊斯利用錢買掉重要證據信物時,對方用充滿鄙夷與不屑的眼神蔑視她并将錢丢入地上;扮演者形象氣質還是眼神無疑比女主角貝蒂·戴維斯更為陰冷淩厲。

揭露了人性複雜的“黑色電影”,曾提名7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的獨特魅力威廉·惠勒诠釋電影本質:視聽藝術——用鏡頭語言講故事

當剖析“黑色電影”視聽後便會發現,這些手段并非是類型特有,更是一種表達人物情感、營造意境、調動觀衆心理的常用手段。也正因如此,當今影壇盡管看不到這種典型的“黑色電影”,但那種“黑色氣質”在當下許多語言的主流文藝片中并不罕見。好萊塢經典類型在結合不同語言文化、時代特征形成的現代化、本土化的範例,成為了當代類型片的典範,這也是經典的魅力所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