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關鍵詞:自殺;悲傷;絕望
自殺,是世界上對所有年齡的人來說,排名第十大死亡原因,同時也是導緻全球青少年以及青年人第三大死亡的原因。經過計算,大約85%的美國人認識,或者熟知曾經自殺的人......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自殺?
是什麼導緻他們有了這樣的想法?
怎麼幫助那些自殺的“幸存者”?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自殺”這個字眼廣為流傳,如今竟成為了新聞頭條的“常駐嘉賓”?我們又該如何幫助他們呢?

圖|Bing
自殺是廣泛研究的主題。影響一個人自殺的很多因素可能都是互相關聯的,例如個人自身的創傷,家庭的影響,心理健康,環境壓力,以及先前企圖自殺的舉動或者想法。
在自殺未遂者中,最主要的感受是絕望。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的資料,有自殺想法或行為的人可能因年齡、性别、職業、地區、種族甚至是時間而變化。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自殺行為都沒有被報道出來,因為有很多行為會讓人難以分辨死者是否屬于自殺,比如說一個人為了自殺使用了過量的藥物,做出魯莽的行為,和造成意外的事故。在這些情況下,我們就不能清晰的分辨出自殺的真假。
自殺的威力
根據美國自殺預防基金會(American Foundation for Suicide Prevention)的資料,每一次自殺的“成功”都會導緻至少六名親人直接受到影響。更糟糕的是,如果我們考慮到那些間接受到影響的人,比如同僚、朋友、急救人員、醫護人員等,他們受的影響率更高。美國自殺學協會估計,每一起自殺死亡事件後,都會有130人報告他們認識死者。
因自殺而失去所愛的人大概是生命中最令人沮喪的經曆之一了吧。伴随着自殺而來的沖擊性和意外性往往都會讓從自殺中幸存下來的人感到内疚、困惑、憤怒和羞愧。
逃離悲傷情緒
從悲傷的情緒中慢慢緩解是很重要的,因為治愈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個複雜而獨特的過程。不同的人會以不同的方式和節奏經曆并緩解悲傷。
在剛開始悲傷幾天或幾個月裡,幸存者在面對這些如此痛苦和令人震驚的事件時,會經曆一系列壓倒性的情緒,包括抑郁、否認、壓力、自責、懷疑、麻木、焦慮和遺棄。
幸存者的“恥辱感”
對于幸存者來說,與自殺有關的恥辱感通常阻礙了他們尋求專業治療的幫助。這些恥辱感也會阻止那些試圖幫助幸存者的人去了解他們的悲傷過程,進而很難幫助到幸存者。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很大幾率的會等待幸存者自己開始談論他們的事,或者請求幫助。
然而,悲傷過程中一個最基本因素是來自家人和朋友的支援。可對于一部分幸存者來說,他們可能會認為其他人都對他們自殺的行為責怪他們。是以,在某些情況下,幸存者可能會隐藏自己的感受,進而不會向他人尋求幫助。在這種情況下,給予幫助的人就需要進一步緩解幸存者的心理隔閡,給予他們心靈上的慰藉。
自殺幸存者可能會遇到一些特殊的情況,這些情況會抑制正常的悲傷過程,使他們有可能發展成複雜的悲傷。例如,患有抑郁症和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人,當然這些症狀很大程度上也是導緻自殺的原因;它們使愈合過程更加困難。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治療,大程度會對幸存者的康複産生負面影響,導緻長期痛苦和功能受損。
随着自殺的數量逐漸上升,有很多國家也漸漸重視起了對自殺的防護。
世界預防自殺日
9月10日是世界預防自殺日。這是為了防止自殺人數的增加,幫助幸存者消除關于自殺的恥辱感,并向受自殺影響的人傳達我們對他們的關系以及願景。
對于防護自殺以及治愈自殺幸存者,最好的治療應以咨詢,藥物治療和支援小組的結合,專注于解決抑郁,内疚和創傷。如果你或你認識的人正在考慮自殺,或者有自殺的迹象和意圖,需立即尋求幫助。
因為你要知道,你并不孤單,這個世界很大,有很多人守護着你,也有很多人愛着你。
圖|網絡
參考文獻(References)
Lezcano, Yamila. (2021, Sept 23). Coping With Suicide Loss. Psychology Today.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becoming-resilient/202109/coping-suicide-loss
THE END
徐藝潇 Coco
“這個世界會向陽開的 慢慢來”
編輯/視覺:UP心理|圖檔:網絡
©️本文版權歸「UP心理」所有
轉載請聯系授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