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但是不敢做的事情,想表白但是不敢表白的人!你到底在怕什麼?這個“怕”能否克服,能否征服?

一、恐懼是一種本能反應
如果現在有一件事情是你特别想做,做了沒有什麼風險,但是你就是不敢做,你就是怕,不敢往前邁這一步,甚至于你的理性還很莫名其妙的問自己“我怕什麼?我為什麼要害怕?我應該怎麼不怕?”這是你的恐懼的能量和情緒已經把你的理性的力量給壓下去了,把理性的能量給困住了,實際上你就活在恐懼的藩籬之中。這種能量如果放大的話,很顯然在工作和生活中你會有諸多的束縛很難成功。
其實恐懼本身不可怕,恐懼應該說是一種本能,是一種生物避險自我保護的本能,你看所有小動物都有恐懼,它有未知事物肯定要跑,這來自于恐懼,它是積極的意義。
二、認識恐懼
我們從小在被教育的時候,經常用恐懼的方式被教育,有的媽媽爸爸就說,小孩你不要哭了,要好好睡覺,大灰狼來了,警察叔叔來了,把你帶走等等,就很多這種方式,其實在利用恐懼,把恐懼當成工具讓小孩子服從他。
無形之中我們父母都在用使用恐懼,是以恐懼應該說無處不在。但是當我們認知健全了,我們成長了以後,我們的理性告訴我們有很多心理性的恐懼,它不是客觀的,我們就打消了它。
三、恐懼的不同類型
那麼恐懼就分成兩類,一部分是心理性的,一部分是生理性的恐懼,比方說有很多人恐高,其實那是生理性的。
心理和生理一旦嚴重了,就變成病理性的恐懼了。其實恐懼症就屬于心理疾病了,比如明明是什麼事都沒,杞人憂天各種害怕,那個時候人生恐怕不僅僅是不成功了,就變成有疾病了。
四、克服恐懼、征服恐懼是人生的必修課
如果連自己的恐懼都征服不了的話,那人生基本上很難去征服别人、征服外在世界。
1、恐懼的積極能力
如果是健康的正常的社會性心理的恐懼,其實它是一種激發勇氣保持危機感的一個好的能量。恐懼到了一定程度可以激發勇氣,恐懼到了一定程度潛在的可以讓你有危機感非常警覺,是以可以規避風險,這個就是好的。
2、恐懼的消極意義
恐懼讓很多人在裡邊不能自拔,幾乎變成了一個廢物,什麼都不做。這個時候恐懼打垮了他,一事無成一無是處。
3、如何征服恐懼?
其實本質上說大的概況有三個方向,第一個是在認知上認知這個世界,在你不知道事物規律的時候,你光看表象,由于這種未知就會引發無數的恐懼的聯想和幻想。
比方說當你不知道李逵是否是個善良人的時候,乍一看相貌你覺得吓得不得了,這個人好像多麼壞多麼兇惡。其實他很天真,他像天使一樣很善良,他比那種笑裡藏刀的人不知道善良多少。這就是在了解事物的規律以後,你就不會再害怕這樣的人了。
另外一個就是在習得上。有一些情況你知道了不應該恐懼,也知道了事物規律,但是你就是害怕,就是接受不了怎麼辦?
你需要習得!是以要做模拟的恐懼場景的應對訓練,通過習得以後可以習慣恐懼。其實人有大量的事物都習得,比方說舉個例子,你人生如果第一次開飛機起飛實際很緊張,其實是個人都會緊張。面對着那麼強的不确定性和危險的可能性,是以很多人都很害怕,但是通過習得千百次的訓練,我相信它就變得越來越好。
最終征服恐懼要根植心靈上的覺悟,我們要看開、看透,甚至于有了一定的信仰,在靈魂上達到一個覺悟,超脫小的分别心。我進入到那個世界中,很少有什麼事情讓你特别恐懼,你的能量至少會被别人給控制住,不會被一個事物給控制住。這就是我們要開講的征服恐懼公開課的目的,期待課程讓很多朋友在恐懼的藩籬之中走出來,打破他自己駕馭自己的命運,而不讓恐懼鎖住我們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