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革命家庭救過八路軍傷員、掩護過我黨地下幹部……

作者:京報網

抗日戰争年代,懷柔區渤海鎮北溝村有一個救過八路軍傷員、掩護過我黨地下幹部,兒子被捕後受到敵人嚴刑拷打,且甯死不屈的革命家庭。這個革命家庭的主人翁就是孫文蘭和她的兒子曹進祥、兒媳于桂蘭。事情距今雖已過去了八十個年頭,可孫文蘭一家人的英雄事迹卻依然在懷柔區廣為傳頌着……

這個革命家庭救過八路軍傷員、掩護過我黨地下幹部……

1937年秋,八路軍部隊日夜兼程向華北抗日前線挺進。 新華社

立志跟黨走

救治傷員在家中

1938年6月11日,八路軍在沙峪村東與日寇的戰鬥從中午11點一直持續到了下午4點多,待打掃完戰場時,已是黃昏時分。槍聲過後,周邊村莊又漸漸恢複了往日的甯靜。倦鳥開始歸林,農民開始點火做飯,夕陽的餘晖也慢慢将袅袅升起的炊煙染紅。但對于距沙峪村15華裡之遙的北溝村曹進祥一家來說,這一天過得極不平凡。

“媽,今兒真是場大仗,居然打了這麼長時間,肯定死傷不少,我想去看看是不是咱們勝了!”站在院子裡的曹進祥焦急地對孫文蘭說。

“今天,咱們八路軍跟小日本交上火了,甭管輸赢,八路軍肯定有傷亡,咱們可要力所能及地幫助人家!”坐在炕頭上做活的孫大媽說。

曹進祥和孫大媽議論的這場戰鬥,被稱為“平北抗日第一槍”。主要參戰部隊是前往冀東支援人民抗日大暴動,途經此地的八路軍鄧華、宋時輪支隊。

在曹進祥一家看來,鄧華、宋時輪支隊不僅是一支頑強抗日的隊伍,還是将他們一家人引向革命道路的導師。那年,曹進祥才16歲,剛剛成年就背上了家庭的重擔,既要伺候母親孫文蘭,又要養活妻子于桂蘭。雖然家庭負擔重,但由于曹進祥勤勞肯幹,為人忠厚老實,是以家裡的日子還算過得去。溫飽雖能解決,但曹進祥心裡總是有很多疑問,為啥自己辛辛苦苦賺錢,到頭來身上穿的還是更新檔摞更新檔的衣服?為啥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如今卻被小日本占領着?

曹進祥的這些疑問一直到八路軍鄧華、宋時輪支隊的到來,才得以解開。他從八路軍下鄉宣傳中,學到了什麼是共産主義、為什麼要抗日等。自此,曹進祥成了共産主義思想的追随者。不僅如此,他還把學到的知識講給母親和媳婦聽,将母親和媳婦也變成了和自己一樣有共同志向的家庭成員。

沙峪村殲滅戰這天,在家裡等消息的曹進祥坐立不安,摩拳擦掌想給八路軍幫點忙。入夜,戰鬥中負傷的八路軍戰士被轉移出陣地,其中一部分來到了北溝村。曹進祥一家主動找到部隊裡的負責同志,要求照顧傷員。為此,他還專門把家裡最大的一間屋子留出來給傷員用。

傷員來了,滿滿地躺了一炕,曹進祥跟母親、媳婦一起燒水、做飯,細心地為戰士們擦洗傷口、上藥,想方設法減輕傷員的痛苦。對重傷員,他們一家人更是喂水喂飯、接屎接尿地耐心照料,直到部隊将傷員轉移到後方醫院。

由于曹進祥一家人對傷員無微不至地照顧,得到了組織的信任。在此後的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中,曹進祥一家接待、護理了一批又一批傷病員,他們對傷病員細心護理、關懷備至且嚴守秘密,使所有傷病員全部安全歸隊或轉移,無一閃失。

巧救地下黨

急中生智演雙簧

1942年,日僞在長城沿線制造了“無人區”。八道河、交界河、長元等十個村莊被燒,還制造了石片慘案。為儲存實力,懷柔抗日武裝和大部分地方從業人員奉命轉移,此時的栾昌懷地區僅剩下區幹部肖尊一、李芳齡、盧化民等少數我黨地下工作者,堅持守在敵後。

那時候,肖尊一等堅守在抗日工作一線的同志夜間深入山區、平原揭露敵人陰謀,開展抗日宣傳等工作,拂曉回到山裡隐蔽。在隐蔽的過程中,曹進祥家是這些地下工作者們最安全、最溫暖的避風港。

那年7月的一天,忙活了一晚上的肖尊一剛到曹進祥家準備休息,孫大媽就急忙跑進來:“快躲起來!溝裡來了不少僞軍!”

“又追來了!今天我跟他們拼了……”從炕上蹦下來的肖尊一,掏出手槍就往屋外沖。

“你以後還想不想在這兒住了?”大媽一把拽住他的胳膊,壓低聲音急切地說。

正在肖尊一被問得啞口無言之際,孫大媽用盡全身力氣将他推進套間屋。

“快鑽進去!”大媽指着炕上一個卷起來的炕席筒子指令道。肖尊一剛進去,孫大媽趕忙抱出家裡的破衣服、爛被褥鋪在席筒子周圍,同時又喊來兒媳婦于桂蘭,在她耳邊吩咐了幾句。

等一切都準備好了,僞軍扛着大槍歪歪斜斜地進了曹家,一眼看見孫文蘭正在燒火。“見着有生人來過嗎?”一個僞軍首先發問。

“啊?生人?沒有啊!”孫大媽答道。

“沒有?人家都說上你們這邊來了,告訴你,要敢窩藏共産黨和八路軍,小心你們全家的性命!”僞軍一邊惡狠狠地說,一邊要進屋搜查。

孫大媽看他要進屋,趕忙站起來攔在門口,一本正經地說:“我兒媳婦剛在這屋生的孩子,這是産房,男人不能進,犯忌諱!”

“忌諱?我看是你這屋裡有鬼!”僞軍說着用槍撥開擋在門口的孫文蘭,掀起門簾,擡腳就準備往裡走。腳還沒落地,就看見屋裡一盆血水在炕上放着,炕上還鋪着谷草,谷草旁的被子裡裹着個女人。見此情形,僞軍剛邁出一半的腳又縮了回來,罵罵咧咧地走了。

肖尊一後來回憶說,這是他參加革命工作以來,躲避敵人圍捕中最危險的一次,孫大媽的機智勇敢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實際上,那盆“血水”是孫大媽用大紅紙浸泡出來的。

受刑不低頭 國仇家恨鑄鐵骨

在殘酷的抗日鬥争中,曹進祥的家不僅是抗日戰士的隐蔽所,還是共産黨的聯絡站。

1943年秋,一個冷風襲襲的深夜,曹進祥在村外的小山溝裡接收了一批八路軍軍鞋。事情做得本來很隐秘,但由于叛徒出賣,曹進祥剛到家就被渤海所村的僞軍35團2營營長趙海臣給抓了起來。趙海臣讓叛徒出來對峙,逼迫曹進祥交出軍鞋。

“鞋送到這兒沒耽擱就讓人運走了。你們在這兒的時候,不也常這樣嗎?誰不怕出了問題掉腦袋!”曹進祥不慌不忙地說。

漢奸被問得啞口無言,改口又問道:“那肖尊一和盧化民哪去了?”

“你們不是天天跟蹤他們嘛!你們都不知道,我怎麼知道?”曹進祥說。

心狠手辣的趙海臣見從曹進祥的嘴裡問不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便一聲令下:“小子,嘴硬!給我打!”

無論敵人怎樣嚴刑拷打,曹進祥都一口咬定“不知道”。最後,無奈的敵人燒了他家的羊圈窩棚,并押着他回了渤海所據點。

在渤海所據點,趙海臣對曹進祥施行了慘無人道的酷刑。灌辣椒水、迷魂湯,再加上拳打腳踢,曹進祥被打得皮開肉綻,遍體鱗傷,但他始終沒有吐露任何實情。

在受盡折磨的同時,曹進祥也在暗暗思考脫身之策,最後他決定先帶着敵人到山裡轉轉,免得在這監牢飽受皮肉之苦。于是在一次逼問中,曹進祥主動提出帶他們出去找找地下黨的蹤迹。

第二天一大早,曹進祥帶着敵人啟程了。為了迷惑敵人,曹進祥從渤海所一出來就往小山溝裡鑽。一行人東走走、西看看,最後在慕田峪的一條小山溝裡停了下來。

“你看,那邊有個亂石崗,我聽說他們總在那裡躲着。”趙海臣等人走近亂石崗,看到确實有住過的痕迹,但眼下連個人影也沒有。

早看出趙海臣心思的曹進祥馬上說:“我聽說他們老從蓮花池那邊過來,要不然咱們再到那邊去看看!”

趙海臣一揮手,跟着曹進祥又向蓮花池方向走去,一路上他們沿着彎彎曲曲的小路,翻過長城,登上一座小山梁。曹進祥又指着山梁下柴草叢生的低窪處,對趙海臣說:“那有個窩棚。”

一看到窩棚,趙海臣迅速緊張起來,指令手下人從三面包圍過去。但圍着窩棚轉了幾圈,卻發現裡面鋪着厚厚的山草,也是有人住過的痕迹。看到趙海臣不耐煩的樣子,曹進祥湊過去說:“我們村東北的城牆底下還有黑漿大個洞,要不然咱們也去看看。”

趙海臣深知共産黨的幹部們神出鬼沒,行蹤不定,又知道曹進祥與他們有點來往,于是想放長線釣大魚,便高聲說:“别處就不去了,今天先饒你一命。以後有什麼情報馬上向我彙報,不然小心你們全家的腦袋!”就這樣,曹進祥逃出了魔窟。

一個月後,趙海臣的一個營在延慶太子溝被我軍全部殲滅,趙海臣也被活捉,後被處決。

共和國不會忘記,我們的黨也沒有忘記。1951年秋天,懷柔縣人民政府将一面由毛澤東題寫的“發揚革命傳統,争取更大光榮”的匾額和一枚紀念章送到曹進祥家,以褒獎他們一家在抗日及解放戰争中做出的卓越貢獻。

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期間,像曹進祥一家這樣精心護理傷員、掩護我黨地下工作者的“堡壘戶”有很多,他們之是以能夠舍生忘死,與敵人巧妙周旋,根本原因在于我們黨真心誠意地代表勞苦大衆的切身利益,并與人民群衆同甘苦、共命運。

(原标題:平北抗戰中的軍民情)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魏明俊 劉江洋

流程編輯:L006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