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家稱:兄弟姐妹間關系是疏離還是融洽,直接影響孩子将來的成就01、為什麼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産生沖突?02、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好壞,直接影響孩子教育上的成就03、多子女家庭父母如何處理子女之間的關系?

1月3日,章子怡在微網誌曬出一家人和寶寶的照片,宣布自己元旦平安生子的好消息。汪峰也在微網誌轉發了章子怡的該條狀态,稱:“第二次站在妻子身邊,緊握着她的手,迎接寶寶的降臨。再一次感受到母親的艱辛與偉大。謝謝老婆,謝謝你在20年代第一天這麼好的時刻帶給我帶給這個家一個超級健康,嗓音嘹亮,七斤二兩的大胖小子,開心極了,順産母子平安。祝大家新年快樂。”

專家稱:兄弟姐妹間關系是疏離還是融洽,直接影響孩子将來的成就01、為什麼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産生沖突?02、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好壞,直接影響孩子教育上的成就03、多子女家庭父母如何處理子女之間的關系?

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正帶着孩子跟幾個媽媽一起聚會,聊起章子怡生子這件事,旁邊有個媽媽脫口而出:“女人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啊,尤其是不止養一個孩子更是難上加難,看着明星表面光鮮,雖然她有錢不必像我們這樣苟且生活,但孩子之間的沖突我就不信她們不頭疼。”

說這話的媽媽家裡有兩個女兒,中間相差三歲,兩個孩子相處時是名符其實的“相愛相殺”,前一秒倆人好得像一個人似的,下一秒就有可能翻臉不認人,賭咒發誓老死不相往來,前段時間,老大更是偷偷把老二的辮子給剪了,老二反撲,把老大作業本劃花,爸爸媽媽簡直拿她們沒辦法。

為什麼親如兄弟姐妹,明明是一家人,有時候卻連外人都不如呢?

專家稱:兄弟姐妹間關系是疏離還是融洽,直接影響孩子将來的成就01、為什麼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産生沖突?02、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好壞,直接影響孩子教育上的成就03、多子女家庭父母如何處理子女之間的關系?

<h1 class="pgc-h-arrow-right">01、為什麼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産生沖突?</h1>

記得之前看電視劇的時候,常常會看到兩個很好的朋友或者兄弟姐妹,因為其中一個人越來越優秀最終變得漸行漸遠,甚至反目成仇,其根源往往是因為嫉妒。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我一個朋友家有一對雙胞胎姐妹,姐姐和妹妹在一個班上,姐姐優秀,妹妹相對平庸,有一次班上競選班幹部,妹妹竟然選了别人而不選姐姐。同樣的好處,落在跟自己不熟悉的人身上,都會覺得理所當然,而如果是自己親近的人得了便宜,自己就會覺得心裡不舒服,這種嫉妒心理正常不正常呢?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與人之間嫉妒或者崇拜的感覺産生的前提就是要進行比較。同樣的比較結果(對方比我強),個體卻産生了不同的情感體驗(對有的人嫉妒,對有的人羨慕),這與人們的自我概念息息相關,比較結果隻不過是個誘因罷了。

還以前面說的雙胞胎姐妹的例子來分析,妹妹甯願别人當班長也不願意姐姐當,其根本原因在于血緣之間的差異性。

專家稱:兄弟姐妹間關系是疏離還是融洽,直接影響孩子将來的成就01、為什麼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産生沖突?02、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好壞,直接影響孩子教育上的成就03、多子女家庭父母如何處理子女之間的關系?

我們都知道,哪怕是雙胞胎,同一個家庭出生的孩子性格也都各不相同,而父母則常常鼓勵孩子進行同樣的活動、達到同樣的目标,并且對所有的孩子期望值都是一樣的。

在這個過程中,當一方不能達到父母的内心期望值,父母就會下意識地将其與其他子女進行比較,進而在心理上不自覺地對子女的能力甚至智力産生對比,得出一個自以為合理的結論:妹妹沒有姐姐聰明,或者妹妹沒有姐姐努力等等,進而逐漸在态度上對兩個孩子産生差異化,畢竟誰都喜歡優秀的孩子。

而此時的妹妹甯願當班長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的姐姐,也不僅僅是嫉妒心理在作怪,因為人之是以會對不熟悉的人産生認可,對熟悉的人産生嫉妒,那是因為認可一個離自己很遙遠的人,于我們的内心來說,是沒有任何負擔和壓迫感的。我們越是不了解的人,越是可以把對方的成功歸結為各種各樣的外在因素,這就為自己現在不如人的境地找了個很好的借口。

比如遇到一個不熟悉的人成功了,我們會告訴自己對方天資聰穎,我不如她;或者她有先天有利的條件,而我沒有,是以我不如他也是正常的。

總之,與我們沒多大關系的“成功人士”大多數都離我們現實生活很遠,是可以在我們的潛意識裡任意刻畫的一個群體,換句話說,我們想他是什麼樣的,他就是什麼樣的,是以更容易被人接受。

專家稱:兄弟姐妹間關系是疏離還是融洽,直接影響孩子将來的成就01、為什麼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産生沖突?02、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好壞,直接影響孩子教育上的成就03、多子女家庭父母如何處理子女之間的關系?

<h1 class="pgc-h-arrow-right">02、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好壞,直接影響孩子教育上的成就</h1>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的家庭關系研究團隊,跟蹤了美國賓州152個家庭中兩個孩子從童年後期到成年時期的成長軌迹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在152對的兄弟姐妹中,有41對的情況是兩個孩子學曆相差較大。而另外111對中,兩個孩子學曆相當,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原來,研究者團隊在這些家庭的老大12歲、老二9歲左右的時候,通過到家庭中拜訪,測量了兩個孩子之間的關系以及各自與父母的關系。

他們發現,這41對學曆差異比較大的兄弟姐妹,在童年期彼此之間的關系更加疏遠;同時,父母在他們身上投入時間的差異更大,而他們也更有可能認為父母對他們的差別對待不公平。

在這個發現中,研究者團隊排除了一些混淆因素的影響,包括父母教育程度和年齡、兩個孩子的性别和性别差異、以及兩個孩子從國小或國中到高中畢業在學習成績上的差異等等。

專家稱:兄弟姐妹間關系是疏離還是融洽,直接影響孩子将來的成就01、為什麼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産生沖突?02、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好壞,直接影響孩子教育上的成就03、多子女家庭父母如何處理子女之間的關系?

那麼為什麼關系更疏遠的兄弟姐妹,教育成就上的差異更大呢?早在1977年,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就可以解釋這個現象。

“社會學習理論”表明,當家庭成員之間關系更加親密時,他們也更容易彼此模仿和互相學習。是以,當兄弟姐妹之間關系更加親密時,他們更有可能把彼此當做學習的榜樣,共同進步或者共同出現行為上的問題。

反之,當他們關系疏遠時,很多時候會刻意地和對方表現不同。比如當一個孩子是愛學習的“好學生”時,另一個可能就會主動地表示自己對學習沒有太大興趣,後者想要借此來表明自己不是比對方笨或者缺乏天賦,自己隻是不願意學習而已,事實上從深層次講,也是害怕失敗、不自信的一種展現。

專家稱:兄弟姐妹間關系是疏離還是融洽,直接影響孩子将來的成就01、為什麼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産生沖突?02、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好壞,直接影響孩子教育上的成就03、多子女家庭父母如何處理子女之間的關系?

<h1 class="pgc-h-arrow-right">03、多子女家庭父母如何處理子女之間的關系?</h1>

自從我們國家正式實施“全面二胎”政策後,二孩出生數量大幅上升。到2017年,二孩數量上升至883萬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達到51.2%。随着二胎政策的實行,越來越多的孩子可能生長在有兄弟姐妹的成長環境中。兄弟姐妹從小到大互相之間的影響,可能遠遠超過很多人的預期。那麼我們作為父母,如何處理子女之間的關系呢?

專家稱:兄弟姐妹間關系是疏離還是融洽,直接影響孩子将來的成就01、為什麼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産生沖突?02、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好壞,直接影響孩子教育上的成就03、多子女家庭父母如何處理子女之間的關系?

l 了解孩子之間的相處之道

英國自然博物學家大衛·愛登堡曾經在節目裡說過這樣一翻話:“似乎所有的小動物(除了刺猬)都喜歡互相絆跤、滾作一團、打打鬧鬧,這些活動能提高反應能力,強身健體,讓它們為野外生活做好準備。會和兄弟姐妹打架的小獅子能更好地在險惡的成人世界中存活。”

這段話同樣适用于孩子之間的相處之道。

從身體上講,雖然我們并不鼓勵孩子之間打架拌嘴,但有時候孩子之間出現沖突打鬧也是有一定的價值所在,挑釁、口頭争執能提升孩子的唇舌靈活能力,兄弟姐妹之間的糾紛也可以提升孩子處理事務的能力。

從心理上講,分析學家認為,孩子之間小打小鬧其實是一種懸而未決的權力鬥争,多數口角是源于無聊和厭倦,當生活趨于平淡時,一句譏諷便能成星星之火,他們的目的隻是為了讓父母的關注呈燎原之勢而已。

是以面對孩子的争吵打鬧,父母首先要擺正心态,過于忽略或者過于在意的态度都會對孩子的關系緩和起到不好的作用。

專家稱:兄弟姐妹間關系是疏離還是融洽,直接影響孩子将來的成就01、為什麼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産生沖突?02、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好壞,直接影響孩子教育上的成就03、多子女家庭父母如何處理子女之間的關系?

l 幫助孩子建構适宜恰當的處理方案

當兩個孩子起沖突時,父母千萬不要像救火隊員一樣,第一時間介入現場,如果此時父母質問誰先挑的事兒,就會造成孩子的互相指責,為了避免父母責罵自己,有責任一方的孩子就會想辦法推诿,不敢承擔責任。

最好的辦法就是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協助和鼓勵孩子自己消除沖突。可以讓孩子聯系以往經驗,嘗試建構适宜恰當的處理方案。

比如我家兩個孩子就經常為搶一本書看而大打出手,面對他們這種情況,我先是強調了他們想要達成的最終結果:“你們都想現在看這本書是吧?”在得到他們的肯定答複時,我就提出解決方案:“如果你倆都想看這本書,那麼有一個辦法是,你倆一起看。”

他倆有時會贊同我的提議,有時都不肯接受。那麼我會繼續給他倆統一戰線,并制定新的規則:

“既然你倆都不同意一起看,那你們自己想個辦法吧。但你們不能再吵鬧了,否則我機會把書拿走。”

接下來,就讓他倆自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所要記住的是,如果他們再度争吵或者因為争搶東西打鬧,我們就要提醒他們新的規則;如果繼續違反規則,那就把東西拿走,讓他們自己承擔違反規則的後果。

專家稱:兄弟姐妹間關系是疏離還是融洽,直接影響孩子将來的成就01、為什麼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産生沖突?02、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好壞,直接影響孩子教育上的成就03、多子女家庭父母如何處理子女之間的關系?

l 走出“公平”的誤區

很多父母在處理孩子之間糾紛的時候,最大的誤區就會告訴孩子凡事要“公平”,為什麼這麼說呢?

公平、平等是人人都向往的事情,可是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是沒有絕對的公平存在的,孩子在剛開始上學的那幾年,面對競争,抱怨是十分正常的。做父母的,可能對每個孩子的愛都是一樣多,可是孩子感受到的關注卻大不相同。

中國有句老話叫“愛哭的孩子有奶喝”,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愛哭愛鬧難伺候的孩子,更容易得到父母的關注,也更需要父母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是以當孩子控訴說“這不公平,你們都更愛姐姐不愛我”時,千萬不要試圖去争辯,最好的辦法是表示了解孩子的意見,并且提前建立公平的獎懲制度。

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對他們的行為要求是什麼,在哪些範圍之内行為可以浮動,而哪些行為是原則問題,不允許觸犯,做的好的孩子就該得到褒獎,包括物質獎勵,做錯的那個孩子,就要受到适當的懲罰予以懲戒。

父母真正對待孩子的公平就展現在優者能夠得到更多的回報,而稍遜的一方就會懂得,不努力是生存不下去的。這并不是說,一個不夠努力的孩子就不配得到父母的愛,而恰恰這樣做就是用一種激勵方式去鼓舞弱勢的孩子變強,掌握更多獨立生活的能力。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懂得肯定弱勢孩子的每一點小進步,以此來提升他的信心。

專家稱:兄弟姐妹間關系是疏離還是融洽,直接影響孩子将來的成就01、為什麼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産生沖突?02、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好壞,直接影響孩子教育上的成就03、多子女家庭父母如何處理子女之間的關系?

與此同時,也要給孩子定規矩并執行,讓孩子明确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定規矩也許不能立刻消除争吵和沖突,但是規矩的設立,能讓争吵的雙方了解自己的立場,明白自己所不能觸犯的界限是什麼。隻有這樣,孩子跟自己的兄弟姐妹之間才能在最初的争吵中,逐漸磨合到良好相處,知道如何處理彼此的關系,進而找到最舒服的相處方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