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媽咪
之前看到知乎上一個網友的提問,說自己的女朋友跟上國中的弟弟仍然住在一個房間裡,她跟女朋友說過很多次,讓女朋友與自己的弟弟分開房間住,家裡也并不是沒有空房間,可女朋友卻說他小題大做,他納悶真的是自己小題大做?問到底兄弟姐妹之間要不要避嫌。

這個問題引起了熱議,有人說不需要避嫌,确實是提問者小題大做,也有說需要避嫌,我想,這同時也是很多異性二胎家庭需要考慮的問題。
之前一個姐姐說:“我從來就沒把我弟弟當男的,有什麼可避的。”
還有一個哥哥說:“我妹如果不避嫌,再像小時候那樣,我就揍她,如果不揍她,她男朋友可能會把我打死。”
一方面是兄弟姐妹之間的感受,另一方面是在外人看來的感受。
其實要說避嫌,以前有的家庭條件不好,住房面積小,兄弟姐妹各自成家之前都是住一個房間的,那時候也沒說什麼避嫌。
因為那時候是很普遍的現象,大多家庭都是這樣的情況,是以也就見怪不怪了,很多都是在成家之後就知道避嫌了。
但是,現在家裡如果有條件了,要不要避嫌呢?
答案是要的!即使兄弟姐妹之間彼此并不在乎,等長大了,别人也會難以了解。
現在我們一直在強調生理教育,這對孩子來說利大于弊。
之前一個網友說自己還6歲的妹妹給他教育了一通。
妹妹要洗澡,哥哥在刷牙,妹妹就讓哥哥快點刷完出去,哥哥就說:“哦,那沒事兒,你邊脫衣服我邊刷牙,等我刷完了你就可以洗了。”
結果妹妹說:“媽媽說男生不能看女生脫衣服!”然後就把哥哥趕出去了。哥哥當時就蒙了,心想着,小時候幫妹妹換了那麼多尿布,洗了那麼多次澡,上幼稚園的時候還纏着哥哥讓幫忙洗澡,現在卻突然變了,當哥哥的莫名覺得自己老了。最後網友總結,上國小的孩子都知道避嫌了,更何況是成年的兄弟姐妹呢?
不過這件事可以明白,孩子何時避嫌?何時知道避嫌,關鍵在于性教育的時間!
知乎上,以為網友回答兄妹之間什麼時候避嫌時說道:
兄妹間本來就不需要避嫌,但當你考慮到避嫌時,那就需要避嫌了。
兄弟姐妹之間本沒有什麼,就像開頭提到的那位姐姐一樣,根本沒有把弟弟當過男生,是以也就不注重避嫌這件事,但真的當你意識到需要避嫌的時候,那就真的需要避嫌了。
對于以前很多親生的兄弟姐妹們,避嫌更多是避免别人異樣的眼光。
爸爸媽媽可以順其自然,但是,性教育還是要給孩子們好好普及。如果性教育普及得早,孩子就越早知道避嫌。畢竟現在社會的不安定因素有很多,爸爸媽媽盡早給孩子普及性教育知識,也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保護自己。
孩子從三歲開始會好奇自己的身體,四歲的時候,就可以為孩子普及一些知識,告訴女孩子身體的哪些部位不能被男孩子看,也要告訴男孩子他身體的哪個部分不能被女孩子看,形成這樣的觀念後,孩子之間自己就會避嫌了。
歡迎加入福林媽咪粉絲圈,來和育兒大咖還有志同道合的寶媽們一起來交流育兒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