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橄榄分東方和西洋兩種,前者兩頭尖,後者圓形,是一種壽命很長的植物,公元五千年前已有人栽培。
東方榄有綠色和黑色的,因果實苦澀,用處并不廣,綠榄細嚼之,有種甘味,很獨特,可以生吃。黑榄是蒸熟了浸在鹽水中,發酵後成熟,以鹽漬之。是窮苦人家吃粥的餸,價錢低微。有些人吃幹脆将肉棄之,破核取榄仁,是做月餅的主要材料之一。橄榄核堅硬,潮州人用來燒炭。
橄榄做成蜜餞的例子反而很多,用糖和甘草腌制,曬幹後紙包,交易時小販扱上二三樓,成為著名的飛機榄。
中國的生産區并不廣,故很少聽到有橄榄油這種東西,郅了西方,可說遍地皆是。
西洋榄在沙漠中也能生産,中東、希臘最為茂盛。凡是被回教徒征服過的歐洲國家,都種滿橄榄,像西班牙就是一個例子。天氣一熱,橄榄就種了起來,意大邾全國都長橄榄,榨出來的油,黑醋擺在餐桌上,有如英美人的胡椒和鹽,生活上離開下了。
除了榨油之外,當成小吃。分兩派,發酵的和不發酵的。前者浸在蘇打水之中,再鹽腌。後都幹脆隻浸鹽水。因為西方榄有極強的堿性,不能生吃,否則傷胃。
但它富有脂肪和維他命及無機物,濫味能增進食欲,有益肝髒,也可降血壓糖,很受人愛戴。
在西班牙,有黃、綠到紅,黑顔色的榄,加入海鮮飯中,也拿來做薄餅,當成沙律的例子最多,有時也煮湯煮肉。
用在雞尾酒中,Martini裡面加一粒綠色的橄榄。最進階的用又肥又大、裡面帶核的。一般酒吧用的隻是一小粒圓形的,中間挖空,塞入櫻桃。意大利人也愛塞東西進橄榄,用的是紅蘿蔔,浸在橄榄油中,連油吃。
橄榄樹野生的可長至二十多尺高,當今栽培,都控制在十尺。見到沙漠,必想起橄榄樹,《橄榄樹》的名字,詞和曲都被美化了,代表了自我放逐、浪漫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