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啟功論書二:《平複帖》為何稱墨皇?書家真的是陸機嗎?疑點重重

作者:翰墨今香

啟功論書詩二:

翠墨黟然發古光,金題錦帙照琳琅。

十年校遍流沙簡,平複無慚署墨皇。

這首詩說的是西晉著名法帖《平複帖》。

啟功論書二:《平複帖》為何稱墨皇?書家真的是陸機嗎?疑點重重

明代大書法家、鑒賞家董其昌在《平複帖》的題跋裡說:“右軍以前,元常以後,為此數行,為希代寶。”這裡“右軍”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元常”是三國時期魏國大書法家鐘繇,也被後世認為是楷書的鼻祖。

董其昌認為,在三國和東晉之間,就這麼幾行字迹,代表了那個西晉時代的書風,是以贊美為“稀世之寶”。

以現代的考古、鑒定來看,王羲之的傳世墨迹都是複制品,唐代的摹本已經是鳳毛麟角,鐘繇的《宣示表》也不是三國時期的原作。而《平複帖》大家公認為西晉人的墨書真迹,這的确比王羲之、鐘繇的這些傳世摹本更加具有斷代上的重要性。

啟功論書二:《平複帖》為何稱墨皇?書家真的是陸機嗎?疑點重重

是以《平複帖》更加顯得倍加珍貴,穩穩坐上了“墨皇”“帖祖”的寶座。是以啟功先生在這首論書詩中的最後一句說:平複無慚署墨皇。

《平複帖》公認為“墨皇”,為晉人真迹無疑,但是書者是陸機這點卻一直疑點重重。

因為《平複帖》并無署名,誰寫的并沒有确切記載。此帖在唐代的時候就被收入皇帝内府,到了宋代的時候被認定為是陸機的真迹。北宋大書法家米芾曾經這樣評價《平複帖》:“火箸畫灰”,來贊美《平複帖》線條的蒼勁枯澀之美。

啟功論書二:《平複帖》為何稱墨皇?書家真的是陸機嗎?疑點重重

《平複帖》雖然是秃毫賊筆所書,但是墨書依然濃重,古色古香,明代張醜曾記載:“墨有綠色”。是以啟功先生詩中雲:翠墨黟然發古光。

宋徽宗親自鑒定,并且朱書題鑒:“晉平原内史陸機士衡平複帖”,題鑒下有著名的宋徽宗雙龍小印,四角有“政和”、“宣龢”的押印。

因為被皇帝收藏過,是以《平複帖》的裝裱可以說是相當的豪華,是以啟功先生詩中雲:金題錦帙照琳琅。

《平複帖》在元代的收藏經過不是很清楚,明代的時候先後被韓世能、韓逢禧父子、安儀周、梁清标等人收藏,绫邊隔水上有收藏的印記。而董其昌就是在韓世能家看到的《平複帖》,并且留下了題跋。

清代乾隆年間收入内府,後來被賜給了當時著名書法家成親王永瑆。清末時期進入恭王府,流傳到了當時著名書畫家溥心畬手上,是以隔水上也留下了“溥心畬鑒定書畫珍藏印”。後來轉賣給張伯駒先生,1956年,張伯駒先生把《平複帖》捐出,收藏與北京故宮。

啟功論書二:《平複帖》為何稱墨皇?書家真的是陸機嗎?疑點重重

《平複帖》雖然流傳有緒,但始終沒有确切證據來證明是陸機所書。中國自古至今,書畫收藏一直習慣把一些沒有署名的作品歸類在名家之手。唐宋之前,書畫作品很少有落款的習慣。是以,這些沒有落款的書畫作品陸續被冠上名家的名字。

例如許多山水冠上了“範寬”、“郭熙”,畫馬的被冠以“韓幹”,仕女圖就被冠以"張萱”、”周昉“,是以許多”帖“也被冠以名家的名下。

因為,如果你這幅書畫沒有名家的名字,似乎就失去了價值。《平複帖》沒有署名,但作為西晉人的墨迹是比較确定的結論。啟功先生曾經鑒定說:“《平複帖》字作章草,點畫奇古,校以西陲所出漢晉簡牍,若合符契。可證其非六朝以後人所能為。”

《平複帖》是漢代章草向晉代今草過渡的字型,古奧難懂,加上年久斑剝,字迹漫漶,很難辨認。啟功先生是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對《平複帖》進行了釋讀,雖然有些地方還有不同的看法,但目前已經是流傳最廣泛的釋文了。

啟功論書二:《平複帖》為何稱墨皇?書家真的是陸機嗎?疑點重重

校讀《平複帖》,啟功先生依據的是《流沙墜簡》這本書,當時這本書已經出版了十年,是以這首論書詩中說:十年校遍流沙簡。

下面是啟功先生的釋文:

彥先羸瘵 ,恐難平複,往屬初病,慮不止此,此已為慶。承使唯男,幸為複失前憂耳。吳子楊往初來主,吾不能盡。臨西複來,威儀詳跱。舉動成觀,自軀體之美也。思識□量之邁前,勢所恒有,宜□稱之。夏伯榮寇亂之際,聞問不悉。

啟功論書二:《平複帖》為何稱墨皇?書家真的是陸機嗎?疑點重重

啟功《平複帖》釋文手稿

“彥先羸瘵 ,恐難平複,往屬初病,慮不止此,此已為慶。”這一句的意思大概是說:彥先這個人生病了,身體衰弱,恐怕很難痊愈。當初剛得病的時候,沒想到後來會發展到這麼嚴重。

這一句釋讀比較沒有異議,但是這裡提到一個人“彥先”。也是因為這個人名,才把《平複帖》跟陸機扯上了關系。因為陸機有個好朋友叫“彥先”。

但比較麻煩的是,陸機親近的朋友中有兩個都叫“彥先”,一個是顧榮,顧彥先;另一個是賀循,賀彥先,都是當時的吳國士族。但更麻煩的是,可能還不隻這兩個“彥先”,徐邦達先生就認為《平複帖》裡的“彥先”可能是另外一個叫“全彥先”的人。

《昭明文選》裡有陸機、陸雲兄弟為“彥先”寫的《贈婦詩》,李善注指出這個“彥先”不是顧彥先,而是全彥先。是以,至此,三個“彥先”就讓《平複帖》的線索變得更為錯綜複雜了。

啟功先生的看法是,帖裡提到:彥先病重,身體衰弱,這個線索與《晉書-賀循傳》裡描述的“賀彥先”的身體體弱多病的情況相似,是以自然會使人把這個“彥先”定為賀循。

啟功論書二:《平複帖》為何稱墨皇?書家真的是陸機嗎?疑點重重

啟功臨《平複帖》

但依據這一點點聯系,就把“彥先”定為“賀循”,還是不那麼确定。2006年的《中國書法》期刊就有人提出:晉代讀書人為表示“榮耀祖先”,很多人都會取名“彥先”,就有點像我們七十年很多人會起名“建國”、“建軍”一樣。

照這麼看來,《平複帖》中的“彥先”到底是誰,還真難以确定,是以《平複帖》的書者真相,恐怕還将繼續讨論下去。這就如同達芬奇密碼,根據一點一絲的線索,去探求遙遠的真相。

但不論怎麼說,《平複帖》的珍貴性是無與倫比的,關于這點,啟功先生說:“在近代漢、晉和戰國的簡牍大量出土以前,數百年的時間,人們所能見到最古的,并非摹本的墨迹,隻有這九行字。而在今日統觀所有西晉以上的墨迹,其中确知出于名家之手的,也隻有這九行。”

跟翰墨今香一起讀《啟功論書詩》,學習啟功先生書法的同時,還學習古代書法文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