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字又不是照妖鏡,為何倉颉把文字造出來,鬼神會“夜哭”

作者:張生全精彩曆史

《淮南子·本經》中記載:“昔者倉颉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倉颉也就是造個字,與“鬼”有什麼關系呢?“鬼”哭什麼呢?

要了解這件事,我們就得明白,這裡的“鬼”指的是什麼。明白了這裡的“鬼”指什麼後,《淮南子》說的這句話的意思,我們就明白了。

文字又不是照妖鏡,為何倉颉把文字造出來,鬼神會“夜哭”

(郵票上的倉颉)

在古代,“風雨雷電”這樣一些大自然現象,常常表現出讓人不了解的地方。古代不但不了解,而且由于風雨雷電這樣一些自然現象,對人類常常具有很大的破壞性。莊稼會被大風刮倒,雷又會把野外的人劈死等等。這些自然現象,常常讓古人感到無比恐懼。

除了許多自然現象讓人不了解外,“生老病死”這樣的事情,人類也不了解。

人是從哪裡來的呢?為何莫名其妙就從母親的肚子裡鑽出來了?人為什麼會生病?是什麼造成了人生病的?人活得好好的,為什麼會老呢?為什麼不是一直都年輕力壯的樣子呢?人為什麼又會死去?死後被埋在地下後,又到哪裡去了?所有這些,古人都是很不了解的。

還有,人類對于自己所生活環境,也都是充滿疑惑的。

屈原在《天問》裡,問了一百多個問題。屈原的時代,不但早就有了文字,而且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他依然對世界充滿疑惑。

不怪屈原,就是在此後的一兩千年時間裡,中國古人依然認為,自己所住的地域表面是平的,周圍有四個大海環繞。“天似穹廬,籠蓋四野”,一直是這樣的認識。

文字又不是照妖鏡,為何倉颉把文字造出來,鬼神會“夜哭”

(網絡配圖)

由此可見,在沒有文字之前,古人對于世界的認識,是多麼有限。

正因為對各種不明白的現象認識有限,是以,古人對很多事物都是有恐懼的。而所恐懼的東西,就是“鬼”。

也就是說,古人認為,之是以有那麼多災難,之是以有那麼多不了解,都是“鬼神”在作怪,是“鬼神”操縱了這個世界。

在古人的眼中,“鬼”和“神”是有差別的,“神”是住在天上的,是“陽性”的,常常是會幫助人類的。“鬼”則是住在地下的,是“陰性”的,常常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的。

在文字出現以前,人類的知識,都隻能來自于口口相傳。爺爺傳給爸爸,爸爸傳給兒子,兒子傳給孫子,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

雖然那時候已經有了“結繩記事”,但實際上,那根繩子上的結,最多能夠表明,在哪些年哪個時候,部落發生了什麼災難。這根繩子,更多的隻是一個時間的概念。而且古人由于沒有比例尺,對于時間的記載,也不是很準确。連時間的記載都不準确,繩子上的那個結,對事件的記載,就更加不準确了。

文字又不是照妖鏡,為何倉颉把文字造出來,鬼神會“夜哭”

(結繩記事)

是以說,“結繩記事”實際上是沒用的,對知識的傳輸,還隻能靠口口相傳。

但是,這種口口相傳是很有局限性的。一是不準确,二是會遺忘,三是不明白。也許古人對身邊不明白的事物,或者對“鬼神”的了解,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由于以上三個原因,最終又重新回到了無知,以及對“鬼神”的更加恐懼。

不過,當人類出現文字以後,情況就不一樣了。人類所積累的文明成果,會被記載下來。人類對世界的思考,對“鬼神”的了解,不再是“白手起家”,不再是“從無到有”,而是可以立足于他們祖先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再進行深入的挖掘探讨。牛頓所說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這個道理。

當人類了解了那些自然現象以後,人類就不再害怕那些東西了。不再害怕那些東西,“鬼”怎麼會不哭呢?

《淮南子》除了說“鬼夜哭”外,還說“天雨粟”,就是天上會落糧食下來的意思。這句話,所要表明的,也是說文字記載的重要性。文字記載,不但能讓人類探究出更多的未知領域,而且還能記載下人類的生産經驗,把這些生産經驗向後世傳遞。這樣一來,人類生産能力自然就越來越強了。這也就相當于上天會賜給人間更多的糧食。是以才會說“天雨粟”。

總之,《淮南子》上說的這個話,都是在肯定文字對人類文明推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參考資料:《淮南子》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