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三國時期蜀國的五虎上将,人們常用關、張、趙、馬、黃,來排序。這裡趙雲是排在馬超和黃忠之前的。然而他們的人生最高官職,卻是馬超骠騎将軍、張飛車騎将軍、關羽前将軍、黃忠後将軍、趙雲征南将軍。如果不明白東漢時期武将的官職序列的話,這眼花缭亂的稱謂,可能真讓人搞不清楚,他們官職的高低。那就讓咱們先了解一下,那個時期武将的職序吧!
東漢武将的官職,排序是這樣的:首先是,大将軍,掌管天下所有兵馬,但大将軍是不常設的;其次是元帥級别的骠騎将軍、車騎将軍、衛将軍;接下來就是前、後、左、右将軍,是武将的第三個等級,可以了解為戰區司令級别的。再下來,是四征将軍(征南、征東、征西、征北),相當于集團軍司令。
是以說五虎上将的官職,從高到低排序依次是:馬超骠騎将軍、張飛車騎将軍、關羽前将軍、黃忠後将軍、趙雲征南将軍,趙雲是排在最末的。關羽、黃忠,如果不是在劉備公元221年稱帝前已逝,職位定會更高。但不管如何,五虎上将中,趙雲官職是最低的了。很多人是以為趙雲報不平,排在關羽張飛之後,大家沒意見,怎麼官職還低于馬超、黃忠?咱們不是劉備,不知道他是怎麼考慮的,但畢竟那是個論功行賞的時代,我們可以試着從他們的功勞來分析一下。
先說馬超,在鎮守西涼的時候,曾一度打得曹操落荒而逃,後來不敵才投了劉備。他可是曾與劉備,曹操等同級别的一方諸侯,是帶着大部隊過來的。那可真是,出身名門、地位顯赫、聲威遠揚,劉備無論是稱王,還是稱帝,都需要借助馬超的背景,來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說白了,馬超就是主流權力集團投奔過來的大佬,是以馬超後來雖然沒有太耀眼的戰績(當然也沒給表現的機會),但隻要他在劉備這邊,蜀漢就多一分正統的底氣。給他高位,但沒給實權,這就是典型的政治利益交換。
再說黃忠:出身不高且聲威不足,但确實是有能力的,其作戰勇猛、戰功顯赫,也都是有目共睹的。本來沒有如關羽,張飛,馬超那樣,指揮過大兵團戰役的他,職位斷然不可能超過趙雲,但是公元219年,劉備率軍進攻漢中的定軍山之戰,黃忠身先士卒,将夏侯淵斬殺于定軍山,震動了曹軍,直接導緻了曹軍的敗退。
夏侯淵是誰?那可是曹操手下的元帥,馬超就是被他擊敗,曾破雲縣,定關中,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威震關中與關右。曹操是這樣安排的,潼關以東,他自己親自率領衆将坐鎮。潼關以,西夏侯淵就是最高統帥,官拜征西将軍,今天話講,西部戰區總司令,夏侯淵這次帶着張郃,郭淮等一衆名将,率重兵與劉備對峙,劉備一直處于劣勢,然而好巧不巧,夏侯淵帶小部隊外出時,卻被70多歲的黃忠截殺了。立馬扭轉了戰局。想象一下,如果北韓戰場上,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被志願軍一個師長擊斃了,會産生何種影響?是以,劉備給了黃忠後将軍的職位,一方面是功勞夠大,另一方面也是籠絡人心。
最後說說趙雲,人們經常會說,三國武将武力值排名,一呂二趙什麼的。看得出來,趙雲最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就是他憑借過人的單挑能力,創造的傳奇戰績了:長坂坡單騎救主;夷陵之戰帶兵吓退東吳追兵;漢中之戰中空城計吓退曹軍;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馬谡失街亭而失敗,趙雲出馬斷後,阻止了大量軍需物資的損失。但細看都是屬于小規模戰鬥,靠過硬的個人能力以及威懾力,取得勝利。趙雲确實是一員良将,是先鋒的不二之選,卻非坐鎮中軍的統帥之材。是以他統領取勝的戰鬥,都不是太大規模的那種,而屬于中小規模。軍功方面,比之另四位有所不及,是以他官職排在最後也不足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