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新上任不久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肯定不怎麼開心。
10月11日,岸田文雄氣焰嚣張地表示要遵循以往政府方針,維持與台灣非官方的實質關系,還要接着“進一步深化日台間的交流與合作”。
17日,又以“内閣總理大臣岸田文雄”的名義,向供奉着日本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獻上被稱為“真榊”的供品。
新官上任三把火,燒到了中國頭上。

可惜沒得意多久,隔天,打臉就來了。
中俄海軍10艘艦艇組成的編隊,聲勢浩大地穿過了日本北部的海上咽喉要道津輕海峽,給了日本一記重重的警告。
更精彩的是,這打臉還是個二段的,左邊臉打了,右邊臉也沒忘。在沿日本列島東側巡航之後,22日,中俄軍艦又穿越了日本南部的大隅海峽。
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以及一系列小島構成。北海道位于最北端,而道津輕海峽,就位于北海道和本州之間,是名副其實的“咽喉”地帶。
而大隅海峽則位于九州島以南,再往下,就是琉球群島和中國台灣,同樣極度敏感。
連日來,日本嚴陣以待,派出巡邏機、掃雷艇、護衛艦及戰鬥機跟蹤監視。
日本媒體更是又驚又怒,《日本經濟新聞》24日稱,“中俄艦艇編隊實際上是在環繞日本航行,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釁行動”。
有趣的是,經常在中俄周邊“自由航行”的美國,這次卻罕見地沉默了。媒體自然是有所關注,但官方并沒有公開跳出來幫日本說話。
按說刀都已經從小弟脖子上走了一遭了,美國這麼平靜,實在有點稀奇。
事實上,主要還是因為美國沒理由指責中俄。
現在,絕大多數沿海國的領海寬度都是12海裡,也包括日本在内,但中俄通過的航道,卻屬于特殊情況。
在上世紀60年代,日本政府承諾“無核三原則”,同時又秘密與美國達成安保條約。
為了友善美國攜帶核武器通過日本領海,又不違背“無核三原則”,日本在立法時特意将包括津輕海峽、大隅海峽在内的五條水道劃定為為特定海域,領海僅有3海裡,中間都是“國際航道”,目的就是為了給美軍留下“後門”。
隻是日本立法的時候可能不會想到,這條規則被中俄反過來利用了。
是以,中俄軍艦無論是從日本的脖子上過,還是從尾巴上過,又或是圍着日本巡航,隻要是無害通過,就算是“自由航行”。
寇可往,我亦可往。
美國自己就是“自由航行”的大戶,此時又哪有臉出來幫小弟站台。
日本政府同樣無奈,僅内閣官房副長官矶崎仁彥作出了回應,稱日本政府将繼續高度關注中俄海軍艦艇在日本周邊的活動,確定日本周邊海空域的警戒監視活動等萬無一失,卻對中俄海軍艦艇巡航的意圖不予置評。
日本作為亞洲國家,卻緊緊跟随美國的步伐,忠實地執行美國的印太戰略,不止頻繁挑撥中國的敏感神經,與俄羅斯在北方四島的問題上也龃龉不斷,使得地區局勢持續升溫。
中俄此次巡航,目的非常明确,是在提醒美日,刺激軍備競賽的後果是嚴重的。我們并不希望亞太地區的安全局勢變得脆弱,并且,我們有實力確定這一地區的和平穩定。(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