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年地球自轉50年來最快,科學家呼籲用“負閏秒”確定準時

國際計時界發現,2021年将會“飛快”過去,因為地球自轉速度比過去50年任何時候都要快。為了保證計時精确地與地球自轉一緻,科學家正在争論是否要增加一個“負閏秒”,就是從計時中删除一秒。

據報道,數十年來,地球完成一周自轉所需的時間略長于24小時(86400秒),為了使原子鐘與太陽時保持一緻,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計時界一共增加了27個“閏秒”。雖然從未增加過“負閏秒”,但2020年地球自轉一周長于24小時的趨勢被逆轉,現在的一天經常短于86400秒。

今年地球自轉50年來最快,科學家呼籲用“負閏秒”確定準時

2020年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變化。4月8日,是有記錄以來最長的一天;7月19日是有記錄以來最短的一天。

2020年7月19日,這一天比整整24小時短了1.4602毫秒,這是有記錄以來最短的一天。

據悉,在2020年之前,最短的一天發生在2005年。但是在過去的12個月中,這一紀錄已經驚人地打破了28次。

科學家表示,現在平均每天的時間距離24個整小時還差0.5秒。

這種微不足道的時間損失隻能在原子層面上檢測到,但卻有着廣泛的影響。

例如,衛星和通信裝置依賴于真實時間與太陽時的對準,而太陽時是由星星、月亮和太陽的位置決定的。為了保持這種和諧關系,總部設在巴黎的國際地球自轉服務機構的計時人員以前曾在一天中增加所謂的 "閏秒"。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27次,最後一次發生在2016年12月31日。

今年地球自轉50年來最快,科學家呼籲用“負閏秒”確定準時

衛星和通信裝置依賴于真實時間與太陽時的對準。

由于地球自轉速度一直在減慢,并沒有加速,是以此前從未出現過需要增加負閏秒的情況。現在,科學家正在争論是否可能需要删一秒來糾正日益擴大的差距。

英國國家實體實驗室時間和頻率組的進階研究科學家Peter Whibberley表示,如果地球自轉速度進一步增加,很有可能需要一個負閏秒,但現在讨論這個問題還為時過早。

“國際上也在讨論閏秒的未來,也有可能因為需要負閏秒而促使人們決定永遠結束閏秒。”他說。

文/南都記者 陳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