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下的浙大:準時開課 線上教學有序進行

作者: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1月28日消息(總台央廣記者錢成 趙初楠)11月25日下午,浙江大學接杭州市疾控中心通報,紫金港校區發現外地疫情關聯病例。當即,該校區實行封閉管理,并迅速組織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并對确定為密切接觸者或次密接者實行隔離觀察,不少老師也是以滞留在校園。

突如其來的疫情并沒有打亂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25日晚上,不少課程就迅速轉成線上教學。26日早上8點,紫金港校區和往常一樣準時開課。一些老師獨自一人來到教室,為學生上起了直播課。目前,教師和學生們的情況怎麼樣?

陸菁是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的一名老師,從教已經29年。11月25日下午,按照事先的計劃,陸菁正在給江蘇的商務部門做線上講座。此時,手機社交軟體的工作群裡已經傳出了關于疫情的資訊。

陸菁說:“差不多4點就已經有學生反映說,可能會有狀況。4點左右所有校門就緊急封閉了。校上司在這個時候應該是開了關于疫情的緊急會議,讓大家先平靜等待官宣。”

不久後,學校各個官方釋出資訊的平台以及校内的多個工作群内,通報了紫金港校區發現外地疫情關聯病例的資訊。陸菁說:“大概到了晚上六七點,所有與疫情相關聯的地方,(包括)那位老師去過的食堂已經被封了,其他一切正常。在晚飯前後,各大醫院派過來的檢測隊已經陸續到位。我們的後勤、安保做得都非常好,還有一些學生工作的團隊,包括老師以及500個學生志願者迅速到位。”

疫情下的浙大:準時開課 線上教學有序進行

陸菁(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據了解,目前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共有教職工及學生等超過5萬人。當晚9點左右,校區内5個用于首輪集體核酸檢測的檢測點就投入了使用,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位置就近選擇檢測點,快速完成檢測。陸菁說:“3個小時之内開啟了5個檢測點,(除了已經被集中隔離的人員),我們在5000多畝的校園裡是自由行動的,學校就是通知一下,按照你自己合适的時間和交通方式,選擇你友善的時間和檢測點自己去檢測,非常人性。”

浙江大學共有七個校區,部分跨校區到紫金港校區授課的教師和上課的學生,當天因為防疫要求留在了這裡,學校也對他們迅速作出了安置,包括行軍床、被褥等在内的大批生活物資也陸續運到。陸菁說:“首先我們開辟了體育館,整個體育館裡是可以開空調的,不一定很熱,但是最起碼有容留的空間。其次是大的階梯教室,凡是跨校區來授課和選課的學生都要有一個地方給他們安排。”

與此同時,與廣大師生密切相關的教學工作也立即作出了調整,25日晚上,部分課程就改為線上授課。26日早上8點,和往常一樣,紫金港校區準時開課,659門課程、1009個班級轉為線上教學。

陸菁說:“星期四晚上的部分課就已經迅速改為線上,有的同僚趕到紫金港校區發現進不來了,然後趕緊開車趕回家,上線再上課。我們技術中心的同僚這幾天應該是徹夜不眠地一直維護着所有研究所學生、大學生的線上課程。”

疫情下的浙大:準時開課 線上教學有序進行

浙大線上授課系統(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對于線上授課,浙大的老師和同學們并不陌生。陸菁介紹:“2020年上半年,我們全部都是線上授課,是以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線上課程以及上課的方法,隻要網絡是通的,不管老師還是學生,可以無縫對接線上線下。”

陸菁說,很多網友都在誇贊他們這些堅守在崗位上獨自直播上課的老師,其實整個校園的正常運作,更多的是依靠那些沒有出現在大衆視野中、默默付出的從業人員。“其實保安、保潔,還有後勤人員,他們也在努力地克服困難,因為他們也回不了家,但仍要保持所有校園工作的正常運作,很令人感動的。”

除了堅守崗位的教職工,一邊排隊核酸檢測一邊看書的浙大學生也引發了不少網友的關注。大四的應同學告訴記者,由于臨近考研、期末等節點,抓緊時間學習是大部分學生的常态。

應同學說,除了正常的防疫要求,學校并沒有對學生在校園内的生活進行限制。“(學校)沒有不讓我們走動之類的,但是大家也會有意識盡量減少流動,這段時間,我感覺身邊的人在校園内的出行有所減少。”

多位同學告訴記者,25日晚上,校區内超市裡的生活用品等迅速出售,很快後勤部門進行了補充。目前,校園内基本的生活物資充足,線上教學有序進行。

虞同學說:“吃住都沒有困難,可能一會兒就買光了(一些生活用品),但後續補充比較快,各方面都是做得比較好。我們學校的宿管中心、後勤保障這一塊,都不斷地為學校的師生服務,後續的供應一直做得比較好。”

記者了解到,滞留在紫金港校區的教師和學生,在達到防疫要求的情況下,從27日開始已經逐漸有序離開。陸菁告訴記者,除了被集中隔離的人員,大部分人在校内的生活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我剛好到醫學院那邊走了一圈,大家該打球的打球,該工作的工作,該讀書的讀書,在校園5000多畝的一個非常漂亮的濕地大公園中,所有人秩序井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