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閩清這些“非遺”,讓無數人垂涎欲滴

民以食為天,吃文化源遠流長

這些曆經歲月打磨沉澱下來的美味

帶着家鄉的文化和情感寄托

成就了今日的“非遺”美食

讓我們用“一”串起

屬于閩清的古早味

閩清這些“非遺”,讓無數人垂涎欲滴

1、 閩清茶口粉幹

閩清這些“非遺”,讓無數人垂涎欲滴

閩清茶口粉幹制作

閩清茶口村生産粉幹

因水質好、做工細、選料精良

采用自然風幹等辦法

所産粉幹潔白勻長、細潤柔韌

且久煮不爛、翻炒不粘不碎

2 閩清線面

閩清這些“非遺”,讓無數人垂涎欲滴

閩清面線傳統技藝

“福州線面”又稱“長壽面”

其原料為優質面粉

輔以清水和少量鹽、油、薯粉

經考究複雜的手工工藝

産品細如絲、長如線

3 閩清茶油

閩清這些“非遺”,讓無數人垂涎欲滴

閩清茶油進行擠軋、出油

茶油屬于純天然無添加

原生态食用植物油

閩清縣溪源村有家老油坊

還保留着百年前的榨油工藝

閩清茶油經過蒸烤、磨粉、

過篩、鍋蒸、制餅、上架、

擠軋、出油等工序制作出來

4 閩清橄榄露

閩清這些“非遺”,讓無數人垂涎欲滴

閩清橄榄

閩清檀香橄榄聞名海内外

其果小而圓,肉厚而質脆,

始嘗稍帶苦澀,嚼後清香甘甜,回味綿長

橄榄露味甘、酸、澀,平

可清熱解毒,利咽生津。

5 閩清糟菜

閩清這些“非遺”,讓無數人垂涎欲滴

閩清糟菜

糟菜閩清獨有

糟菜采用本地産芥菜,

經曬成七成幹,

配以糯米酒糟、食鹽,

按傳統工藝經發酵、

陳放在酒壇中腌制而成,

明朝鄭和下西洋時,

曾将閩清糟菜随船帶往海外,

随後即源源不斷地出口東南亞各國。

6 閩清池園炣豆腐

閩清這些“非遺”,讓無數人垂涎欲滴

閩清池園炣豆腐

池園炣豆腐經過近百年的歲月洗禮

那份獨特和韻味卻曆久彌新

制作過程中需要用不同的火力與火候烹調

豆腐需要手掰的才是炣豆腐

隻有那口井做出來的豆腐

才是正宗的池園炣豆腐

7 閩清省璜糟鴨

閩清這些“非遺”,讓無數人垂涎欲滴

閩清省璜糟鴨

省璜糟鴨精選适齡全番鴨,輔以酒糟,

經傳統工藝烘焙而成

原始于官膳,而後流傳于民間

朱熹等文人墨客對其贊不絕口

在閩清,你很難找到一個不愛吃的人

提起吃,每個昏昏欲睡的人

都将重新抖擻起來

掏出飯碗再戰三百回合……

本屆世遺大會于落下帷幕

海内外朋友們

這份閩清“非遺”味道

呈現的不僅僅是食物

還是一種文化和手工藝的傳承

希望給你們留下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