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川新聞聯播 | 達州:技術“應急隊”和鐵路“快遞員”的一天

作者:四川觀察

視訊加載中...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規劃綱要》的印發,意味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了“施工圖”。雙城經濟圈裡千千萬萬的普通人,也在區域合作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下,用每時每刻的平凡奮鬥,為“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貢獻着力量。《四川新聞聯播》今天推出系列報道《雙城經濟圈時刻》,記者帶您走進毗鄰重慶的市州,以普通人的視角,聚焦每一天的奮鬥時刻,感覺建設者的工作節奏。今天,我們走進達州。

四川新聞聯播 | 達州:技術“應急隊”和鐵路“快遞員”的一天

達州,川渝鄂陝結合部交通樞紐城市,也是國家規劃定位的成渝經濟圈、川東北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

達州和重慶毗鄰相依,達州人和重慶人都有着風風火火的性格。

清晨的鳥鳴聲,喚醒了汪江河一家三口。随後在廚房裡響起的“鍋碗瓢盆交響曲”,是他們家每天早上不變的生活節奏。

四川新聞聯播 | 達州:技術“應急隊”和鐵路“快遞員”的一天

達州市天寶錦湖電子有限公司SMT工程師 汪江河:每天早上六點多鐘起床,自己做飯,主要是我老婆比較勤快一點。

42歲的汪江河是重慶萬州人,2019年來到達州市天寶錦湖電子有限公司擔任表面組裝技術工程師。在每個工作日,過程檢查都是他的“必修課”。說起公司生産的手機配套電源、擴充卡等電子産品,汪江河開玩笑說,産品的重要客戶來自重慶,相當于是重慶的手機在達州“充電”。

四川新聞聯播 | 達州:技術“應急隊”和鐵路“快遞員”的一天

達州市天寶錦湖電子有限公司SMT工程師 汪江河:組裝好的一個成品的話,就是我手上拿的這一款,目前我們做的不同類型有很多種,主要是電源擴充卡,為OPPO加工的。

汪江河在流水線上忙開了,而在距離汪江河60公裡之外的達州某專用鐵路,33歲的火車司機袁耀正在和同僚進行交接班。

袁耀所在的專用鐵路,從2019年開始,承擔了四川東出鐵水聯運班列開行任務,目的地是重慶萬州。每個工作日的交接班之後,袁耀和同僚都會對機車進行例行檢查。

四川新聞聯播 | 達州:技術“應急隊”和鐵路“快遞員”的一天

達州甕福物流有限責任公司專用鐵路司機 袁耀:我的工作内容檢查的是車輛的走行部,通俗說就是我們車輛下邊行進的這部分,一個是鐵鞋防溜是否到位,就是車輛是否停放在标準位置。

川渝協作的大背景下,交通互通、産業互聯,忙是每個參與其中的人的不變主題,有時候真要掐着表做事。

汪江河這個重慶人已經在大竹工作了兩年,這兩年來,他和他的團隊一直都是公司的“應急部隊”,每當工藝流程和裝置出現問題,勞工和技術員解決不了的時候,就該“應急部隊”緊急出動了。 對重慶人汪江河而言,這裡的工作生活已經成為日常,而汪江河公司所在的大竹川渝示範園,也就在這樣的日常奮鬥中,發展壯大。

四川新聞聯播 | 達州:技術“應急隊”和鐵路“快遞員”的一天

達州市天寶錦湖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劉榮德: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把握好大竹這個川渝合作示範園融入成渝發展的政策環境把我們企業做成川渝合作達州大竹示範園的一個标竿企業。

四川新聞聯播 | 達州:技術“應急隊”和鐵路“快遞員”的一天

時間來到下午四點,袁耀和同僚接到了發車指令。在這條熟悉的行車線路上,他們最多的時候一天要往返五六趟,袁耀和同僚們戲稱自己為“班列上的物流快遞員”。

達州甕福物流有限責任公司專用鐵路司機袁耀 袁耀:我們能夠又安全又平穩把來自四川各地的貨物,平穩安全送到接軌站,最終(由國鐵)把貨物送到萬州港去我還是感到非常自豪,非常有成就感。

達州市口岸與物流發展辦公室副主任 趙萍:東輸鐵水聯運班列的開行,使(達州和周邊)企業的物流成本降低到35%左右,促成了與沿線、沿邊港口、城市全方位合作,真正實作了以班列暢通道,以通道帶貿易,以貿易促合作,以合作謀發展。

四川新聞聯播 | 達州:技術“應急隊”和鐵路“快遞員”的一天

無論是“應急部隊”還是“快遞員”,身份上的認同來自于區域協同的發展,走得更近了,熱愛就更深了。

每天,達州市天寶錦湖電子有限公司生産17萬個電源擴充卡,源源不斷運往重慶、成都、深圳等地。每天,四川東出(萬州)鐵水聯運班列平均開出2趟,發車50車,運送貨物2200噸。 而按照規劃,達州市将通過推動交通物流一體化、産業發展一體化、開放發展一體化、公共服務一體化、生态保護一體化,高品質融入“雙城圈”,建好“示範區”,奮力争創全省經濟副中心,奮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振興戰略支點。如今,雙城經濟圈的北翼已經錨定川渝合作的“時刻表”,未來還有更多川渝人,在這裡打卡奮鬥、隻争朝夕。

繼續閱讀